搜索
 

乐安县公溪镇以强村促振兴纪实

2020年11月11日 10阅读 来源:抚州日报 2019-11-08

时下,走进乐安县公溪镇,处处是一派村强民富的景象:万亩流转土地水稻收割正忙;千头小脚黄牛养殖基地,120元/公斤的黄牛肉供不应求;全省最大的种鼠生产基地,模样憨态可掬的竹鼠们为村民“啃”出了一条致富路;扶贫工厂建设工地机声轰轰;果业基地瓜果飘香……

公溪镇地处乐安县西北部,是原七二一矿和261队所在地,享有“中国铀都”之称,曾辉煌一时,被称为“乐安县的小香港”。随着核工业的战略转移,国家对七二一矿实现限产,公溪镇逐渐冷清了下来。2016年以前,该镇下辖的10个行政村5个负债,负债最多的超过10万元,由于囊中羞涩,基层村级党组织有心无力,乡村振兴之路受阻。为改变这一现状,公溪镇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坚持“企业引领、产业支撑、资源挖掘”,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目前,公溪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态势较好,全镇10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5万元,率先通过市级审核验收,其中超过10万元的有4个、超过20万元的有2个。

龙头企业带动引领效果突出

“为扭转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在县、镇两级政府的多次沟通下,我镇成功引进了全省农业龙头企业——江西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能公司)。2017年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投资1.2亿元,计划在全县范围内流转耕地5万亩、托管耕地10万亩。为解决企业入驻相关问题,我们大胆尝试,由镇政府统一协调,各村成立由村集体主导的村办公司,负责所在村土地整片流转、托管,并为绿能公司提供维修水渠陂坝、化解各种纠纷等服务。”谈及公溪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做法,镇党委书记范正庚说道。

据了解,该镇与绿能公司达成了两种合作模式,一是将土地流转给绿能公司,绿能公司向村集体支付100元/亩的服务费;二是将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种粮大户再与绿能公司签订购销合同,绿能公司以高出市场价10元/百公斤的价格进行收购,并按4元/百公斤的标准向村集体支付服务费。

“以前村里负债3万多元,村干部工资只能靠转移支付来维持,村里的水渠也没钱维修。引进绿能公司后,仅土地流转服务费,村集体每年就增收16万多元。”荷陂村党支部书记游国荣说。
在绿能公司的带动下,公溪镇土地流转的租金从原本的100—120元/亩增长至380元/亩,村民得了利,村集体也得了实惠。2018年,该公司在乐安县共流转土地1.8万亩,其中在公溪镇流转土地1.2万亩,全镇村集体累计增收120万元。

强化重点产业示范支撑

如果说绿能公司的引进是输血的话,那发展特色产业就是造血了。走进公溪镇,处处是一派产业富村的景象。

光伏产业是该镇发展比较成熟的扶贫产业。由于乐安县是山区县,受光照制约,发电效率较低。为解决这一难题,该县积极向省能源局争取到2个地面光伏电站指标,在公溪镇新居村利用216亩荒地建起了集中光伏扶贫地面电站,对光照不好的山区实行异地安排,确保了山区的光伏发电效益。集中光伏扶贫地面电站除贫困户光伏站外,还包含9个村集体电站,全年预计年发电量640.5万度,年产值约592万元。该项目2018年下半年正式并网发电,扣除运维费和偿还贷款本息,2018年度共获利40.54万元,村均获利4.5万元。

2018年,公溪镇引进浙江客商成立乐安金陆果业有限公司,果业基地按照“公司+农户”的经营理念,由公司统一提供种苗和栽培技术,各村组织人员进行果实采摘、装车,基地按照0.4元/公斤的标准支付服务费,其中村集体获益0.2元/公斤。今年,基地面积将突破1000亩,三年后全面挂果,年产值可达1100万元,村集体将获得一份不菲的收入。不仅如此,镇政府还与基地达成协议,由政府出资向基地购买15000株沃柑种苗种于村前屋后和拆违拆旧闲置宅基地,待果树挂果后再由基地统一收购,所得收益全部归村集体所有。

“今年,镇政府与金陆果业有限公司对接,将武家村现有的300亩林地以100元/亩的价格流转,用于发展沃柑、葡萄柚产业,村集体增收3万元。”范正庚介绍,目前该镇以农技站技术人员和部分退休村党支部书记为骨干,打造产业发展中心,以特色种养产业为重点,全力实施“成千上万超亿”工程,即打造千亩蛙(生态绿皮青蛙)、千头牛(散养小角黄牛)、千箱蜂(中华土蜂)、千亩果(葡萄柚)、万吨粮(绿色有机稻)、万对鼠(竹鼠)、万条蛇(肉蛇)、万亩林(阔叶林保护),产值预计将达1亿元。产业发展中心通过为农户及企业提供各类服务,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作为产业发展中心和村集体收入。

挖掘闲置资源潜在价值

随着近两年“输血造血”式发展,公溪镇各村集体经济收入明显提高,如何进一步为村级集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公溪镇政府将目光转向了闲置的资金和资产上。

得益于这两年的发展,各村账户上都有不少盈余资金。为让“死钱”变“活水”,公溪镇各村采取“一村一公司”模式,成立了由村集体主导的村办公司,并由村办公司开展相关经营活动。

“此前,我们已经和绿能公司达成初步协议,在农忙时节由村办公司出资购买绿能公司需要使用的农资、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绿能公司则支付不低于银行贷款利率的金额作为村集体收入。”范正庚说道,“在镇产业发展中心旁,我们将建一个占地2000平方米的扶贫工厂,该项目已经启动,总投资约300万元,其中镇财政出资100万元,剩余200余万由各村利用盈余资金投资入股,建成后将扶贫工厂租赁给南昌食环食品有限公司。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还有助于我镇‘成千上万超亿’工程的发展。”

同时,该镇还积极盘活闲置资产,通过对未承包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对非法侵占的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清查,对清查出的村集体资产明晰产权、建立台账、分类盘活,鼓励各村采取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提高存量资产资源利用率。

“2018年,我们村将村办企业服务大楼分租给商户,将38亩村集体所有土地出租给绿能公司,将47亩村集体农场承包给农户,村集体年增加6万元。”公溪村村委会主任游国龙说。
据统计,2018年度,公溪镇村集体因盘活闲置资产共获利61.68万元,村均获利6.16万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