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加快抚州赶超发展步伐

2020年1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抚州日报社 2009-11-28

——全市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调度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

全市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启动以来,各县(区)和各单位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牢牢把握“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分类指导,严格督促检查,突出实践特色,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11月19日,全市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调度会召开,本报摘登各县(区)学习实践活动的特点和经验,敬请关注。

围绕“实”字做文章 学习调研显“实”效
黎川县委副书记  顾波

黎川县共有159个基层党组织、5276名党员参加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该县围绕“实”字做文章,在搞活学习形式、创新活动载体、办好民生实事上下功夫,学习调研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紧扣实际搞活学习形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党员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着力提高学习效果。机关党员“集中学+实践学”。组织机关党员集中学习,并开展进村组、进田间、进农家、进企业“四进”活动,进一步深化认识。农民党员“辅导学+音像学”。指派驻村干部“辅导学”,利用远程教育站点播放音像资料,增强学习活动趣味性。年老党员和流动党员“帮带学+寄送学”。深入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家中开展“帮带学”;指派专人将学习资料寄往流动党员的工作地,督促其自学。

力求实效创新活动载体。把创新活动载体作为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以“破解难题落实三保,科学发展做强三农”为主题,分别在乡镇开展“三讲、三创、三强化”,村(居)开展“三强两争创”,学校和卫生院开展“三好一高”主题实践活动。各活动单位结合实际创新活动载体,如:荷源乡在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 “四心、四题”,在村(居)支部中开展“四强、三型、二好”主题实践活动。

办好实事惠及人民群众。全县15个乡(镇、场)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群众办事“只进一道门、只找一个人”,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制;投资5000多万元在农村相继落实了交通、水利、饮水、学堂校舍、基层卫生院建设等一批民生民心工程,让736名老人重见光明,18名唇腭裂患者重现灿烂笑容,500多名农村孤寡老人有了温暖、舒心的家,为5000多名农村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免费补种乙肝疫苗。据统计,目前第三批活动单位共为群众办好事、实事407件,解决突出问题99个。

突出“五个注重”  强化“两个结合”
南丰县委副书记  周战超

南丰县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学习调研阶段主要在“五个注重”和“两个结合”上下工夫,取得明显成效。

突出“五个注重”。注重强化领导。安排18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挂点指导联系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单位。注重分类指导。县委组建5个指导检查组,对各活动单位进行督查,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注重载体创新。在乡镇开展“践行科学发展观、服务‘三保’促赶超”主题活动;在学校开展“践行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活动;在医院开展“提升医疗水平,提升服务质量”主题活动。注重强化基层。着力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顿软弱村党组织4个,调整充实乡镇领导班子成员48名,村干部46名。注重实践特色。至目前,共查找问题436条,已解决186个,为群众办实事697件。

强化“两个结合”。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相结合。为每个党员征订了《十七届四中全会学习读本》。全县共举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知识讲座120余场,参加党员人数达1.1万人。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推动当前工作相结合。先后在浙江诸暨、温州、宁波等地召开招商推介会,各单位踊跃参与,招商成效明显;成功举办“2009中国南丰国际蜜桔文化节”;积极实施“居有所住、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困有所助、光明·微笑”等民生工程,确保群众得实惠。

抓特点化难点破解活动难题
崇仁县委副书记  董东明

崇仁县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针对困难较多、难点较多的特点,按照“化难点为特点”的工作思路,破解工作中的“四大难题”。

一是选派科级领导干部回原籍帮扶,破解发展思路模糊难题。有针对性地选派县直机关单位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回原籍乡(镇)村帮扶工作。全县共派出科级以上机关干部278名,覆盖全县140个行政村。对选派的科级干部实行四项制度管理,即:每周二天制、回村签到制、组长负责制、考核进档制。

二是实行“两函一送一查”,破解流动党员参学难题。“两函”即,流出地党组织给流入地党组织寄一份函,给流动党员寄一份函。“一送”即,流出地党组织给流动党员寄送一份《科学发展观读本》。“一查”即,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全县共有流动党员589名,其中流入党员32名,流出党员557名。同时,建立了县、乡班子成员联系责任制,确保覆盖面达到100%。

三是吸引发展入党对象参学,破解党员整体文化水平偏低难题。将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纳入本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引导他们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对其中有致富帮带能力的,要求帮带1-2户群众致富。全县共有587名入党积极分子、124名发展对象参加了学习实践活动,帮带了342户贫困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好事362件。

四是推行党员先进性述职述评,破解党员作用不明显难题。将党员先进性述职述评活动划为“诺、行、述、评”四个环节,通过设立“放心岗”,推行“服务月”,搭建“监督台”,建立“满意账”,实现了党员定责公开承诺,真实践行先进性,保证了述职客观真实,群众满意度在95%以上。

抓创新  求实效
乐安县委副书记  陈绍平

乐安县在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突出创新出彩,既让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又做到了活动的丰富多彩,从而确保了学习调研活动取得实效。

学习形式创新。全县各参学单位按照“6+X”的方式开展“套餐”学习讨论,采取农村利用晚上学,中小学校利用放假期间学,社区实行AB服务角色轮换学习,面向居民党员送学,组织党员群众成立文艺宣传队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学习,企业利用班前班后、生产调度会、双休日等时间对职工进行教育,有效解决了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使广大党员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科学发展观教育。

活动载体创新。针对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对象多,涉及面广的特点,该县在组织开展“六个一”活动的同时,在各类参学单位中分别设计不同的活动载体,强化主题教育意义,确保活动效果进一步凸显。该县在乡(镇、场)开展“践行科学发展观,服务‘三保’促赶超”活动,在农村开展了“三联三帮”、“解民忧、帮民富、暖民心”活动,在社区组织党员开展了“三联三争”、创“三A”社区等活动,在“两新”组织了开展“双争双创”、“三无三为”活动,在学校开展了“作师德师风表率、办人民满意教育”活动,在医院开展了“创优秀团队、优质服务、优美环境,建人民满意医院”活动,在流动党员中开展“我为家乡发展献一计”活动。

帮扶工作创新。至目前,参加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党员干部先后进村入户9000余人次,联系帮扶困难群众1480余户,走访帮扶非公企业860余人次,收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1156个,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1389件次。

立足创新求特色 边学边干促发展
宜黄县委副书记  王小林

宜黄县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创新活动主题,强化分类指导,突出实践特色,认真抓好学习调研阶段各项工作,使之成为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先导工程。

一、因地制宜创新活动主题。各参学单位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实际,提出特色鲜明的活动主题。如:圳口乡开展争做“四型干部”(学习型、技能型、示范型、服务型)主题实践活动;中港乡在流动党员中开展“两个一”(家乡发展我献一计,新村建设我出一力)活动,使学习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二、因材施教强化分类指导。针对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参学党员职业构成、活动方式和思想状况差异较大的实际,各参学单位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四分法”(分类提出目标要求、分层明确工作职责、分片组织开展活动、分阶段设置活动载体)模式,强化分类指导,提升学习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该县还创设了流动党校,目前,已先后举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辅导、优质烟叶种烤技术、毛竹笋竹两用林高产培育技术”等专题讲座15次,听课党员群众1200多名。

三、因势利导突出实践特色。中港乡龙岗村把学习实践活动与“三培两带两服务”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一联十帮”(即:每名村干部联系培养1名党员致富能手,每名党员致富能手帮扶10户群众)为载体,帮助村民发展特色种植和水产养殖业。目前,该村建立了顺兴养蛙专业合作社、民辉黄鳝养殖场和伟昌虎蚊蛙养殖场等3个“三培两带两服务”基地,带领村民发展虎蚊蛙养殖面积达177.6亩、黄鳝养殖面积120亩、竹荪菇种植面积80亩,预计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6400元以上。

注重“五个结合”  突出实践特色
金溪县委副书记  乐启文

金溪县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注重突出实践特色,着力抓好“五个结合”。

一是注重实践活动与夯实思想基础相结合。采取“五学”方式,深化理论学习。采取领导带学、结成对子帮学、夜间补学、雨天突学、农闲自学等形式,做到学习生产两不误。

二是注重实践活动与创建文明城市相结合。围绕争创第三届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加快23个重点工程建设步伐,完善城市功能;组织“三春”艺术团等民间团体深入社区开展各种活动,发放5000余份宣传册,动员2000余户居民参与文明创建。

三是注重实践活动与推进项目建设相结合。重点工业项目方面,通过在非公企业开展“六个新”(发展思路有新突破、发展方式有新变化、应对危机有新举措、管理水平有新提高、安全措施有新手段、非公党建有新水平)主题实践活动,经济实现企稳回升。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6%。镇村民生项目方面,通过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群众满意事”的主题实践活动,共实施镇村民生项目124个,目前已完工49个。

四是注重实践活动与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以开展“行四权、当五员、创三强”活动为载体,增强党员的宗旨意识、致富本领和帮带能力;大力发展南丰蜜桔、芳樟基地,着力培植龙头企业,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五是注重实践活动与打牢基础相结合。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创优活动,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完善“四种机制”、提倡“两种工作法”,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努力实现民生民本全覆盖。

突出活动主题  实践成效初显
资溪县委副书记  封炜

资溪县184个基层单位,3217名党员参加了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目标,扎实推进学习调研阶段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市委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县委迅速召开常委会,部署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相关工作。及时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工作机构,并于9月15日召开全县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方法步骤和具体目标任务。

二是强化学习效果,深入调研走访。据统计,全县共举行报告会、座谈会、观看电教片146场次,举办集中学习会议186场次,受教育人数达6431人次;共为113名年老体弱党员送学上门。各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找准群众最盼望解决的实际问题和本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如高田乡确定“进百家门、听百家言、解百家难、助百家富”主题实践活动,以领导“带研”的方式深入基层,已初步查找影响制约本地科学发展的问题6个。目前,全县各参学单位共组织专题调研73次,走访群众2087户6185人,初步查找影响和制约本地科学发展的问题62个,撰写调研报告52篇。

三是解决实际问题,活动效果初显。各级党员干部主动进农户、进企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走访座谈,破解难题,着力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各单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486户,扶持提供资金10万余元,帮扶各类物资折合人民币16万元。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力促进了全县各项工作的开展。前三季度,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6883万元,增幅13.3%;财政总收入16779万元,增幅36.2%。全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被授予“全国平安先进县”称号。

创新方式求实效  激发活力促发展
广昌县委副书记  符忠林

广昌县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精心部署,统筹安排,注重实效,确保学习调研阶段工作扎实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指导检查。活动启动前,县委学习实践办公室对各参学单位分管领导提前进行“小灶式”培训;活动开展后,又不定期召开调度会。同时,县、乡(镇)两级都组建了指导检查组,统战、教育、卫生、民政4个部门也及时成立了指导小组,对学习实践活动加强了具体检查指导。

二、创新学习方式,提高思想水平。着力创新学习形式,营造学习氛围,确保学习成效。如旴江镇组织大学生村官到各村、社区开展助学活动;塘坊乡以“每周一课”为载体,以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为平台,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讲党课、提素质;赤水镇通过邮寄学习资料、发送QQ短信等方式,让流动党员不缺学,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三、深入调研走访,查找突出问题。党员领导干部在调研走访过程中全面深入地查找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影响和谐发展的难点、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落实科学发展的亮点,为下一步工作做好准备。目前,全县共开展调研走访6023人次,形成调研文章135篇,初步查找突出问题482个。

四、突出实践特色,坚持边学边改。今年以来,在全县9个乡镇、16个村实施了烟水工程项目,硬化了乡村公路65.6公里,解决了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目前,在莲乡大地处处荡漾着“调产业、扩规模、兴家业”的良好风气,据初步统计,明年全县茶薪菇种植规模有望突破1.5亿筒,白莲种植面积将达8.4万亩,烤烟种植面积可达3.6万亩。

抓落实  求实效  求发展
金巢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  黄有盛

一、做到“三个到位”,抓落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派出了4个指导检查组,建立了与15家非公企业的定期沟通联系制度;做到安排部署到位。先后印发了活动实施方案等5个文件,培训工作骨干70余人,将活动规定动作量化为“十二个一”;做到舆论宣传到位。大力宣传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及学习实践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至目前,在省市媒体上稿6篇,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突出“三个重点”,求实效。突出在学习培训上求实效。举办专题辅导报告会3场次,非公党委组织宣讲小分队深入各非公党组织宣讲21场次,累计培训党员干部1200余人次;突出在走访调研上求实效。以“百名干部走访万名群众”为主题,开展了民情大走访活动,并建立了“民情档案”,收集梳理建议、意见558条,解决突出问题381个,整顿软弱涣散的村党支部3个,建立新型党组织1个;突出在科学发展大讨论上求实效。城西街道创建村级工业园,筑巢引凤,引进7家企业,今年已创税收1800万元。

三、建设“三项工程”,促发展。推进百亿工程促发展。1-10月,开发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02亿元,同比增长34.6%,实现税金2.43亿元,同比增长22.8%;服务重点工程促发展。一镇二街道根据10余项市重点工程坐落本地的实际情况,在服务重点工程建设中提升开发区党员干部科学发展能力,共为市重点工程征地3800亩,拆迁房屋近10万平方米,有力地促进了市重点工程建设;夯实民生工程促发展。至目前,一镇两街道共投资287万元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投资520多万元修建村级公路、校舍和卫生院,有效地缓解了农民群众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

立足实学  突出实践  注重实效
临川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吴茂发

临川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始终坚持从实学、实践、实效出发,在学习调研阶段做到了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创特色、解决问题有成效、学习工作两促进。

一、立足实学,学习培训灵活有效。针对参学党员分布广泛、职业构成多样、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临川区为广大参学党员量身订做了诸多贴近实际、富有特色的学习套餐,做到了学习“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目前,该区已成立320支“大学生村官送学小组”和“党员干部送学小分队”,开展送学、帮学活动4860人次;举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培训班次667期,培训人次1.8万人,聘请专家授课1200余场,有效增强了学习实践活动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

二、突出实践,调研活动扎实深入。重点围绕如何解决影响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问题、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如何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如何解决民生难题等“五个重点”有的放矢开展走访调研,并深入开展以“访上访户、访老干部、访经济能人、访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四访四问”活动。在调研活动中,累计收集群众反映关于民生发展、经济发展等热点、难点问题673个,征集临川农村赶超发展“金点子”126条,围绕调研重点形成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文章1900余篇。

三、注重实效,边学边改成效明显。临川深入开展“治庸、治懒、治乱、治难”四治活动,初步解决了一些涉及农民切身利益、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等突出问题480个,安排了1265名返乡农民工就业,全区参学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为民办实事、办好事3950余件。罗针镇,通过整合镇便民服务中心和党员诉求中心,先后帮助5户种养大户解决小额创业资金贷款近18万元,解决了种养户的燃眉之急,真正让党员干部受到教育,群众得到实惠。

听民声  问民需  暖民心
东乡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陈勤

东乡县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启动以来,认真落实中央“五个更加注重”的要求,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充分借鉴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和第三批试点工作经验,紧紧围绕“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这一主线,大力开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活动,吹响了农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集结号。

一是开展调研听民声活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大调研,乡镇、街道、社团等单位党员干部积极开展“访千家万户、访困难群体、访先进模范、访学校教师、访医院医生、访‘两新’组织法人”为主要内容的“六访”活动。目前,全县累计召开座谈会236次,访谈“两代表一委员”以及农村实用人才200多人(次),征求意见建议660余条。

二是开展访谈问民需活动。坚持“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的原则,通过走下去登门谈、请回来约定谈、打电话灵活谈、座谈会互动谈等形式,了解民情民意,从农村发展急需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出实招、办实事、助发展。圩上桥镇在访谈中,重点围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社保低保、社会稳定等十个方面的内容向群众征求意见建议,共收集意见建议121条。非公企业、学校、医院和“两新”组织积极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使党员“无职有为、有位有为”,为基层党组织后备人才储蓄打下基础。

三是开展帮扶暖民心活动。按照“村村有项目,户户能受益”的目标,加大“包村帮户”工作力度,从县乡两级机关单位选派100多名干部组成工作队,带任务、带资金、带技术驻村帮扶,协调项目资金300多万元,办好事实事260多件。杨桥殿镇为“老、弱、病、残”党员送资料、送知识、送温暖、送关怀,为流动党员邮寄资料、发送短消息征求意见等,极大地调动了党员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热情。

创新特色提质量  实施工程促实效
南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杨瑞春

南城县263个参学单位,245个基层党组织、9354名党员参加了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按照“一单位一特色”和本土化的要求强化措施,取得良好实效。

一、在学习上注重城乡互助。开展了“城乡党组织互助”活动,实行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乡镇、县直部门干部联系村、乡镇党员干部联系片、村两委成员联系党员的“四联”责任制,建立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26个,选派了375名党员干部进乡驻村指导学习,并依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县、乡党校,积极开展了“百堂党课进支部、千名党员话发展”活动,增进了党员干部的学习效果。

二、在调研中坚持分类指导。对乡镇、村(社区)、学校、医院、两新组织等不同类型党员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坚持开门、开放搞活动,组织开展了“党员找党组织、党组织找党员”的“双找”活动,引导外出流动党员在实践活动中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全县各基层党组织共走访基层群众29851人次,召开座谈会950次,发放征求意见表25472份,收集整理意见2105条。

三、在实践中坚持边学边改。积极开展了“访贤问计、访富问经、访贫问苦”活动,帮助党员群众落实资金200余万元;组建了以党员为骨干的20余个业余剧团、歌舞队等文艺团体,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组织百个行政村、千个自然村、万名党员群众开展了“爱我家园、整治村容”行动;组织流通领域中120多名能人党员,组建成“党员+农户+市场”式“销售快车”,帮助解决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促进了农民增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