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市“12315”去年共挽回损失超千万元

2020年1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抚州日报社 2017-03-15

又逢一年一度社会关注度极高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今年中消协确定的消费维权年主题为“网络诚信  消费无忧”。我市消费者群体中不乏“网购族”,消保部门或机构亦接到过多起关于电商的投诉、举报等。今年,围绕“网络诚信  消费无忧”这一主题,我市的消费维权系列活动有哪些特色呢?

“3·15”期间,我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市消协大力开展以下十大活动:消费维权访谈、“3·15在行动”专项执法行动、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消费维权年主题座谈会、电商消费体察、大型户外“3·15”宣传纪念活动、消费维权知识竞赛、网络消费维权状况调查、抚州名优产品展示推介、表彰“2016年度消费维权诚信单位”等,倡导消费者优先理念,弘扬诚信、公平、法治文化,引导科学理性消费,提倡依法维权。

针对市民关注的日用品、成品油、小家电、服装等消费市场,在“3·15”来临前,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集中力量,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消费维权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虚假广告、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传销等行为,扎实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工业产品质量提升等活动,维护市场秩序,降低消费风险,营造放心安全、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消费环境,增强公众消费信心。此次消费维权专项行动,累计出动350人次、检查各类经营户1561户次、集贸及批发市场120余次,检验产(商)品1584批次,监测广告430条次,查办了一批经济违法违章案件。

14日上午,在市区万象新城广场,多部门联合举办了本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在活动现场,市本级、临川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和消费者协会,市发改委,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局,市房管局,市商务局等单位设立咨询台,现场受理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等。广场中心摆放了10余块活动展板,展示了“本地消费维权代表性案例”“产品质量投诉热线”等,引得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据了解,2016年,是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机构改革运转的第一年,该局加强了源头整治、“质监利剑”、各类市场专项整治、公平交易执法、消费维权等工作,全年出动1.2万余人次、检查经营户9600余户次、立案1556起。其中,查获各类假冒伪劣商品货值200余万元,办理了3起假冒生产许可证和3C认证的大案要案;查处了涉嫌商业欺诈、“傍名牌”、限制竞争等不正当竞争案件62件,案值1020万元。

目前,全市已建立了基层消协分会89个、12315维权联络站和消费者投诉站859个、村级消费者投诉点1772个,聘请维权监督员或志愿者2377人,并在150个学校、89个超市、62个商场设立了12315投诉点,在企业设立内部消费纠纷联络员280人。将原工商“12315”和原质监“12365”热线整合,形成了涵盖产品质量、提供服务等方面的申诉、举报的新消费者“12315”维权热线。同时,畅通了“12315”网络维权通道。2016年,共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共计7316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108万元。

此次“3·15”活动中,所选择的10余起代表性案例,譬如:买品牌手机遇到了高仿品,投诉后获得退赔;定制衣柜材质不符欲换货,调解引导双方达成协议;销售过期食品,商家赔钱又受行政处罚;微信集赞获奖不兑现,调解后终获奖品;使用燃气热水器中毒,经调解后获赔医药费;网购食品有问题,投诉获得加倍赔偿等。通过这些鲜活的消费维权案例,把个案与所涉及《消法》条款或专业性消费提示、产品使用建议等联系起来,传达给市民许多息息相关的消费常识。

市消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布这些典型案例,既是展示维权成果,提醒广大消费者重视应享有的合法权益,也想借此引导经营者正当合法经营,从而规范市场秩序,为消费者营造良好的市场空间。

乐蓓 记者 汤小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