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山城劲吹和谐风

2020年1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抚州日报社 2011-11-09

黎川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侧记

姹紫嫣红的公园里,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在尽情地欢唱;山环水绕的农村,老人们载歌载舞喜笑颜开;和睦温馨的社区里,邻里亲如一家其乐融融……歌声笑声欢呼声共同奏响了黎川“和谐幸福交响曲”,感动着你我他。

黎川县紧紧围绕“建设更加美好新黎川”目标,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夯实平安建设各项基础,畅通社情民意渠道,在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中及时化解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提高了群众幸福指数。

“老娘舅”化纠纷

前不久,该县荷源乡资福村村民宁某与张某因建房发生纠纷,双方纠集数十人僵持不下,眼看一场群体性械斗一触即发。得知消息,村党支部书记余丰武迅速赶到现场,利用自己在村里的威望,稳住双方情绪,劝说有关人员散去。

随后,他又一次次上门做双方的思想工作,从邻里之间的感情和政策法律角度进行调解。经过十多天的耐心说服调解,两家人被余丰武的真诚感动了,双方都作出了让步,达成和解协议。

“不同的钥匙才能开不同的锁”,为从源头上化解矛盾,近年来,该县创新农村矛盾纠纷调解模式,推行村村设人民调解员制度,在每个村选聘一名公道正派、在群众中有较高威望的退休干部、老党员、致富能手担任人民调解员。这些调解员成了群众的“老娘舅”,他们的工作任务是宣传党的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排查和调处矛盾纠纷。如今,该县共建立人民调解组织137个,聘请人民调解员468名,遍布全县108个行政村。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县“老娘舅”以灵活多变的调解方式,及时妥善处理、调解村民家庭及邻里间的各种矛盾纠纷2692起,调处成功率达100%。

“四站三中心”保稳定

今年9月,该县华山垦殖场的10岁女孩静莲终于报名上学了。5年前,静莲的爸爸妈妈因感情不和离婚,静莲跟着爸爸生活。由于精神受到刺激,爸爸逐渐变得孤僻暴躁,天天看守着她,不让她和其他的小孩一道玩耍,也不让她走出家门一步。

在了解这一情况后,该场未成年人维权站工作人员一方面与其谈心,做其思想工作;另一方面,与民政部门协调,帮助静莲的爸爸联系好相关医院,并将其纳入低保户医疗救助对象,对其进行免费治疗。新学期开学那天,在家封闭5年之久的静莲终于走进了神往已久的校园。

该县以社区建设为切入口,不断夯实社会管理基础。根据区域、户籍人口、居民认同等因素,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状,每200人或60户为管理单元,实行网格化管理。把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人群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分别建立流动人员管理服务站、未成年人维权站、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监测站、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站、社区管理服务中心、老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留守儿童托管中心。依托这“四站三中心”,加强服务,推行民政、户政、家政、司法行政、矛盾纠纷化解“四政一化”工作模式,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小中心调出大和谐

在该县西城乡和谐平安联创中心,只见大厅宽敞明亮,工作人员正在热情接待来访群众。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多年来他们一直坚持开展领导“接访日”活动,完善党委、政府与群众沟通交流的平台,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发现机制,认真做到“一个窗口服务群众,一个平台受理反馈”,有效减少矛盾纠纷发生。

为扎实推进和谐平安建设,该县在各乡镇创建了和谐平安联创中心。该中心整合了综治、公安、司法行政、人民武装、安全生产监管等方面的力量,建立快速反应联动服务工作机制,大力开展矛盾纠纷、社会治安、安全隐患等和谐平安联创活动,同时对矛盾纠纷和群众来信来访,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督办、统一归档,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方式进行疏导化解。重大疑难或涉及两个以上部门、单位的纠纷案件,由中心直接调处或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解决,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张亚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