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以来,我市连续出现强降雨,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广大干群紧急行动起来,书写了一曲新时代的“抗天歌”。
受上游水系福建泰宁地区集中降雨及当地大暴雨共同影响,黎川县遭遇了严重的洪涝灾害。该县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县领导靠前指挥,组织干群抗洪救灾。截至18日19时,被洪水围困的2万余群众已经全部被转移到安全地带,创造了零伤亡的奇迹。与此同时,该县成立了灾后恢复和应急措施领导小组,指导灾后自救,及时设立灾民安置点,并组织全县机关党员干部及相关技术人员深入各个受灾点,对水毁道路桥梁和通信、水电设施进行抢修。公路、交通、电信、移动、供电等相关部门组建了80多支应急抢修队,分赴各受灾点进行抢修。截至19日18时,该县受阻的县乡公路已全部打通,修复桥梁3座,3个乡镇的供电、通信也部分恢复。抢修工作还在紧张进行中。
6月19日,资溪县遭遇近年来最强的特大暴雨,暴雨时间集中、范围广、雨量大,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多处村庄、道路被淹,房屋倒塌,水利、交通、通信设施受损。灾情发生后,该县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行动起来,奔赴救灾一线,全力做好抗洪抢险工作。5000多名党员抢险突击队员和灾区干部群众协同作战,紧急转移灾民。目前,该县受灾群众都得到了妥善安置,灾民情绪稳定。
6月17日至20日早晨8时,东乡县连续遭受暴雨袭击,17个乡(镇、场)、16.6万人受灾,倒塌房屋574间,县城主干道被水淹没,最深达1.5米左右。灾情发生后,该县迅速启动了防汛抢险预案,广大干群全力投入到抗洪救灾工作中。县四套班子领导赶赴各乡(镇、场)指导救灾工作,县人武部、武警中队、公安局组织应急抢救队员3000余人,投入抗洪抢险一线。各乡镇受灾群众也在乡镇领导的带领下自救互救。与此同时,各部门加班加点,各司其职,全力做好抗洪救灾工作。目前,该县抗洪救灾工作进展顺利,2万多名被困群众已全部安全转移,并得到妥善安置;塌方路段正在积极抢修,民政部门已调集救灾物资发放给受灾群众。
6月18日至20日连续的大到暴雨,给临川区造成了严重损失。18日下午,该区迅速召开防汛工作紧急布置会,会议要求区四套班子挂点领导,区、乡、村三级防汛责任人即刻到各自挂点工程、责任段进行24小时巡查值守;组织10个工作组对各乡镇防汛工作及地质灾害防御工作进行督导;纪检监察部门派出2个工作组赴各乡镇督查防汛责任制的贯彻落实情况。目前,该区十万干群和武警官兵奋战在抗洪抢险救灾一线,以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连日来,南城县受强降雨的影响,河道、水库水位迅速上涨,险情、灾情频频告急,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有9个乡镇不同程度遭受洪涝灾害。灾情就是命令,为最大限度减少洪灾造成的损失,该县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第一时间赶到受灾最严重的沙洲镇指挥抢险救灾,县四套班子其他领导也分赴挂点乡镇指挥抗洪救灾。该县3万多名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投身于抗洪抢险一线。截至目前,已转移群众1.2万人,妥善安置灾民8000余人,发放棉被、矿泉水、方便面、手电筒、应急灯等生活物资3万余件。
6月19日开始,金溪县出现大暴雨,当天凌晨2时至20日8时,全县平均降雨量为274毫米,局部最高达337毫米。暴雨造成了严重的洪涝、地质等灾害,部分水利、农业、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被毁。灾情发生后,该县迅速调集力量,全力抗洪救灾。县四套班子领导紧急分赴各自挂点乡镇,现场指导抗洪救灾。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加强对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病险水库、交通要道隐患的排查、监控和整改力度。
6月18日至19日,宜黄县遭遇特大暴雨袭击,两天内,平均降雨量超过102毫米,局部降雨达132毫米。县四套班子领导迅速率领由相关单位人员组成12支防汛抗灾小分队奔赴各乡镇排查险情,指导抗洪救灾工作;县纪检、组织部门联合督导组奔赴到各乡镇、村、组、防汛责任单位查岗查责;县、乡防汛成员单位人员到岗到位,加强值班,保持通信畅通,并与民政等部门协作,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国土、交通、公路等部门加大对重点山塘水库、依山而建的房屋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巡查力度;气象、水利部门加强对天气、水文状况的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县共排查出地质灾害新隐患点496个,安全转移受灾群众8612人。
连日来,乐安县1000多名党员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水库管理员和防汛抢险应急队员纷纷奔赴挂点的水库、圩堤、地质灾害点,巡堤查险,抢运防汛物资,向群众宣传防灾避险知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度汛。该县142座小(二)型以上水库、4座千亩以上圩堤和9个重点地质害点都安排了一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为第一责任人,全部配备了1—2名专职安全管理员,着力加大对山塘、水库、圩堤和地质灾害点的巡查防守力度,及时排查安全隐患。为预防地质灾害发生,该县印发了5000余份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和联系卡,积极向群众宣传防灾避险知识,并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制,及时监测雨情、水情、灾情,做好监测预报工作。与此同时,该县各乡镇的防汛抢险应急分队近千名队员全部到岗到位,随时待命。
(边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