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自古便是山灵水秀之地,如今随着生态建设的日益深入,更成为一座实实在在的生态文化之城。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抚州打造宜居城市、提高生活品质、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任务,积极打造生态文化基地,普及生态科学理念,一个生态文化氛围浓厚的新抚州正逐步形成。
“尽一份社会责任,享无限劳动快乐。”每到植树节,从耄耋老人到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们都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创森”工作开展两年多以来,全市参加义务植树劳动500多万人次,植树2000多万株,在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的植树氛围。市林业部门也通过建基地、下任务、搞规划、定措施等方式,广泛发动群众,实现全民参与义务植树活动。从2009年开始,市领导和市直机关干部、驻抚部队官兵等连续6年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参加新春植树团拜活动。市领导带头履行植树义务,全面推动义务植树活动的深入开展,提高了广大市民的绿化意识,营造了全社会爱绿、护绿、植绿的良好氛围,形成了人人为城市添新绿、个个为城市添光彩的社会风尚。
在众多树木中,古树名木历经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沧桑仍常青不衰,是一个地方的绿色“地标”。为了让我市的古树名木得到保护,市政府出台了《抚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对全市范围内的2万多株古树名木进行普查登记、编号建档和挂牌保护,明确了负责具体保护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林业部门还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通知》,强化责任落实、复壮保护和病虫害防治等管护措施,规范枯死古树名木采伐审批程序,严厉打击破坏古树名木资源行为。
市花、市树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城市的一张“名片”。市花、市树的确定,不仅能代表本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还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全市人民的文化、精神认同感。2013年,我市确定了玉茗花(山茶花,陆生)、荷花(水生)并列为抚州市花,樟树为抚州市树。目前,樟树、玉茗花已成为市城区重要的绿化和景观树种,普遍栽植于公园、街道、广场、庭院内。其中金溪县的芳樟种植面积6万余亩,加工的天然芳樟醇、天然樟脑粉等4个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在中国香化协会天然香料排名中,金溪成为国内最大的天然香料基地;广昌县的“太空莲”通过江西省科委成果鉴定,被认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命名为“广昌航天白莲”,全县种植白莲面积近10万亩,年白莲总产量达到360万公斤。
“抚州市的市花、市树是什么?”“全民义务植树日是几月几日”……“创森”工作开展期间,从市城区繁华地段的电子屏到街办社区的宣传栏内,随处可见许多“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趣味性知识题,吸引了许多市民参与。为营造“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的浓厚“创森”氛围,我市制定了《抚州市创建森林城市宣传工作方案》,通过印发森林城市知识宣传手册、开设报纸“创森”系列专题、播发电视“创森”公益宣传广告、开辟网站“创森”宣传专栏、树立户外大型“创森”宣传牌、书写墙体“创森”宣传标语、编发“创森”简报等多种宣传途径,使“创森”宣传活动新颖化、多样化、形象化、立体化,努力实现“创森”宣传全覆盖,充分调动广大市民支持、参与“创森”活动的热情。与此同时,我市有关部门还先后开展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万人签名”“环保抚河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主题活动,组织了“共建纪念林”“古树名木普查”等系列行动,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
将人文元素融入城市绿化是我市城市建设的一大特色,也是市民们引以为傲的一件事。名人雕塑园里汇集着抚州千百年来涌现的历史名人塑像,供游客休闲娱乐之余,了解抚州历史。梦湖起名源于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其中梦岛以《牡丹亭》剧情为主线,建有杜丽娘与柳梦梅的雕像,以杜府花园和牡丹亭为主景,梦幻般再现了杜柳的爱情故事。我市近年来以景观建设为载体,以人文塑造为脉络,把“临川文化”元素与绿化景观有机结合,倾力建设了名人雕塑园、梦湖、拟岘台等一批具有抚州浓厚特色的人文景观。
以“创森”为契机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以优势生态文化资源提升抚州知名度和美誉度,在这种良性循环的作用下,不仅有效促进“创森”活动,更可以通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示抚州城市的生态文化,提高市民生活幸福度。
记者 邓美容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