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出租车行业乱象亟待重拳整治

2020年1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黄石日报 2020/7/9

出租车是城市文明的一张流动名片、一扇移动窗口。然而,出租车司机拒载、不打表、一口价、不主动出具发票,司机开车抽烟随意扔烟头、边开车边玩手机、打电话等不文明行为,一直以来都在给城市的文明形象减分。

【记者探访】

出租车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

3日,天空短暂放晴,14时24分,记者在颐阳路与大智路交叉路口、老火车站公交站人行道前方看见,一辆车牌号为鄂BX9398的蓝色出租车违停在道路中央等客,并阻碍公交车正常行驶路径。记者上前询问去不去铁山张之洞广场,该车司机称,不打表一口价60元。

记者随后来到武汉路靠武商黄石购物中心一侧,14时28分,在人行道外围看到一辆车牌号为鄂BX3167的出租车停靠在非机动车道上,车尾部分却横在马路上。记者上前询问去不去张之洞广场,该车司机也回答:“走,60元。”

记者了解到,除铁山外,市民打的前往下陆、大冶、阳新、西塞山区河口镇,司机均不打表计价,虽然这种收费方式没有明文规定,但一直是“业内行规”。

4日上午,暴雨倾盆,10时30分许,记者在老火车站公交站台附近观察,这里不时有出租车停靠,且几乎都停靠在公交车前。附近有交通部门的执法人员上前示意司机赶紧离开,但这一波出租车走了,又来了下一波,与公交车“抢客”。

这时,记者看见一名女子举着伞,在雨中拦出租车,连续询问3辆,司机均拒载离去。记者上前询问她,原来出租车司机要么嫌目的地远,要么与其行驶方向相反,因此拒载。

记者又随机询问几名下出租车的乘客,他们均表示,下车时司机等乘客付款后就推起计价器,没有出具发票的意思,司机开车时玩手机、用电台聊天等情况屡见不鲜。

【部门回应】

如何加强出租车从业人员的教育与监管?采取哪些措施提升从业人员的文明素质?怎样打造我市出租车行业文明窗口?对此,本报记者专访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责任领导。

出租车行业问题较多 将加强教育与监管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王家庆表示,管行业就要管行风,在当前创文工作中,出租车行业乱象拖了全市的后腿,这是该局履职不力、工作不到位的责任。

王家庆介绍,我市出租车行业负能量较多的根本原因在于,出租车从业人员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学历普遍不高,导致不文明驾驶行为时有发生;从业人员适应市场变化能力不强,没有从提升服务质量着手。

“针对市创文工作专题会上对近段时间出租车行业乱象提出的严肃批评,局党组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整改工作。痛下决心,全员上阵;严格对标对表,不漏一项、不留死角、强化整治;久久为功,提高出租车行业管控力。”王家庆说,该局将按照从业资格教育培训要求,督促出租车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并将落实主体责任情况纳入企业年度信誉质量考核;每月在媒体网站上公布红黑榜,让优者得荣誉,使劣者受鞭策。

鼓励市民举报 强化社会监督

王家庆表示,该局鼓励市民对出租车行业不规范经营行为进行举报,强化社会监督,利用GPS等监控手段,加强对出租车日常营运行为的监管,对已核实的不规范经营行为实施顶格处罚。同时强化对出租车企业的监管,督促企业履行市场监管职责,对违规驾驶员按照公司规章制度严肃处理。

“我们将加强出租车从业人员岗前教育培训,严把从业人员准入关;发挥优秀典型示范带头作用,开展‘最美的哥的姐’评选活动;加强从业人员服务质量的监管和考核,建立从业人员不良信用记录和退出机制。”王家庆说。

努力打造出租车行业文明窗口

王家庆介绍,下一步,该局将通过乘客举报和明察暗访,对出租车拒载、议价、不文明驾驶等行为,一律从严从重查处。凡发现出租车违规违章行为,采取经济处罚、停车学习、取消从业人员营运资格等多种手段,形成“严打”态势,全面整治行业乱象,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召开出租车企业负责人会议,解读管理规定,公布举报电话,告知从业人员遵章守纪,提醒广大市民关注整治,参与监督,自觉抵制客运经营者各类违规行为;定期在新闻媒体上曝光典型案例,公布“黑名单”,展现整治成果。

该局全体执法人员上路开展整治活动,在重点场所、重点路段全面布控,不留死角、盲区;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接听投诉电话,对群众举报逐一登记,对经查证核实的违规车辆,一律予以严惩,绝不姑息迁就。

在狠抓整治的同时,制定出租车从业人员培训计划,引导从业人员自觉遵守行业法规,积极投身到文明城市创建中来。特别是对整治活动中被查处的、有两次以上违规的出租车从业人员,统一安排停运学习,并组织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同时通过培树一批遵纪守法、优质服务从业人员典型,以点带面,促进整个行业服务质量提升,努力打造我市出租车行业文明窗口。 (陈弘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