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来势汹涌的新冠肺炎疫情,市民政局闻令而动,主动出击,迅速部署,全力以赴打赢四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服务机构保卫战
全市共有社会养老、儿童福利、流浪救助、殡仪服务、精神卫生医疗等服务机构77家、4105人。这些机构直面百姓、人员密集,自身防护能力弱,最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市民政局党组对此高度警醒,春节前两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打响了全市服务机构保卫战。
一是严格实行封闭管理。从1月23日开始,对所有养老机构实行临时封闭管理制度,取消所有老人家属探访活动,在疫情解除之前,所有养老机构只出不进,暂不接收新入住老人。除为养老机构提供工作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及防控指导等人员外,其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入内。
二是严格落实防护措施。各服务机构均配备了口罩、体温计、消毒液和医用酒精等防护用品,有的为一线医务和护理人员配备了专用防护服。精神病院将原心理病区临时改造整合为隔离留观病区,殡仪馆简化殡仪服务程序,认真做好遗体的消毒、包装、运输与焚化工作。各服务机构严格做好内部的环境卫生工作,每天安排专人进行消毒、体温监测等工作,确保服务机构环境和个人干净卫生。
三是加强监督指导。督促各服务机构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实时掌握人员动态,实行疫情防控日报告,发现异常情况按照应急预案流程立即处置。
四是强化物资保障。市民政局及时向直属服务机构下拨资金100万元,发放大量口罩、防护服、84消毒液等物资,为服务机构防疫提供有力保障。
由于安排部署及时,措施落实到位,截至2月28日,全市民政部门直管的服务机构安全运行,没有发生一起病毒感染病例。
社会捐赠突击战
社会各界十分关心我市疫情防控工作,踊跃捐款捐物。1月底,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社会捐赠组,负责接收捐赠的资金和物资,市民政局为社会捐赠组牵头单位,及时抽调25名机关干部,全力投入社会捐赠突击战。
为了确保捐赠的款物能高效有序地接收、运转和分配,市民政局积极制定工作方案,优化运作流程,协调社会捐赠组各成员单位,有力地保障了社会捐赠工作规范高效运转。
副局长汪洪峰同志是社会捐赠组成员,负责综合办、联络办、后勤办、信息办的工作,他深知社会捐赠工作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老百姓高度关注的社会焦点,大到文件制度起草、公示公开,小到一个物资出入库表格的设计,一棵白菜一个土豆的物资统计,他都会仔细审核,把好每一个关口,确保工作程序规范到位。在全国各地大量捐赠物资涌入黄石,捐赠组人手车辆紧张的情况下,汪洪峰同志精心谋划,科学调度,以最佳方案进行接收和分配,尽量减少周转环节,减少库存积压,确保物资高效运转。
徐新海同志是市民政局的一名普通党员,他一直驻守在市防控指挥部指定的邮政仓库,负责捐赠物资的接收、发放、登记、统计等工作,每天24小时值班待命,数百万件物资进出,没有出现任何差错。有两次接到要去武汉、鄂州运输捐赠物资的任务,由于是疫情严重地区,没有人愿意去,徐新海同志得知消息后主动请缨,带领车队前往武汉、鄂州,顺利完成捐赠物资运输任务。
在社会捐赠组的努力下,截至2020年2月23日24时,累计接收社会捐赠资金32606.89万元,接收社会捐赠物资293.24万件。到目前为止,已拨付捐赠资金28450.12万元,拨付捐赠物资234.32万件,为抗疫一线提供了有力保障。
社区防疫支援战
为了下沉力量帮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大年初三,局党组班子成员带领党员干部深入结对的牧羊湖社区,了解疫情防控情况,送去了口罩、帐篷等防疫物资,并援助抗疫资金3万元。同时,将原先的创文工作队,转为疫情防控工作队,每天安排党员干部到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2月6日开始,市民政局动员本系统40余名党员干部和职工,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吴雅婷就是其中一员,她是市殡葬管理所的一名普通党员,2月6日至今,她一直坚守在袁家畈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先后参与了肖铺中学路口、樱花园、阳光新干线、景苑小区等地的防控工作。2月15日,北风呼啸,雪花飘飞,她早上8点开始值守,四肢冻得僵硬,咬牙一直坚持到傍晚。第二天,社区征集夜班值守志愿者,条件好的小区很快就满额了,剩下一个路途较远的景苑小区无人报名,吴雅婷知道情况后,毅然报名去了景苑小区。
2月23日,副局长陈鹏图同志赴牧羊湖社区担任临时党委第一书记。他及时组建牧羊湖社区临时党委,成立5个临时党支部,统筹调度172名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安排人员对5035户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大筛查;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对社区住户进行大包保服务;研究管控措施,堵塞管控漏洞;对党员干部值勤情况、各哨所防控情况、包保到户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牧羊湖社区干部说他是“最中意”的第一书记。
困难群体保障战
老弱病残穷等特殊困难群体,在疫情带来的各种影响面前,自我保护能力差,比一般群众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关爱和照护。为了做好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工作,市民政局充分用好用足各项社会救助政策,打响困难群体保障战。一是按时足额为低保、特困人员发放救助资金,确保资金发放不因疫情受影响。截至2月底,为我市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发放救助资金6100万元。春节期间还增发了慰问金和补助金5800万元。二是根据物价上涨指数,每月为低保、特困人员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城市低保每人每月平均补贴约100元,农村低保每人每月平均补贴约85元。三是为低收入困难群众按照每户不低于300元的标准发放临时生活救助;对滞留黄石的流浪乞讨人员全部纳入救助站集中安置,做到应收尽收;对因疫情造成监护缺失的儿童,按照每月1500元标准进行救助。四是对低保、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孤儿、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按照城市每人不低于500元、农村每人不低于3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物资补贴。五是进一步简化社会救助审核审批程序。疫情期间新增低保、特困对象可不进行民主评议,缩短核查时限;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加强探视走访和生活照护;对患新冠肺炎的低保对象加大临时救助力度,由乡镇(街办)按程序审批,每人救助2600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