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孝感市科技局向深圳洁亚科技公司发去电函,感谢该公司爱心捐赠的1万只口罩和医用头套,并表示很快将这批防疫物资应用到科技人员复工和相关企业复产。
3月13日,市科技局收到市中心医院的感谢信,感谢市科技局联系湖北青林科技公司捐赠给该院1台高精度红外测温仪。
这是孝感市科技局结合职能打出科学防疫“组合拳”的一组镜头。
身子下沉,闻令聚力抗大疫
全市抗击新冠肺炎指令发出后,市科技局闻讯即动,及时成立工作专班,将要求和任务明确到3个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必须科学地保护自己,才能更好保护和服务群众。”局机关主要负责人全程对大家提出要求。
驻孝昌彭店村、雷河村的5名队员大年初二就开赴一线防疫;5名干部奉命回到原籍村、社区踊跃参战;住在孝感城区的25名干部职工主动到所在社区、小区居委会报到担当志愿者。“防护器材自备,遇到困难破解”,这是35名下沉基层防疫人员的战斗口号。
全体人员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累计为群众带去科技防疫信息1.5万余条;入户1244家,测温排查1.84万余人次,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1200余个次;个人捐赠口罩3550只、各类捐款8900元;捐助蔬菜、水果、水产2.7吨,价值4.12万元。
“队员们不仅在基层一线冲得上、打得响,而且每个人的家庭大后方也很支持、很稳定。”办公室主任吴俊介绍道。61名在职干部职工及在孝的离退休人员和家庭无一例感染,所参加防疫的单位中有14个社区、3个村保持“无疫”。
争取外援,多方借力打阻击
下沉到基层防疫,无论是定向定点的工作队员,还是主动到社区、居委会的志愿者,几乎都是“赤手空拳”。队员们个人防护设备简陋,所在地的各类医护和生活物资保障困难。对此,局党组及时发出号召,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积极争取外援,广泛汇聚科技资源,为打好防疫阻击战助力。
党员胡桂安动员肖港镇老家亲友,向孝南广场社区和武汉市防疫一线捐赠小香葱13吨。局机关农社科通过联系省科技厅争取青海省支援防瘟藏药500件,定向捐赠到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科室的军转干部还发动老部队老战友募集苹果、酥梨25吨,从甘肃驰援安陆市4家定点收治医院(含黑龙江援鄂医疗队)和所有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
据统计,市科技局在此期间,面向社会争取各类防疫及生活物资援助18批次,其中口罩、测温仪、医用头套等计件物资3.85万只,84消毒液、水果、蔬菜、水产等计重物资45.5吨,总价值78万余元。这些捐赠极大缓解了受赠方防疫和生活保障难题。据悉,通过市科技局联系的还有几批防疫捐赠物资,将于近期陆续到达,为下步科技创新和复工复产储备做好必要保障。
项目支撑,精准发力扩战果
“全市防疫面积大、战线长、任务重,仅靠在一线拼人手远远不够,必须坚持创新引领,发挥项目支撑作用,才能取得科学防疫的最大战果。”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说。
针对防疫形势对科技创新的迫切需求,局机关相关业务工作人员坚持一边在一线防疫,一边在网上“复工”。办公条件受限,就借地方远程办公;不能下达项目申报指南和实地考察,就通过手机、视频不厌其烦地指导。先后组织市直属单位和7个县市区的30家科技型骨干企业,参加省科技厅企业管理人员网上云平台培训。共申报各类省级科技项目28个,其中,科技防疫重大专项8个,科技创新重点项目14个,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扶贫专项6个。由市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临床医学硕士领衔的技术团队,共研发的“对新型冠状病毒快速血清检测试纸条可靠性临床研究”项目,已通过省科技厅网上评审环节。
为进一步扩大战果,帮助全市科技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快速恢复生产,组织387名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网上指导抗疫和生产技术服务。孝南的省级科技特派员张洪涛、孝昌的市级科技特派员周金云、安陆的县级科技特派员胡想明等11人指导一线抗疫和生产的典型事迹在全省科技系统得到宣传推广。(特约记者郭舒)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