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现代农业曙光照亮发展前程
——孝南农业局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纪实
孝南区农业局紧紧抓住现代农业发展机遇,坚持高标准创建,高质量拓展,以现代农业曙光照亮发展前程。
高起点定位,用现代农业破解发展难题
2011年底,赵福初调任孝南区农业局局长。尽管他在不同的岗位上经受磨练,尤其是在新华街道主责长征南路拉通工程时,受到群众普遍赞誉,但面对区农业局已经荣获成立植保专业合作社管理办公室、派遣专家到西藏测土配方施肥、香稻育种、科研成果等“四个全国第一”的业绩,他深感肩上担子的沉甸。
在深入调研后赵福初认识到,要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就必须用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破解“三农”发展难题,让农业实现三个转变:由基础产业到富民产业的转变,由投入大、见效慢的产业向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由落后农村向美丽农村的转变。实现这些转变,就要抓住机遇,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牵涉到水产、畜牧、林业、经管、旅游等多个部门,协调事项多、难度大。农业局部分人认为,弄不好吃力不讨好,何必惹麻烦,不如专心搞好自己的事。
赵福初组织学习汤俭民事迹,树立汤俭民为干事创业的标杆。大家形成共识,农业局在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必须发挥主力作用,有一股心系使命、忠诚事业的“追”劲,有一股不怕艰苦、深入扎实的“实”劲,有一股攻坚克难、敢于较真的“狠”劲,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见成效不撒手的“韧”劲,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向党委政府和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高标准创建,靠成果嬴得示范区品牌
针对平原丘陵的地域特色,孝南区农业局确立了建设多元化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即打造国家粮食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领先样板区、中部地区现代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区、湖北省综合性现代农业精品示范展示区。
农业特色产业逐渐显现,全区建成优质稻板块40万亩,其中朱湖珍珠糯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蔬菜板块18万亩,其中肖港小香葱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林果茶板块3万亩,其中孝感早蜜桃被评定为湖北省十大名果、“七仙红”桃跻身“湖北名桃”,福良山茶场建成全国最大无性系茶苗繁育基地。水产面积18.5万亩,其中野猪湖鳙鱼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农业产业化发展初具规模,全区建起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1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重点5家,带动生产基地57万亩,网络农户16万户,去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98.8亿元。
休闲观光农业呈现勃勃生机,全区休闲农业点达到387个,其中万亩桃花景观被认定为中国美丽田园,湖北新建源生态农庄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农业科技创新获得新的突破,汤俭民团队开展香稻育种攻关,16个优质稻品种通过了省级审定,其中“鄂晚17”等6个获全省重大科技成果,“广两优香66”填补了全省杂交香稻空白,并被认定为超级稻。土地流转“春晖模式”被誉为全国现代农业一面旗。
高质量拓展,让现代农业凸现美好前程
新的蓝图,已经绘就。精心打造“两核”,建设以西河、三汊、杨店为主的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核心区,以孝南经济开发区为主的现代农产品加工物流、电子商务核心区。
培植春晖集团、福良山公司、卓尔集团等领头雁,全面提升已在核心区落户的68家农业企业,逐步形成产业群体。引进大型涉农企业及加工主体进驻,打造孝南区农产品买全国、卖全国的物流集散中心。
着力建设好一个展馆、二大平台、三大主体,四大基地。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展示馆。以政府为主搭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平台,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以企业联合组建农业专家团队,建立研发平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扶持“一高三新”农业创新主体,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主体,休闲观光旅游综合运营主体。打造优质稻、苗木、果园、茶(苗)等4个万亩基地。
建设美丽孝南,发展以杨店、西河、三汊等地为主的桃园观光旅游带,以金卉庄园、天紫湖4A风景区等为主的生态文化旅游景观长廊,以316国道、环河沿线为主的城郊休闲观光带,以此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