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孝南区推行“项目秘书”工作制度

2020年1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孝感日报 2019/7/19

孝南区推行“项目秘书”工作制度——

让项目服务的触角更深入更细致

  ●舒氏胶粘带扩能项目,仅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300亩土地征收,并同步完成了立项、用地、规划、环保、场平等前期工作任务,接通了水电路气。

  ●项目进展快的背后,是孝南区下定决心打通服务项目“最后一公里”的坚强决心。

  ●今年5月份,孝南区推行“项目秘书”工作制度。7月起,该区121个重点项目都将配备一个“项目秘书”,为项目提供从立项到竣工全过程的咨询、代办、沟通、反馈服务。

“6月18日,拿到消防验收合格证;6月底,开始试生产。项目进展很顺利,相信不久就会正式投产。”7月16日,孝感舒氏集团年产1.2亿平方米胶粘带扩能项目指挥部副指挥长余锡咏信心满满地说。

舒氏胶粘带扩能项目,总投资4.58亿元,总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新增12条胶粘带生产线。项目自2017年启动以来,孝南区建设协调专班集中精力,抢时间、赶进度,仅用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300亩土地的征收工作,并同步完成了立项、用地、规划、环保、场平等前期工作任务,接通了水电路气。

项目进展快的背后,是孝南区下定决心打通服务项目“最后一公里”的坚强决心。

就在今年5月份,孝南区通过推行“项目秘书”工作制度,让项目服务的触角更深入、更细致。据悉,7月起,该区121个重点项目都将配备一个“项目秘书”,为项目提供从立项到竣工全过程的咨询、代办、沟通、反馈服务。

孝南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黄安平,正是舒氏扩能项目的“项目秘书”。5月24日参加完区里组织的“项目秘书”动员和培训会,黄安平深感“压力很大、担子很重,主要担心服务不到位,年底考核不过关”。

担着这副沉甸甸的担子,第二天,黄安平就来到项目现场了解进展,询问项目推进有没有困难。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当时,该项目的确遇到了一只“拦路虎”。

余锡咏告诉记者,他们当时正在向消防部门申报消防验收。但被告知,机构改革后,这一职能被移交给孝南区住建局。因为还在改革过渡期,住建局缺少该方面的专业人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组织验收工作。“说实话,虽然有点着急,但我们表示理解。”余锡咏说。

黄安平却不敢怠慢,并在第一时间将情况反映给孝南区重点项目办。很快,孝南区主要负责同志也给予高度关注。黄安平向记者解释道:“消防验收搁置将直接影响项目试生产,从而导致后面的环保验收、规划验收甚至正式投产都要推后。它的影响是链条式的,绝不是小事啊。”

很快,孝南区重点项目办、消防、住建局和企业一起召开协调会,商量对策。最后决定,由消防部门负责验收,验收通过后,由住建局颁发验收合格证。

5月31日,消防部门对19个车间进行了全面验收,发现4个消防门密封不够,当场提出订制消防门的解决办法;6月17日,第二次消防验收顺利通过。次日,舒氏扩能项目顺利拿到消防验收合格证。

“整个过程,消防和住建两个部门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支持。”黄安平说,第一次验收,消防部门的工作人员跑了19个车间,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据悉,孝南区重点项目已全面实施“六个一”包保制度,即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个项目秘书、一张时间表、一套推进办法。而根据“项目秘书”工作制度要求,“项目秘书”要每周优先安排时间联系服务项目,重要事项随叫随到;全程代办属于区本级权限范围内办理的一切相关手续;准确掌握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予以解决;及时向包保领导报告项目建设发展的相关信息,每月底前报送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年底报送项目推进工作总结。

而“项目秘书”必须是从乡镇或区直部门熟悉项目工作的干部中选派。黄安平之所以能被选派为舒氏扩能项目的“项目秘书”,也是因为此前与舒氏的一段“渊源”。

早在2017年,黄安平就是舒氏扩能项目的包保干部。项目动工不久,一块100多亩的精养鱼池因赔偿金额有异议,久久无法征用。后来正是黄安平侧面做工作,历经1个多月才将这块地艰难“啃下来”。“当时为了不耽误进度,只好在鱼池周围先施工,边施工边做对方的工作。”黄安平说,一个多月,往村里跑了多少回完全数不清。

“拿到消防验收合格证的那天,我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但是黄安平知道,项目有投产的那一天,但“项目秘书”的责任永远在肩上。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