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黎明前的“守卫者”

2020年1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孝感日报 2020/3/12

0-1-small.jpg

京港澳高速孝感东检查站。(实习记者丁亦轺 摄)

0-2-small.jpg

童家湖特大桥检查站工作人员正在登记司机信息。

夜,静静的。

风,依然寒彻入骨。

路,湿漉漉的,正在过滤淅淅沥沥了一天的雨水。

路灯昏黄,红绿灯有规律地眨着眼。

城,已安然入睡,等待着又一个黎明。

一扇扇窗户的背后,不知道有多少颗焦虑、期待、躁动的心。

3月9日,离孝感“封城”已然一个多月,疫情通报表明,这已是连续第9天“零新增”。

路还要怎样封下去,城还要怎样守下去?当晚,记者一行夜访孝感城区部分重点卡口,探望在最前沿一直坚守的“守卫者”。

守好“第一道门”,是对自己家园的负责

3月9日21:10,童家湖特大桥检查站

沿着空寂的孝汉大道驱车近半小时,记者抵达孝感城区最远也是最早设立的卡口——童家湖特大桥检查站。站前,一面党旗正迎风飘扬。

2018年1月底,童家湖特大桥通车,全长34.6公里的孝汉大道把武汉与孝感拉得更近、联得更紧,每天往来车辆不断。

今年1月22日设立检查站以来,市交警直属二大队临空中队、市公安局临空分局、临空区城管大队的工作人员便一直坚守至今。

桥面上的风有些大,温度比城区明显低了许多,但值守人员一个个精神抖擞,检查、测温、引导一丝不苟。

“童家湖检查站是孝感的‘第一道门’,守好这道门,不仅仅是工作,更是对自己家园的负责。”胡伟,市交警临空区中队分队长,他们负责的是往武汉方向的道路检查。“这里只允许运送物资或有完整手续的车辆通行,没有特殊情况的私家车全部劝返。”

道路另一边,航天三江培训中心从武汉运防疫物资的车辆正在临检。

“33.4度,测温仪低温下不太准,还要再测一次。”城管大队李洋第四次把测温仪放入怀里。

“理解!理解!”培训中心行保部部长杨大辉十分配合,耐心等待。

旁边,一辆河南籍的卡车,手续不全但想从孝感经过,已被临空分局熊小改等人劝阻在路边好长一段时间了,看见检查严格,只好掉头离去。

同李洋、熊小改一样,检查站里不少工作人员家在临空区本地,一个多月来,他们守卡口不松劲,过家门而不入,只为了保一方平安。

出了这里,不仅能出湖北,还能到北京,放松不得

3月9日23:50,G4京港澳高速孝感东检查站

京港澳高速孝感东收费站,孝感最重要的离孝、离鄂卡口之一,也是外地货运车辆进入孝感的主要关口。

1月22日上午9时,京港澳高速孝感东设立发热检测点,从那一刻起,市交警直属一大队,孝南公安分局及三汊镇派出所,市、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孝南区三汊镇政府,三汊镇卫生院以及增援单位的人员,便牢牢把守着这个关口。

测量体温、检查证件、登记信息、核实身份、检查车辆,是陈建勇和工作人员对每一个来到孝感东的车辆及驾驶员、乘客必须进行的检查。“出了这里,不仅能出湖北,还能到北京,放松不得。”

“每天来往的基本上是运送物资的货车,一天下来有近300辆。”陈建勇,市交警祝站中队的一名辅警,这天晚上要从8点守到明天早晨8点。

2月29日起,我市实施电子通行证制度,上高速货运车辆须出示电子通行证并扫码查验后放行。

电子通行证让陈建勇们的工作效率变高了一些,检查站里也张贴了二维码,方便还未申领电子通行证的驾驶员扫码申领。

“一个多月了,夜班的后半夜是最辛苦的,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疫情早点结束,回家睡个好觉。”夜色中,陈建勇的眼里似乎有点点星光。

  企业陆续复工,场地不够,担心会造成拥堵

  3月10日01:15,G70福银高速孝感北检查站

凌晨已过,福银高速孝感北检查站,灯火能明。

检查棚孤寂的立在通道边,登记簿、测温仪静候过往人员。

但此时,好长时间都没有一辆车出入了,只有远处高速上不时传来车辆通行的轰鸣声。

“一步,两步,三步……”两名值勤民警沿着收费站前的提示线,来回踱步。

旷野中,寒风里,无言的坚守,寂寞是最难耐的,踱步成了最好的抵御疲劳的方式。

趁没有车辆通行,其他工作人员赶紧换着到车上休息一下。见我们来到,他们马上从车上下来,量体温、问身份……重复了无数次的动作条件反射般展开。

交通部门查货运车辆,交警查其他车辆,自然资源部门查野生动物,农业农村部门查生猪,卫生部门测体温……一个多月以来,孝感北的检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随着市高新区、孝南区数十家企业复工的临近,这里已准备好工作区、应急区、等候区、缓冲区,但孝感北场地较小也让工作人员有些担心。

“大量返程车辆要从这里进入城区,一辆车的检查时间大约5分钟,如果车辆密集,会不会造成高速路上的拥堵?”肖港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将尽最大努力保障符合条件的车辆顺利通行。

  已经坚守一个多月了,我们不能前功尽弃

  3月10日03:00,孝感城区交通大道银泰城卡口

黄色的信号灯不停闪烁,昏黄的灯光下,两个笔直的身影伫立在卡口前。这是市交警支队直属三大队民警刘军和他的同事钟龙。

“夜晚12点以后有5台车从这里经过,多数都是下了夜班回家的。”刘军说,“清晨5点以后,车流会慢慢多起来,上下班的人也要忙碌了。”

夜晚车少,刘军可以和同事换着休息一会。

凌晨,交通路“包姥爷”包子铺免费给卡口值勤人员送来夜宵,每人两个包子、一碗猪肝瘦肉汤。

“吃得人热乎乎的!他们是志愿服务,请多报道他们。”刘军不停地为“包姥爷”义举点赞。其实,这何尝不是每个孝感市民对一线值守人员的心愿呢?

一个多月来,刘军和他的大多数同事一样,没有回过家,吃住都在队里。他爱人也是警察,经常上街巡逻,也不能回家,孩子只好由爷爷奶奶带着,在家里上网课。

看着孝感连续多天“零新增”,刘军内心是欣喜的,但他说,越是大家神经放松的时候也越是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时候。“已经坚守一个多月了,我们不能前功尽弃。只要继续坚持,胜利到来的那天就越来越近了。”

北京路天仙路交汇卡口,“请停车,接受检查……”

乾坤大道天仙路交汇卡口,“请停车,接受检查……”

槐荫大道翟家湾转盘卡口,“请停车,接受检查……”

城站路大天桥卡口,“请停车,接受检查……”

……

夜越来越深,车越来越少,城越来越静,但一个个值守卡口,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依然机警地注视着过往车辆和行人,守护着这座城的安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