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定力 打好“下半场”
——孝感经济发展半年观察⑤
(一)
“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好于预期、好于同期。”
观察上半年成绩单,不难发现,“稳”,成为今年以来我市经济的鲜明底色,也成为我市经济趋势的最基本判断。
在稳的基调下,发展态势呈现“四个向好”——
工业持续向好。37个大类行业有32个稳步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高于工业增加值增幅7.6个百分点。
投资回升向好。1至6月,5000万元以上直报项目完成投资占全部投资的74.4%,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102%;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46.7%,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
消费结构向好。消费升级类产品需求旺盛。上半年农村消费增长11.3%,分别快于城镇消费、全社会消费0.9个和0.7个百分点;
金融稳健向好。截至6月底,全市存款余额2430.27亿元,贷款余额1232.59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6.22%和8.29%,贷款增速继续快于存款。
在稳的基础上,发展动能“三量并进”——
项目增量快进。新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17个、总投资2377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6个。全市在建、入库、纳统项目716个,同比增加228个;
工业存量跟进。工业技改项目230个,技改投资增长40.2%,高于全省11.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1186家规上企业有914家的产值保持增长;
创新变量突进。市场主体达25.98万户,企业总数达50671户,高新技术企业达321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68个,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全省前列。
在稳的前提下,发展质效实现“三个提升”——
财税收入“含金量”提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预算的62.7%,7个县市区和市高新区收入进度均超过60%;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70.1%,同比提升9.1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含绿量”提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69.8%,同比上升1.1%;PM10、PM2.5平均浓度达到省定目标,同比下降13.2%和10.9%;
发展环境“含新量”提升。多项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总量保持4—6位的同时,精准扶贫、政务服务“一张网”、“厕所革命”等许多单项工作在全省有位次。发展的外部环境出现新变化,呈现新气象。
奋斗出来的“期中卷”,意味着我市稳住了基本盘,巩固了基本面,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
打量半年“成绩单”,在“稳”与“进”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孝感经济仍处在艰难转型期,仍存在一些潜在性问题,隐忧无法忽视。
稳的基础仍然不牢。重大项目开工率不高、推进不快,大项目支撑力度不够,对后期经济平稳运行造成较大压力。
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全市传统产业占工业的比重达86%,转型升级面广、体量大、速度不快。新兴产业“势强力弱”,第三产业发展仍是突出短板,拉动作用有待提升。
实体经济仍较困难。企业综合成本较高,用工难、融资难等问题仍然突出。
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站在全省看孝感,区域分化态势加剧,标兵越走越远,与兄弟市州差距越来越小,孝感优势不明显。
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能转换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市经济稳增长的任务繁重。
相关分析人士表示,必须保持定力和耐心,巩固经济向好的发展势头,该稳的要稳住,该进的要进取,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
(三)
尽管经济面临一系列“转型的烦恼”,但审视今年半年基本面,积极的变化正在发生,稳中向好、好中育新。
7月30日召开的全市上半年经济工作暨培训总结会议强调,把握态势增信心、找准短板明方向、抓住重点结硬账,全力打好“下半场”,奋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促进孝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盼下半场更精彩,争取更好结果,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下足绣花功夫,高质量打好三大攻坚战——
固底板。以底线思维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持抓早抓小、突出重点、分类施策、有效应对,政府债务、金融、社会稳定三大风险稳定可控。
补短板。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重点做好结对帮扶工作,把家庭经营这个关键做实,正面引导好扶贫户、扶贫村的期望值。
强薄板。以霹雳手段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气、水、土、河湖长制、路长制、乡镇污水处理、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守住孝感绿水青山和蓝天净土。
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把传统产业转型与培育壮大新经济结合。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孝感行动,滚动实施“千企千亿”技改工程。抢抓善抓“风口”,把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绿色经济培育起来、做大做强。推动消费需求升级,着力壮大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医疗养老等新兴产业。
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改造、机器换人,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新潜力,补齐孝感网上零售短板。
把产业与科技结合。上半年,全市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38家,新培育科技型创业企业105家,对内挖潜,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强化“项目为王”理念——
项目投资仍是孝感发展的“顶梁柱”“压舱石”,以更大力度抓项目、擂建设,保持“两资一促”主线不断、持续升温。做到争项目带动投资、优服务促进投资、政府引导投资“三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项目作支撑。当前,正全力推进金凤凰、维达、好莱客、大洋电机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建设或投产。
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审批流程,推进多审合一、多评合一、多验合一、多证合一等改革,实行容缺受理、限时办结、先建后验,最大限度提高办事效率,实现“最多跑一次”。
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企业,破解用工难题,多渠道降低企业成本。
埋头实干,奋力打好下半场,孝感力争交出合格的“期末”答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