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经过近两年建设,总投资500亿元的佳兆业空港科技城开园。
佳兆业空港科技城项目作为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是佳兆业集团深耕华中,布局科技产业的重点投资项目,现已成功引入世界500强敦豪DHL、泰格尔智能装备等龙头企业。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项目建设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
疫后重振,“撑伞干活”,全市保持抓投资、上项目的“压强”与“势场”,以项目建设之“进”,撑起经济发展之稳。
数据显示,1月至7月,孝感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居全省第3位。7月底,全市重点项目复工率、返岗率均为100%。
强化“四看四比”,做实“五化”管理——
“项目为王”稳住基本盘
晶莹、温润的朱湖糯米,经过42个小时、13道工序,成功实现由米到酒酿的芬芳转变。“90%以上的工序实现自动化,我们希望在保留孝感米酒原汁原味的前提下,让效率更高,让品质更优。”孝感亲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声宝说。
上个月,亲亲食品成功试生产。吴声宝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正在加紧外包装设计,产品不久将正式上市。”
定靶心、上紧箍,发令箭,坚持项目为王,强化园区、城区、景区项目“四看四比”,在“五化”项目管理鞭策下,项目建设处于“奔跑状态”。
在安陆南城工业园鼎沃新材料生产车间,吹膜机、压膜机在欢叫。“生产包装防撞膜,主要给快递行业供货,产品供不应求。刚新添三台吹膜机。”项目负责人介绍,“正在加快建设,加快2号厂房投产。”
金凤凰年产40万吨高强瓦楞纸、中顺洁柔年产30万吨生活用纸等一批项目已投产达效。维达年产18万吨生活用纸、好莱客木质家具生产、华中光电军民融合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实施。
总投资9亿元的全市首个固体生活垃圾气化发电项目正式调网运行;316国道孝南段改建工程和107国道改扩建项目等一批省市重点交通项目有序推进;老澴河综合治理、“引徐济安”工程等一大批民生重点项目提速提质……
创新机制抓招引,只争朝夕擂项目,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
作为高新区创新招商模式、市场化运营产业园区的示范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激光产业园采取“产业基金投资+重资产建设+优惠政策扶持+企业拎包入住”的模式,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0亿元;
总投资10.8亿元的汉正服装城智慧衣谷4.0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年内确保投资4亿元以上;
总投资5亿元的以色列·荷兰富邦数字农业项目破土动工,将引导和带动应城及周边地区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转型升级……
截至7月底,全市在库在统的467个亿元以上项目实现应复尽复;32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5.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9.7%。
锚定高质量,稳链补链强链——
迎“新”中壮大产业群
“永星辰光电科技项目,将提升汉川印刷包装科技含量,做大做强主导产业。”9月1日,项目负责人对记者自豪地表示,“年可产液晶屏防静电保护膜1500万套、防静电包装2500万套,年销售5亿元。”
汉川市泛家居产业链条更长了。在康泓装饰新材料项目建设现场,项目包保人说:“该项目与好莱客创意家居、西克曼智能家居等项目形成上下游配套协作,推动全产业链集群发展。”
同时,汉川正在打造又一百亿产业——光通信产业。4月30日,长飞光纤光缆项目签约落户马口镇。该项目建成后可年产3万公里OPGW光缆、1600万芯公里光缆。
位于孝南开发区的金红叶纸业公司,三期项目正加快推进,两台机组厂房初具雏形。该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新增12万吨产能。金红叶公司可年产生活用纸36万吨,产值30亿元,安排就业2000人以上。
作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孝南纸品产业经过23年的发展,聚集纸品及相关配套企业59家,已形成以生活用纸、卫生用品、工业包装用纸为主的产业链条,带动全市经济复苏向好。
“随着金红叶三期、千芝雅等大批纸制品产业项目高速推进,孝南建设中华纸都的梦想越来越近。”孝南区项目服务中心负责人张险峰表示,孝南区有完整的配套产业链、强大的市场辐射能力,对纸品企业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围绕做大做强建筑、电子材料产业,孝昌加快建设宇辉二期、五金汽配城、龙腾电子二期、高精密多层印刷电路板、众能电子等项目。
神之州项目的加盟,让安陆粮食加工业再添“生力军”。项目建设方便食品生产线10条。今年实现项目一期全面投产,启动项目二期建设。
睦诺精密五金冲压项目由日本穆罗株式会社投资建设,是孝感高新区日商产业园第28个入驻项目。“项目落户是高新区壮大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的生动实践,更好地发挥日资企业在高新区聚集、扎堆效应,助力日商产业园做大做强。”市高新区负责人信心满满。
依托“六大重点产业”优势,聚焦产业链中关键领域、关键环节,我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今年以来签约引进激光产业聚集区、智能安防高性能新材料产业园、松林光电SJ棱镜、豪悦护理用品等一批重大项目,着力补齐产业链条短板。
收到“大礼包”,服下“定心丸”——
“扎根孝感有信心”
“当前,我们企业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紧张,没想到孝感市领导召集几家银行到我们企业开现场办公会,这种场面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谈及前不久开的一次融资对接会,湖北良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志国仍然很兴奋。
位于孝感高新区的湖北良诚公司,主要从事汽车车灯配件的生产和销售。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公司资金链捉襟见肘,疫后发展受到较大影响。
“眼看市场正在回暖,我们正着急没有资金更新设备,难以进行新品研发,没想到政府部门送‘钱’上门了。”朱志国表示,他在孝感已经闻到了沿海地区的气息。
朱志国所说的“沿海地区的气息”,指的是在营商环境方面。
疫后经济重振,对孝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个关键时期,既是招商、安商、稳商的关键时期,是赢得企业信任、激发市场活力的窗口期,也是增强地方发展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机遇期。
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我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实现疫后重振的“关键一招”。
“良好的营商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让我们扎根孝感有信心,继续追加投资!”记者在恒安集团(孝感)公司采访时,公司总经理杨勇凡透露了一个利好消息:投资50亿元,占地800亩的恒安产业园项目刚刚启动。该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企业努力奔跑,政府也帮忙加油鼓劲。减税降费、缓缴税款、减租降息……我市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稳住产业链供应链。
弘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统筹安排领导干部联系包保重点企业、领导干部走访服务企业专项和“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帮助企业活下去、能发展。
聚焦项目投资“堵点”,全面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开展不见面审批,全市政务服务时限缩减率达77.83%。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