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肖港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掠影

2020年1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孝感日报 2016/8/13

党徽闪耀葆本色

——肖港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掠影

7月上中旬,孝南肖港镇境内澴河、小澴河、八汊水库、群建水库全线超警戒水位。危急关头,党员干部抢筑子堤,堵塞管涌,转移群众,并积极开展灾后生产,确保了一方民众平安。
 
  在洪水面前奋勇向前,在危险面前挺身而出,这只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后,肖港镇党员干部思想得到洗礼,热情得到激发,永葆党员本色的一个缩影。
 
  面对党旗的庄严,党员的灵魂得到升华
 
  “村民发生矛盾,由于自己没有尽力劝解,最后发展到动手打架。作为一名党员,现在回想起来,着实惭愧!”在万里村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时,党员胡竹清主动作检讨。
 
  今年初,万里村的两位村民因为土地纠纷发生口角,胡竹清听说后赶到现场劝解,其中一个村民激动之时,对他脱口说了一句:“你又不是干部,不要你管闲事!”
 
  在万里村胡竹清作检讨时,在叶万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会议室,党员叶大军也在向支部致歉:“我只顾自己发家致富,却不愿意过组织生活,有严重的个人主义利己思想!”
 
  叶万村是小香葱种植区,每亩菜地每年有近2万元的收入。因为种植效益好,叶大军在农忙季节,老是不参加支部活动,即使偶尔参加,也心不在焉,只希望会议快快结束。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后,党员们的自觉性明显提升。有个别村党支部书记说,以前开党员会,有的党员开玩笑,说有酒喝就参加,没酒喝就不去,极不严肃。如今,“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大家不但积极参加,而且都能着正装,佩戴党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今年,全镇97个党支部3078名党员,都主动交纳了党费。
 
  面对群众的期待,党员的责任得到回归
 
  群光村是肖港镇万亩小香葱主产区,贫困户余华明由于缺技术,产出的蔬菜看相不好,时常没人要,盼望有人能够帮帮自己。
 
  既是党员,又是种菜能手的余冬元,主动指导余华明科学施肥、及时打药,加强田间管理,将他家的蔬菜拖来同自家一起销售,增加了他种好小香葱的信心和决心。今年,余华明家的1亩多小香葱卖了8000多元,困苦的日子有了起色。
 
  回归了责任的党员们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为群众谋实事、办好事。有人主动请缨,动员近亲在外务工经商大户,为家乡奉献爱心。肖港镇是农业大镇,农业基础条件有待进一步提升,群众希望改善生产条件。通过党员做工作,农一村大户何三炎、夏河村老板黄海洲分别出资24万元、20万元,用于村级基本农田建设。
 
  回归了责任和义务的,还有万里村的胡竹清。做完检讨后,他邀请村“和事佬”协会成员,一起到那两位打架的村民家做劝解工作。人心是肉长的,通过多轮不厌其烦的协调,两家终于化干戈为玉帛。不仅如此,针对近年来农村丧葬铺张浪费严重的情况,胡竹清参入组建村级红白理事协会,着手制定丧事开销标准,严禁大操大办。
 
  富山村村民李军看到身边的变化,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只看到党员风光的一面,现在发现,他们的责任也不少,我应该向他们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境界!”今年“七一”,他向村支部负责人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
 
  面对组织的信任,党员的热情得到激发
 
  今年5月份,位于肖港镇的区级中凯新能源扩能项目,按上级时间要求,顺利完成了收地任务,为下步厂房建设奠定了基础。
 
  中凯新能源是一家能年处理秸秆3万吨、粪便1.68万吨、餐厨垃圾1750吨,日产生物天然气1.8万立方的环保企业,可有效实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再利用,对减少雾霾有重要意义。
 
  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项目所在地的堰边村支部一班人向镇党委做出了抢前争先的承诺。他们不分白天、黑夜做群众工作,其中3组一村民对收地没做好心理准备,党支部书记李今朝一次做工作直至凌晨一点,对象户深受感动,最终签下了协议。
 
  汪寺总支书记胡书彪今年被表彰为孝南区优秀共产党员,他能获得这样的荣誉,得益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
 
  汪寺是肖港镇的一个大总支,通过学习,胡书彪深深认识到,如果碌碌无为,就有愧于镇党委对自己的信任,有愧于总支书记这个岗位。他自加压力,团结带领总支成员开拓进取,使各项工作跃居全镇前列。
 
  党员干部创业热情的激发,促进了肖港镇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上半年,他们完成工商税收3000多万元,同比增长近三成,固定资产投资近7亿元、工业产值达2亿元,在普遍经济下行情况下,实现了逆市上扬。(特约记者陆新刚 通讯员鲁长斌 胡艳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