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民政厅的精心指导下,芜湖市民政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市民政事业创新发展取得新成绩。
立足兜底扶贫,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今年以来,芜湖市民政局在打好脱贫攻坚战中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按照“兜底线、保特困、强救助”的要求,进一步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精准帮扶贫困群众脱贫销号。大力提升低保兜底功能,无为县、南陵县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594元/月、636元/月,均超扶贫标准,实现农村低保保障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对没有劳动能力或暂时无法通过扶贫开发脱贫的困难家庭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实行“兜底保障”。做好特困人员供养,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
无为县昆山镇涧李村是芜湖市民政局定点帮扶联系单位,该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以种植业为主,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于60%以上流动大军的外出务工创收,经济基础薄弱。为了帮扶联系村脱贫攻坚,芜湖市民政局一方面实施领导班子成员包户帮扶,进村入户,一户一策;另一方面派出业务骨干任村第一书记驻点帮扶,走访调研,破解难题。2018年,该局筹措资金9万余元,帮扶涧李村修复加固抗旱渠道出水口,动员市慈善总会、慈善基金会捐赠价值约8万元的办公设备和桌椅,有效改善了村里生产和办公条件。同时,针对因病致贫比例高问题,实施精准扶贫。市里制定政策,把加大医疗救助力度作为重要的扶贫举措,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等重点救助人员取消住院救助门槛,并全额资助农村合作医疗个人应缴部分,对特困供养人员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各种保险补偿后,实行政府兜底。记者在走访中,听到群众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些政策都是党和政府给贫困户“雪中送炭”的好政策。
培育“红色社工”,倾心为退役军人服务
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芜湖市民政局在服务管理工作精细化水平上下功夫,创新服务模式,引导培育社会组织积极开展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受到退役军人一致好评。
2018年12月20日,12位老兵及家人齐聚一堂,在社区志愿者的陪伴下,大家和面、擀皮、包馅,老兵们分工明确、有说有笑,回忆起在军营里包饺子的情景。一位老兵动情地说道:“当年条件艰苦,都是按人头分肉。我们自己动手,但包顿饺子根本吃不饱!现在,在党的领导下生活都好起来了,日子过得幸福多了!”另一位老兵说道:“老兵之家建设的非常好,给我们老兵建立了这么好的平台,以后我们天天来!”老兵们吃着热腾腾的饺子,频频为“老兵之家”点赞。活动后,社工们对老兵们进行了满意度调查,进一步了解老兵需求。这是记者来到芜湖市弘德社会服务中心当天,“老兵之家”正在开展“致敬岁月、温情冬至”活动的场景。中心负责人方琼介绍到,弘德社会服务中心“老兵之家”项目自立项至今共组织开展活动16场次,累计参与老兵369人次,《芜湖日报》、《大江晚报》等媒体先后进行了4次专题报道。方琼紧接着自豪地说道:“贺懋燮市长还视察了我们的“‘老兵之家’,鼓励我们要继续把工作做得更细更深入人心,带动全社会形成爱军拥军的良好风尚。”
记者了解到,芜湖市民政局积极探索在社会治理中融入“红色文化”,打造“红色社工”品牌,通过引入社会工作者专业服务、倡导志愿服务等方式,为退役军人提供座谈交流、心理疏导、入户走访、情感陪伴、口述史整理等服务。
推进“三社联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2018年以来,在深入调研走访的基础上,芜湖市民政局明确把加快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作为服务居民群众、创新社区治理的有效抓手,在全省率先全面启动 “三社联动”试点工作。全国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工作已顺利通过了民政部结项验收。
上世纪80年代初,荷塘社区是芜湖市镜湖区的新建高档小区,集合了种种优势资源——地处市中心,学校、医院各种公共设施一应俱全,曾是无数人羡慕的居所。30多年转瞬而过,如今,与新建小区相比,这个拥有2714户居民的社区,各项配套设施显得落后和陈旧,早已步入“老旧社区”行列。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区“老弱病残”人口的比例逐渐加大,如何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成为社区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社区书记、主任钱萍意识到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将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社区党委的引领和推动下,荷塘社区开始挖掘内力,培养社区组织骨干力量。截至目前,荷塘社区共培育了常青藤艺术团、“一米阳光”志愿服务站、恒爱行动大学生公益园、社区老年协会、社区残疾人协会、社区计生协会、社区科普协会、社区居民纠纷调解协会等14家社区社会组织,其中“常青藤”艺术团创作的三句半“芜湖小吃好又多”,荣获全国社区网络春晚“优秀组织奖”。
荷塘社区是该市2018年首批16个“三社联动”试点社区中的一个。芜湖市民政局局长刘见君向记者介绍,推进“三社联动”,就是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多元参与、项目运作、联动治理”的工作思路,大力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夯实平台载体、精准设计服务项目、社工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探索城乡社区治理新模式,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开展公益创投,助推社会组织服务群众
芜湖市民政局按照分类管理的工作思路,优先发展服务民生、经济类社会组织,大力发展社工类社会组织,规范发展其他社会组织,积极推动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2018年7月16日,由芜湖市向日葵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的首届“德力西电气小候鸟艺术夏令营”活动如期举行,143名来芜湖与父母团聚的“小候鸟”在家长带领下参加了开班典礼。为期15天的夏令营共设书画兴趣班、舞蹈班、手工制作班、英语兴趣班、阅读分享班和营地教育6个班,为长期与父母分居的“小候鸟们”打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小候鸟艺术夏令营”不仅加强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丰富了职工子女暑期生活,也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进一步激发职工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记者获悉,每年寒暑假期间,在江城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留守儿童,该市民政部门延伸工作臂膀,通过公益创投购买服务,大力引入社会组织提供精准优质服务。“德力西电气小候鸟艺术夏令营”项目只是芜湖市众多社会组织走进社区、企业、学校,参与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到,2018年芜湖市民政局安排福彩公益金180万元,开展了第四届公益创投活动,聚焦留守儿童、退役老兵、困境老人、孤儿关怀、残疾人服务、企业社会工作、社会组织孵化培育等7个类型、25个具体项目。在福彩公益金的支持下,芜湖市已连续开展了四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共支持了68个项目,共计300余万元。在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同时,该市民政部门依托市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服务中心,持续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走访中,记者来到芜湖市社会组织培育中心,中心负责人罗丽婕介绍:“在福彩公益金的大力支持下,市民政局建立了市级社会组织培育中心,为全市社会组织提供孵化培育、能力建设、政策指导、项目运作、资金扶持等服务,培育中心已有12家市、区级社会组织入驻。
2018年12月5日,由芜湖市民政局主办,芜湖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承办,芜湖传媒集团、芜湖市社会工作(者)协会、芜湖企业家摄影协会协办的首届“福彩文化月”正式拉开帷幕。文化月将开展“福彩杯”公益摄影大赛、福彩文化进社区、福彩优秀人物及事迹展播等系列活动,同时开展“寻找最美福彩人”、“优秀社会组织”、“十佳社会工作者”评选。通过精彩纷呈的活动吸引更多的社会媒体、彩民朋友、福彩人、爱心人士参与进来,“公益福彩”、“责任福彩”、“阳光福彩”的理念深入人心。
营造安心养老,打造“互联网+养老”模式
为解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养老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芜湖市民政局加大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以“互联网+养老服务”为抓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支撑、以机构养老为补充,扎实推进全市养老服务改革创新。
在芜湖市鸠江区的智能化养老服务平台,现有服务对象2000多名,通过建立援通电子保姆“一键通”和96365“一号通”,为老人提供紧急求救、生活求助、温馨问候、志愿服务等“定制式”服务,每月提供近3000人次的上门居家养老服务。据了解,芜湖市目前上线运行的援通智能化居家养老呼叫系统和信息平台,综合了智能呼叫、老年人自理能力评估、电子服务券结算、服务商管理、养老机构信息化等多种功能。截至目前,系统注册老人2万余户,发展加盟服务商近千家,提供呼叫服务20万余次,在市区基本形成了“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记者在走访时还获悉,2019年该市民政局将整合提升原有智能平台,建设新的市级安心养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该养老平台即将上线运行,功能涵盖养老机构管理、养老服务企业管理、补贴管理、志愿服务管理、呼叫中心管理、大数据分析、政策法规、长者管理等八大功能,能有效做到服务全覆盖、监管全覆盖、分析全覆盖。
2018年7月26日,总投资3亿元的全省首家养老社会资本与三甲医院合作共建项目安徽福延颐乐堂医养结合老年公寓迎来了入住老人——黄爷爷、叶奶奶、朱奶奶。老人们一到公寓,就受到了颐乐堂医养结合养老公寓于老师的热情迎接。看着公寓美丽整洁、明亮宽敞的居住环境热情服务,黄爷爷高兴地合不拢嘴,直夸没有选错地方。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老人健康和养老问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老年人特殊的身体状况决定了老人养老不仅要有舒适的生活环境,更需要专业的医疗关怀。
记者了解到,芜湖市加大对养老领域的投入力度,一方面抓好制度顶层设计,起草制定《“十三五”芜湖市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及《芜湖市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行动计划》、《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同时,提请市人大将《芜湖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列为2019年度立法内容,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政策支撑。另一方面,以“互联网+养老服务”为抓手,以医养结合为发力点,培育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鼓励养老机构主动辐射社区、居家养老,建立政府为低收入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制度。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开展评估监督,建立监管长效机制。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芜湖市民政系统将积极落实机构改革后民政工作新的职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聚力创新发展,努力提高民政工作水平,推动全市新时代民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