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无为县委、县政府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部署,从六个方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创新驱动发展。
一、聚焦产业创新。一是加速传统产业升级。聚集电缆电器企业,动态扶优扶强电缆电器企业抢占国内细分行业和产品制高点。依托“中国羽毛羽绒之乡”招牌效应发展羽绒服装、羽绒寝具等高附加值产品。二是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聚焦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三是推动传统产业裂变。聚焦“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引导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促进传统电缆产业开发应用光电智能传导、铜(铝)基记忆合金、石墨烯电缆材料等电缆新材料,加快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领域用电缆转型。
二、培育创新主体。一是实施高新技术企业“2080”计划。加快科技型企业培育和高新苗子企业培育库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80家以上。二是实施“科技型小微企业培育计划”。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三是实施“三名计划”。大力实施“名企”计划,大力实施“名品”计划,大力实施“名家”计划,培养一批在全省乃至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新生代企业家。
三、激发人才活力。一是创新引才机制引进人才。大力招引高端人才,以招引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为重点,推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支撑引领产业发展。柔性吸引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实现“借智”转型、借力升级。二是创新激励机制留住人才。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选拔使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五大机制。三是产教赛训培育培养人才。设立企业创新论坛,举办科技创新专题培训班,鼓励企业家、经营管理团队参加高级管理研修班。四是解决后顾之忧保障人才。着力解决人才住房、医疗保健、配偶就业、子女教育等问题,努力构建功能齐全、运转高效、服务便捷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四、谋划创新空间。一是规划建设大孵化器和科技城。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兴办科技孵化器,促进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一体化发展。规划建设特种电缆等特色小镇,试点探索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二是推进产业园区提升改造。完善基础配套,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坚持“产城融合”,发挥国家火炬无为特种电缆特色产业基地优势,提升园区承载力。
五、集聚创新成果。一是推动企业形成创新成果。支持“有研发平台、有研发人员、有研发投入、有专利、有新产品研发、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发展,激励企业自组创新团队,自主研发技术。二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政府与高校院所的战略合作,形成“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产学研合作新格局。三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完善技术转移扶持制度,促进科技成果供给端与需要端、高校院所研发端与企业产业端的精准对接。
六、营造创新环境。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县相关分管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科技、发改、经信、金融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组,加强谋划,统筹协调推进科技创新。二是优化金融环境。积极对接省、市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产业投资等股权投资基金,支持各类金融机构为创新项目提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三是优化服务环境。健全县领导联系专家制度,建立科技指导员制度,广泛宣传构建创新体系、打造产业生态圈的扶持政策,营造鼓励创新发展氛围。(无为县科技局 郑本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