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峦叠嶂,竹海葱茏,连畴接陇,屋舍俨然……盛夏时节,记者走进繁昌县峨山镇东岛村,美丽宁静的乡村田园景致让人心旷神怡。东岛村是繁昌县建设美丽乡村、加强环境治理工作中产生的众多亮点之一。
今年以来,繁昌县进一步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为主线,全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该县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严把环保审批关,严格环境执法,力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季度,全县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67天;地表水水质总体稳定,其中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重点水系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今年,该县出台了更严格的环境监测方案。根据这个方案,全县建成能自动监测6项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的监测点位2个,各镇、县经开区布设自动监测站点不少于1个。根据环境管理需要加密布设点位,监测范围逐步覆盖主要城市道路。在主要公路、港口、码头等区域布设交通运输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在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与三山区交界处的峨溪河、横山河,与铜陵县交界处的黄浒河断面设置自动监测点位;在全县县级以下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设置手工监测点位,并逐步实现自动监测。在水功能区、重要渔业水域及地下水等区域布设监测点位。在耕地、林地、重金属污染防治区域、污染场地及周边地区、饮用水水源地、农产品产地等区域布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根据发展状况,适时优化调整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建成覆盖建成区、主要道路等区域的声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在铁路沿线、建筑施工场地等区域开展试点监测工作。建立电磁辐射(射频)、电离辐射(伽马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环境质量监测网络,逐步提升辐射自动监测能力。在特高压输变电沿线开展工频电磁环境监测试点。在长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布设放射性监测点位。开展以蔬菜基地为重点的土壤放射性核素试点监测工作。积极配合市级部门在林地、重点生态功能区、村庄、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区域布设生态状况监测点位,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的法定责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排放标准的监测要求,按照监测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规定开展自行监测,及时上传并公开自行监测数据。国控、省控排污单位建设稳定运行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县生态环境分局依法加强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日常监管执法。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县对黄浒河、峨溪河、横山河、漳河、犁山河等河流地表水断面开展例行水质监测11次,开展重点污染源企业监督性监测11家次。开展执法监测60余家次。
在此基础上,该县全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做实做好各项污染防治工作,用环境质量改善的实际成效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该县开展各类巡查20余次,督促水泥、钢铁等行业10家重点涉气企业落实停产、限产、轮产的调度。
近日,该县党政主要领导对黄浒河水环境治理工作进行现场调度。该县认为,开展黄浒河水环境治理工作是牢固树立生态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年度治理目标,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并科学调控、综合治理。该县要求,要围绕黄浒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积极推进生态和水资源修复,强化行政监管执法,全面落实“河长制”,确保黄浒河水质得到持续改善。目前,该县已制定并落实黄浒河水环境问题整改方案,开展污染源溯源排查、整治工作,黄浒河水质已持续改善。该县加强长江繁昌段的有效治理,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高标准落实长江岸线增绿补绿复绿工作,持续开展长江、内河黄砂禁采行动,着力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的美丽长江(繁昌)经济带。目前,该县长江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达到Ⅲ类标准及以上,黄浒河、横山河等河流水质基本稳定达到Ⅲ类标准。
该县严把项目建设审批关,对于新项目从严执行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土地利用等环节的审查,坚决杜绝“两高一资”项目。一季度共受理42个项目环评文件,其中已审查39个(包括组织专家评审5个)。已审批办结32个环评文件。与此同时,指导辖区内70家企业启动排污许可证申报工作,并组织相关企业开展培训工作;认真开展一季度“双随机”抽查工作,检查企业18家次,下达环境监察通知10份、责改决定书14份;办理配套办法案件3件、环境犯罪案件1件,下达处罚决定10件,处罚金额77万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