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创新时代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 奋力打造现代化创新之城

2020年1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芜湖市人民政府 2018/5/2

芜湖素有“创新之城”的美誉,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则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强劲引擎。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着力强化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相继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市知识产权局被人社部、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全国专利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强化顶层设计,落实工作责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成立了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和协调。先后制定了《芜湖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方案》等多个高规格文件,提出力争专利技术等科技创新核心指标进入长三角同类城市和全国中等城市第一方阵的明确目标。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将专利指标纳入对县区(开发区)、市直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体系,落实责任。目前,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区、开发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全覆盖。

不断完善专利激励政策,突出政策引领。2017年,我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芜湖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规定》、《芜湖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基地发展政策规定》、《芜湖市知识产权助推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规定》,修订印发《芜湖市专利权质押贷款试点办法》,强调把促进知识产权运用保护作为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补助标准,拓展政策享受范围。全年兑现专利补助8900万元,发放省发明专利资助1390万元。

实现专利量质并升。2017年全市专利申请28911件,其中发明专利18601件;专利授权8910件,其中发明专利2507件。全市PCT专利申请39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9590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6.13件,较上年增加5件,增幅达23.9%,连续七年位居全省第一;位列长三角26个主要城市第九,仅次于宁波市(26.19件)。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企业为主体的专利申请、授权占比均达75%以上,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占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的85.4%,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占全市拥有量的64.7%。全省发明专利百强单位我市占25家,新增3家,奇瑞汽车继续四年位居榜首。全市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4家、优势企业17家。荣获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5个,第五届安徽省专利奖金奖3个、优秀奖9个。

推进知识产权联盟建设,聚焦产业升级。安徽机器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芜湖机器人产业专利联盟正式挂牌成立,联盟内企事业单位已达90多家。获批组建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安徽省通用航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成立皖江专利运营中心有限公司、芜湖旺科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重点围绕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奇瑞公司和中电鑫龙分别位列2017年全国企业专利运营许可年度排名第7位和第32位。深入推进专利权质押贷款,2017年完成质押融资39笔,金额4.52亿元。获批国家专利分析项目1项,组织实施市级高价值专利成果转化项目7项。

全方位、多角度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激发专利创造活力。充分利用4·26知识产权宣传周和中国专利周主题活动开展知识产权政策宣讲培训。全年由局领导带队到县区、高校、企业巡回宣讲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政策12次,发放知识产权画册和政策汇编3000余份,参加培训人数达2000余人。全年在芜湖日报宣传报道知识产权工作10余次,其中整版报道2篇。承办2017年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培训班。成功举办第二届全国机器人专利创新创业大赛,来自全国70多个高校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700多名选手参赛,涉及机器人领域专利705件。举办第六届芜湖大学生专利创新创业大赛,全市12所高校参与,征集专利作品1658件。两项大赛均开通了网络直播和微信投票,得到各级媒体的跟踪报道,吸引了十多万人次的点击和关注。加强专利行政执法。加大专利案件查处力度,全年与县区(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开展7次综合执法,共处理假冒专利案件129件,处理专利纠纷案件53件,超额完成省局年度考核任务。

面向新时代,我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抢抓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聚焦企业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实施专利创造与运用提质工程,努力推进高水平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为我市奋力打造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和现代化创新之城注入强劲动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