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公园是芜湖县的标志和骄傲,这里浓缩了四季美景,绿树红花、水榭亭台、假山彩石、音乐喷泉……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而与此相对呼应的南湖,湖水清澈,碧波荡漾,岸边树木葱郁,摇曳多姿,成为天然的大氧吧。
人们在赞美和享受湖光山色、绝妙风光之际,不会忘记这一切源自高起点规划。围绕省政府提出的“三治三增三提升”工作要求,县委、县政府坚持规划引领,推进城市建设发展。围绕建设中部地区县区科学发展典范、芜湖市域副城、以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为主导的滨水园林城市为目标,修编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2013—2030年)》,并于2014年5月经市政府批准实施。依据县城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了县城道路网、给排水、教育布点、绿地系统、公共交通、环卫设施布局、绿道、燃气等专项规划,今年启动了编制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并被列入住建部试点,还编制了停车设施规划专项规划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编制了县城主城区、城南、城北、城东产业新城及开发区等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实现县城建设用地控规全覆盖。编制了县城控规通则,启动了老城区更新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工作。编制完成了县城特色风貌规划,构建了特色空间序列,确立了珩琅古塔、楚王城的地域文化符号。结合青弋江防洪墙改造工程,规划打造滨江生态景观工程。利用穿越县城南北的水系,将汪溪湖、东湖、罗福湖、南湖串联起来,形成“一线串四湖”的大空间生态绿地系统,先后编制完成了东部城区、迎宾大道两侧区域的城市设计。
规划不仅是蓝图,更是龙头,引领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在芜湖县决策者看来,要加快实现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0.8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15.5万的目标,必须积极拓展城南文教行政区,扩大城东工业板块,改造提升中心城区。而这一切的立足点则是建设,必须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综合承载力。近年来,芜湖县实施几大提升行动,强力推进城市建设。
实施环卫保洁市场化作业,今年县财政投入2200万元,使建成区环卫保洁面积覆盖达558万平方米。启动城区旱厕“旱改水”工作,今年全面消除旱厕。实施背街巷综合改造,涉及破损路面修复、立面改造、店招升级、杆线整治、文明创建氛围营造等,先后涌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巷”(民主巷)、“爱国主义教育巷”( 沚津巷)等特色街巷。实施杆线下地工作,下地线路总长度约12.7公里,并向各镇、村延伸。实施拆违行动,今年以来共拆除45处约476平方米违法建设。实施绿化提升行动,采取规划建绿、道路增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等措施,大规模建设城市绿地。“十二五”期间,累计新增绿化用地212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4.5平方米。实施出口整治行动,对高速出入口、芜屯快速通道出入口等进入县城关键节点进行景观改造,并规范出入口道路交通标识。
得益于科学的规划和强劲的投入,5年来,先后建成芜湖南路铁路下穿、南湖路上跨立交等工程,新(改)建市政道路60余公里,县城日供水能力10万吨,天然气日供气能力70万立方米,污水日处理能力5万吨,生活污水处理率93.5%。实施棚户区改造,建成保障性住房1.1万套。春江苑、都市新苑、城东新城、阳光新城等一批安置小区交付使用,安置房屋征收农民1.5万户,失地农民在城区能够安居乐业。大力开展文明城、园林城、卫生城、生态城创建活动,获得“全国文明县城”称号,获批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级生态县,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接受了省级评估。昔日的名不经传的江南小县城,如今正在迅速成长为充满朝气的新城市!
县城的集聚效应使得交通条件极大改善。安徽省最大的县级客运站在芜湖县建成使用,全县形成了县城到各镇15分钟快速通道,并获省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位于航空产业园的三元通用机场建设正在快速推进,芜湖县人梦寐以求的“飞天梦”正在编织,在这儿起飞遨游蓝天的愿望即将实现。“十三五”期间,还将建成芜宣民航机场、高铁南站、芜申运河横岗码头,完善中心城区、中心镇连接高速公路出口、机场、高铁站、码头的快速通道,构建城区环路快速交通系统;沪渝高速芜湖县出口优化工程、芜雁高速六郎出口、芜湖至芜宣机场快速通道可望开工建设,水、陆、空立体交通格局正在形成。
一条条通行大动脉先后建成,也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县城供水主管网延伸至各镇区,城乡电网加大改造力度,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光纤网络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连续获得省“江淮杯”,被授予“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称号。青弋江分洪道、汤泊河流域综合治理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对外交通和防洪保安能力。拉大框架,提升品质,驶上发展快车道的芜湖县,正在实现城市建设发展的新跨越。顶端照片为县城鸟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