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的灾情,牵动着全县人民的心。全县各县直(驻县)单位党组织和机关党员干部自觉服务防汛抗洪工作大局,纷纷走上抗洪一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走访慰问活动,把“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落实在具体行动中。社会各界纷纷慷慨解囊、伸出援手,踊跃向灾区捐款捐物,用实际行动支援奋战在防汛一线的工作人员,帮助受灾群众共渡难关。
一、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各单位第一时间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防汛一线和受灾群众手中。灾情发生后,县四大班子领导第一时间深入联系点,走访慰问连续作战在防汛抗洪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全县各“双联系”单位快速响应、迅速行动,及时采购食品、药品、饮用水等生活物资,深入防汛抗洪一线看望慰问奋战在最前线的干部群众。县委办、县统计局、县教育局、县国土局、县人社局、县地方海事处等单位领导干部,第一时间带队到联系村(社区),向坚守在防汛抗洪第一线的干部群众送去面包、方便面、矿泉水等急需物资。县重点局、县国税局等单位在得知联系村防汛人员夜间值班、巡逻圩堤时缺少照明、防雨设备和驱蚊、防暑药品等物资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将采购的矿灯、电风扇、蚊香、防暑药品等送到防汛人员手中。县卫计委在为联系村送去5000元慰问金和救援物资的基础上,带领各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组成应急小分队,为各圩堤防汛人员送去抗菌药物和肠胃道、皮肤及外用消杀等药品,并免费开展义诊防疫工作。县民政局第一时间发布救灾捐赠公告,及时公开捐赠方式、接收地点、捐款户名等信息,号召社会各界向受灾群众伸出援手、献出爱心。团县委联合县青年企业家协会发出倡议书,倡议全县青年企业家迅速行动起来,招募人员组建抗洪志愿服务队,为灾区群众捐赠物资,贡献力量。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各单位已走访慰问防汛抗洪一线干部群众2800余人,送去各类帮扶物资累计超过13万元。
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县部分企业单位在危急时刻、困难时期伸出援手、无私救援。面对连续强降雨造成的险情,部分企业、单位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积极参与联系帮扶、应急抢险等工作。德力西电气、飞科电器、荣基密封、盾安中元、明珠塑料、永裕汽车、卧龙家电、禾丰离合器、多彩电脑、恒达薄板、华星消防、英派瑞塑料、禾田汽车等30余家开发区企业各自抽调精壮员工30至200人,组成抗洪抢险应急小分队,分批值班待命,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紧急情况。针对县城北污水处理厂围墙倒塌,污水处理机械设备面临水淹、损毁的危险。盾安中元公司总经理王炎峰第一时间率队200余人奔赴险情现场,调集挖掘机等防汛应急设备投入抢险工作,确保了污水处理设备不受损、厂区污水不外泄。荣基密封、林安物流等开发区企业组织爱心车队,及时赶赴湾沚镇南湖排灌站、六郎镇周皋扬子江防汛分所、政和排灌站、陶辛镇倪家排灌站、花桥镇沟口站防汛点等地,向受灾群众分发方便面、矿泉水、面包和八宝粥等补给物资。县供电公司、电信公司和移动公司等单位及时修复因灾损坏的线路设施,全力保障全县排涝用电和通讯。
三、认真排查,精准帮扶,各“双联系”单位采取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汛抗洪期间,县双联办及时出台通知,专门部署“双联系”单位帮扶联系点做好防汛抗洪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有衣穿、有饭吃、有住处。各单位在保证与联系村(社区)、联系对象信息畅通和双向联系的基础上,结合“双联系”精准帮扶工作,深入全县97个联系村(社区)走访摸排,重点对帮扶联系的特困户、五保户、低保户、危房户、受灾户以及鳏寡老人、留守儿童等7类弱势群体,加大走访慰问和联系帮扶力度,详细了解他们汛期住房安全、用电安全、出行安全以及防风防雨、生产生活保障等情况,切实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平稳安全度汛。县人大办公室、县发改委等单位领导干部加强对联系村(社区)干部群众的安全意识思想教育,提高村民应急避险能力,并协助做好人员转移安置,有效防止转移人员回流。县科技局成立防汛抗洪工作小组,深入联系村—六郎镇周圩村摸清辖区内危房户、地质灾害易发点的家庭情况,并逐一登记造册。“双联系”干部发放“防汛联络卡”,走村入户宣传防汛救灾知识,确保了联系村未发生人员因灾伤亡事件。县公安局充分发挥“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制度优势,及时组织民警协同联系村(社区)干部全面排查辖区内危房、危树、危墙、危险广告牌等,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健全提示、加固、拆除、撤人等防范措施。目前,各单位已走访慰问联系对象、受灾群众430余户,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70余个。
四、组织力量、沉到一线,充分发挥“双联系”机制紧贴中心工作、服务全县大局的作用。各“双联系”单位积极选派机关年轻干部,到联系点驻村参加防汛应急小组、应急突击队、志愿服务队等防汛救灾组织,协助联系村(社区)打赢防汛抗洪这场硬仗。驻村(社区)年轻干部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协助配合联系村(社区)“两委”密切关注防汛险情和群众受灾情况,主动参与巡埂查险、摸排灾情、圩堤清障、灾情统计、抢救生产,筹调物资、紧急疏散、转移安置等工作,在防汛抗灾第一线锻炼自身应对和处理急难险重工作的能力。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县经信委、县气象局、县妇联、县工商联等单位积极协助联系村(社区)统计因灾损失和受灾群众,形成受灾情况报告,供后续救援重建参考。县交运局、县总工会、县文广新局、县审计局等单位主要领导和领导班子成员发挥表率带头作用,24小时驻守在联系点防汛一线,参与巡埂查险、清障圩堤、排除险情等工作。县商务局党员郑孝军主动加入横岗社区党员志愿者队,积极参加搬运救援物资,巩固堤坝等志愿服务活动。7月4日,芜湖市方村街道发生险情,要求所有群众先行撤离。正坚守在防汛一线的县城管大队党支部组委倪明,接到父亲让他回家转移家人和物资的电话后,做出了舍小家顾大家的选择,始终没有离开自己负责的防汛片区一步。而家中物资由于未能及时转移,大多被雨水浸泡损毁。县司法局组织全县298名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投身防汛抗洪抢险,并将防汛时间计入社区服务公益劳动时间,4名社区矫正人员自费向防汛人员捐送2000余元的生活物资。六郎司法所强化工作职能,加强对防汛特殊时期因用水、用电、道路通行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力度,及时稳定群众情绪、化解矛盾纠纷,全力服务防汛工作。截止7月6日,全县65个“双联系”单位已下派191名年轻党员干部,参与防汛抗洪服务累计超过580人次,协助处置各类大小险情60余个,紧急转移安置人口208人。
五、正确引导、典型激励,基层党员抗洪抢险先进事迹为全县干部群众鼓劲加油。强化纪律约束,县纪委、县委组织部联合发出通知,列出违反防汛抗洪抢险工作纪律“负面清单”,对县防汛指挥部的指示、决定、命令,拖延执行、执行不力或拒不执行的;防汛抗洪抢险工作措施不力造成损失的;违反请销假制度擅离职守的;捏造或歪曲事实,任意散布汛情、灾情和险情,制造混乱、扰乱社会秩序的;不及时如实报告汛情、灾情和险情的;在防汛抗灾中贪污、截留、挪用、盗窃防汛抢险救灾款物的以及其他违反防汛抗洪抢险纪律要求等7类行为,依纪依规进行严肃问责和组织处理。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县委政法委、县编办、县信访局、县检察院、县政务服务中心、县招商局、县公管局、县水务局等单位及时发现和总结联系村(社区)党员干部在防汛抢险第一线、抗洪救洪最前沿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等部门利用芜湖日报、芜湖县先锋网、县政务信息网,“芜湖发布”、“安徽芜湖县”、“鸠兹先锋”微信公众号、“两学一做”、“双联系”工作简报等载体平台,大力宣传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的“微典型”、“微事迹”,让受灾群众在危急时刻看到了党员身影,听到了党员声音,推动形成全县干部群众上下一心、共克时艰的良好氛围。目前,全县各类党建宣传载体共挖掘、宣传在防汛抗洪抢险中涌现出的“微典型”60余个、“微事迹”80个。
大灾面前、危难之际,全县干部群众同舟共济、自强不息,坚持把防汛抗洪、抢险救灾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传递力量,铸造坚强,用实际行动支援抗洪一线。从城市到乡村、从部队到厂矿、从机关到基层,纷纷伸出援手,倾情相助,全县大地处处涌动着一切为了抗洪斗争、一切支援抗洪前线的澎湃热潮,抒写着万众一心战胜洪灾的感人画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