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 不断充实壮大职业农民队伍

2020年1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芜湖市人民政府 2017/12/22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决策部署,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从2016年开始,芜湖市政府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纳入民生工程,以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导向,逐步建立常态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努力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两年来,芜湖市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培育中涌现出一批有想法、有拼劲的新型职业农民。

仲秋时节恰逢晚稻收割。繁昌县平铺镇的芜湖盛典休闲生态园负责人李典中,就是一位参加市农委组织到华中农业大学学习“稻虾共作”的新型职业农民,主动把从职业培训中学到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品牌营销推广模式融会贯通、扎实“落地”转化为生产效益。目前生态园拥有“稻虾共生”生态种养面积1240余亩,同时还租用千亩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水面用于小龙虾养殖。李典中通过打造“一块田里三品牌”:即小龙虾注册商标为“中典”牌清水龙虾;稻谷通过有机认证,注册为“平铺大米”;同时充分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自然原生态的生产条件,积极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生态园的模式。除此之外,全新的物联网全息监控技术,时刻把控稻田和虾塘的整体环境。

南陵县将军湾稻鳖共生示范基地经理鲁少斌,也是一位刻苦求学新型职业农民。二维码扫一扫,产品全程可控;对稻田实时监控,就可以及时调整水田生态状况,避免损失,“防患于未然”。这样先进又省时省力的物联网技术,鲁少斌迫不及待地带着同事们学习。现在他所担心的,是自己和同事们对新技术学习进度有些慢,不能把物联网技术的实用性充分发挥出来。

努力就有回报。20171124-27日,由中国稻田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上海海洋大学承办的首届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将军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稻鳖蛙共生模式”、芜湖盛典休闲生态有限公司的“稻虾共生模式”分获大赛金、银奖。

其实,像李典中和鲁少斌这样的懂技术、肯钻研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只是全市培养的10520名新型职业农民中的一两个典型代表。他们当中的佼佼者:我市农业战线的骄傲杨良金同志于2016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返乡创业大学生、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芜湖县马荣花、许腾龙,鸠江区汤玉和被评为“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2017年,全市继续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2920人培训任务。这些培训任务由7个项目县区23个培训机构承担,累计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59期。在南陵县大浦举办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主培训班上,芜湖县农委负责人、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分别围绕家庭农场的经营与管理、休闲农业发展为学员授课。今年夏天,在无为县举办的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粮食生产大户培训班上。开班第一课,首先给在座的学员们建了微信群,下载云上智农APP,通过这种时下流行的方式,让学员了解三农要闻、农业科技、技术指导服务、农产品营销等全方位资讯。不少学员对这样的培训活动很感兴趣,都带着任务学。

今年以来,芜湖市各项目县区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探索创新,努力提高培训水平,全力做到五个“提高”: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的重要性认识;提高培育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线上与线下互动、视频学习与情景模拟交替,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质量;加强宣传,树立引领产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典型人物,提高职业农民的参与度和认同感;加强资金规范管理,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1122日,省农委周世其副主任带领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省农委有关处室等一行人员,来到芜湖市调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调研组先后现场考察指导了小老海实业集团、长江渔歌渔业公司以及芜湖德弘农业有限公司,在听取了几个考察点的负责人介绍之后,周世其对我市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加快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给予了充分肯定。

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始了解和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将培训学到的知识,开始了农业新技术的有益尝试。冬桃原本是北方的特产,刚开始引种南方时,品质一直无法提高。芜湖县六郎镇瑯山愚公生态园负责人许火金研究多年,终于选育出优良冬桃新品种——“映山红”,并取得了国家专利,让芜湖的老百姓在冬季也能品尝到现场采摘、口感俱佳的美味鲜桃。许舒运是瑯山愚公的第二代负责人,作为一名90后,他为生态园的运营带来了更多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和独特的发展眼光。原来瑯山愚公的三种培育模式:大田栽培两年结果、大棚延迟栽培春节采摘、大棚盆景延迟栽培春节上市,已经能为公司带来百万元的收入,之后许家父子又瞄准了休闲农业,让游客“自摘自吃”之外还有配套的餐饮娱乐设施,继续增加冬桃的附加值。现在红火的电商平台,许舒运也在积极运营,可以说通过建立完整的产销研链条,生态园的生意是蒸蒸日上。

像许家父子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创新创业中尝到了农业科技成果的甜头。许许多多农业产业从业人员,更需要通过不断的培育培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对乡土人才的需求。今年8月底,由芜湖市农委、芜湖市人才办、芜湖市总工会主办,芜湖市农机局承办的2017年芜湖市“中联重科杯”农机技能竞赛在中联重科隆重举行。我市农机技能人才齐聚三山,展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范儿。

近几年来,芜湖市从农民需求和全市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出发,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模式、完善培训手段,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质量和效果。通过这样的农机技能大赛,检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果,加快我市农业领域技能人才培养步伐,对全面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有很大帮助。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造就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至关重要。培育有情怀的职业农民,使务农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民”从身份称谓回归职业称谓。新形势下的新型职业农民,正用他们朴实的热情和坚强的意志,用不断提升的新技术新本领,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的活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