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芜湖市学生资助有力度更有温度

2020年1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芜湖市人民政府 2019/9/30

为了不让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贫失学,近年来,芜湖市加大资助力度,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各个教育阶段全覆盖,实现了公办与民办学校全覆盖,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帮助数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仅2018年,共发放学生资助金7209万元,帮助3.9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圆梦校园。

资助是手段,目的在育人。新形势下,该市学生资助工作逐步从专注“资助”转变为“资助和育人”并重,把资助育人融入到资助政策宣讲中,融入到每一节主题班会课、每一次升旗仪式讲话,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培养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兼顾力度和温度的学生资助,不仅让数以万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真正享实惠,也让该市成为兄弟市、县争相学习的榜样。2018年,芜湖市教育局被省教育厅评为“安徽省学生资助工作推荐实习单位”。

一双重见光明的眼

“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916日下午,芜湖市光明职业学校(前身芜湖盲校)小礼堂内,该校中专2027班学生朱鸿伟一遍又一遍地深情演唱着这首《你是我的眼》。舞台上,身着白色短袖衬衫、黑色休闲裤的朱鸿伟帅气、干练,歌声宛转悠扬。

“很多知道朱鸿伟故事的人,听了都会落泪。”校长席蔚菁悄悄说。原来,出生于1990年的朱鸿伟本是健康阳光的孩子,从小学习成绩优异,2010年考上黄山学院,四年后,大学本科毕业后的他正准备参加工作,因突发性视神经萎缩,导致双目失明。年事已高的父母带着他四处求医,不仅医效甚微,还背负了一身的债务。朱鸿伟陷入了绝望,一度萌生了轻生的想法。

20179月,走投无路的朱鸿伟到了芜湖光明职业学校。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学校在政策上给予其最高资助,不仅免去了学费、书本费、住宿费,每学期还发放3000元的助学金,确保其不会因贫辍学。“但这些还不够,才进校那会,朱鸿伟很不适应,不知道要干什么,每天都把自己封闭起来,一个人闷头在那学,我们就通过军训、内务整理、纪律教育等,帮助他慢慢适应这里的生活,同时对他进行心理疏导,渐渐的,他的脸上才有了阳光。”说到朱鸿伟的变化,席蔚菁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如今,朱鸿伟进校正好两年,这期间进步很快,不仅当选上校学生会主席、班级学习委员,还获校一等奖学金、助学金,被评为芜湖市优秀学生干部,2017年参加省读书达人演讲比赛获第二名。

聊天中,曲毕。走下舞台,朱鸿伟动情地说:“这个眼就是我要感谢的,它是学校,是老师,也是国家的资助政策,是他们让我重见了光明、重获了新生。”临近毕业,朱鸿伟打算留校当教师,希望可以帮助更多和自己一样的人。

有力度  学生资助政策2.0版不漏一人

在芜湖市,像朱鸿伟这样的暖心故事还有很多,并且随着国家资助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故事还在继续中。

为促进教育公平,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享受到更多的关爱,近年来,芜湖市逐步实施了一系列学生资助政策,目前已经形成了包含了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义务教育到特殊教育、从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较为完备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芜湖市学前教育资助券实施办法》、《芜湖市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印发了《芜湖市教育提升扶贫工作方案》,以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重点,构建了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升级版,全力做到学段全覆盖、对象无遗漏、标准最高档、项目可叠加、结果全告知。

每年,为确保学生资助政策落地,做到入校入户、人人知晓,芜湖市加大宣传力度,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带队开展市民心声在线访谈活动,局分管负责人带队走进当地媒体,和网友、听众实时交流资助工作;各县(区)教育局均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学生资助工作校长负责制;各级财政每年将学生资助配套资金纳入预算,按照承担比例足额予以安排。

芜湖县虽然没有扶贫开发任务,为确保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资助,该县仍然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凡在该县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外县(区)户籍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及该县非建档立卡孤残学生、低保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等均获得了资助,做到了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贫困县南陵县更是开辟“绿色通道”,每年开学前联合县残疾人联合会、县妇女联合会、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部门,对建档立卡等四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直接免除学费。同时,发动社会力量,通过企业、县志愿者协会对学生进行资助。

在资金落实方面,该市各县(区)强化巡查,加强监管,每学期将国家助学金直接划拨到学生银行资助卡中,减少资助金发放的中间环节,确保各类资助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切实享受到民生工程的红利。据统计,2018年,该市共发放学生资助金7209万元,帮助3.9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圆梦校园。其中,在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帮助下,1749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进入高校继续深造,累计贷款额度1494.3万元。

有温度  每场资助扶起一个精神世界

“这两年,我们逐渐把学生资助的重点从专注‘资助’过渡到‘资助和育人’并重上。给学生2000元钱的资助,这很简单,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资助的目的是帮助这些学生成人、成才”。该市教育局副局长唐平说,基于统一思想下,全市上下多举措开展资助育人活动,着重做好励志教育、诚信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

在繁昌县学生资助岗上就活跃着一批特殊的身影,他们是该县学生资助工作的受益者,也是宣传者。2015年,该县为了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在全县各校实行班级“小小资助通讯员”制度,选拔一批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担任小通讯员,通过岗前培训、岗位服务,既培养了他们自立自强、感恩奉献的品德,也增强了资助政策宣传的说服力,同时作为学校勤工助学岗位的一种,小通讯员能获得相应的岗位补助,实现了从经济型资助到发展型资助的转变。

在该市,很多学校都将资助育人贯穿始终,从学生入校报到、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到日常的征文、演讲类比赛,诚信和感恩教育始终贯彻其中,用一个个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国家资助政策讲解得淋漓尽致。在芜湖师范学校,每年秋季招生,有关资助政策宣传材料都会随录取通知书发放到新生手中,教师们会在新生QQ群反复宣讲国家资助政策。进校后,随处可见的宣传栏、公示栏,以及学生资助意见箱等,打通学生资助政策宣传的“最后一公里”,“让学生一抬眼,就知道国家的资助政策就在身边,温暖有力量”。

芜湖市第一中学每年5月都会面向所有高一年级学生举办“诚信教育主题月宣传活动”,通过集体签名宣誓、诚信知识讲座、观看诚信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将诚信的种子埋在每个学生心里;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为及时掌握学生心里状况,引领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开设“心理咨询室”,两年来共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咨询活动一千余次,预防和制止学生不当和过激行为二十余人次……

正如无为县教育局副局长钱力所言,新形势下,国家资助政策不仅“扶”起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世界,更是“扶”起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教会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幸福的生活,待到有所作为时,再将这颗善意的种子回洒社会,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受助学生用一份份漂亮答卷回馈关爱

在芜湖师范学校校长夏效祥随身携带的提包里,一份书法作品总是工整地摆在包里,与人聊到兴起时,还会拿出来“炫”一番,并饶有兴致地说起这份作品的主人——该校2016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高雨晴。

“虽然她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但一开始我并不认识她,后来学校举办了一场道德讲堂,高雨晴是小宣讲员,她站在台上神采奕奕,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宣讲结尾,她给在场的每位嘉宾送了一幅自己写的书法作品。送我的就是这幅。当时,大家都对她赞不绝口,后来听说她是学校受资助的学生,这一下子让我更加刮目相看”。夏效祥说,这之后,他才开始关注这个励志、上进的女生。“高雨晴虽然只是学校资助的一个个例,却是学校资助育人成效的一个最好体现”。

无论是高雨晴,还是朱鸿伟,抑或是许许多多和他们一样,得益于国家的资政政策,收获了一个个全新人生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他们的成人、成才的故事都是芜湖市学生资助工作落地开花的最好体现。芜湖电缆工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18级旅游(2)班学生汪云霞在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平面模特赛项中勇夺银奖;芜湖师范学校2017级受助学生吴润瑶在今年刚刚结束的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艺术专业技能个人赛中获一等奖;芜湖医药卫生学校排演以资助育人为主题的黄梅戏《吉祥草》,将自身的受助故事搬上荧幕,礼赞国家的好政策……完备的资助体系,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没有了后顾之忧;阳光诚信教育,让他们尽情地汲取书海里的知识,阳光、健康地成长,他们用一份份漂亮的答卷回馈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关爱。

据唐平介绍,目前该市学校中的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考入名校的学生,国家、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的中职学生等,这些成长、成才优秀典型学生中都不乏受助学生。据统计,2018年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毕业率100%,就业率达96.9%,还有很多受助学生参加对口升学考入高校学习。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