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萍乡市“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党的建设“大变样”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大力推进党的思想作风、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为绘就萍乡“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新跨越”的新时代画卷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强化理论武装 筑牢思想根基
党员干部的精气神更足了
心正则身正,心明则行笃。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理论教育,把稳思想之舵,锤炼鲜明党性。市委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党员干部头脑,集中举办了8期县处级干部专题培训班,各级党组织以党支部或党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培训,党员干部“四个意识”“四个自信”显著增强。
坚持传承红色基因,成立萍乡市红色文化和党性教育研究中心,加大红色资源研究和开发力度,着力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大力推进甘祖昌干部学院建设,成功探索了“课堂在田野、吃住在农家、人人是教员、百姓齐参与”的办学模式,打造了一所独具特色的“没有围墙”的干部学院,得到了中组部、省委领导充分肯定和广大干部群众高度评价。今年4月已列入中组部第一批64家党性教育基地备案名录。目前,共有987期班次、3.9万余名学员来院接受红色教育培训。
参与策划、组织拍摄了以甘祖昌、龚全珍夫妇感人事迹为题材的32集电视连续剧《初心》,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精心编印出版《安源红色家书》,广泛开展“红色家书”诵读活动,党员干部党性素养得到明显提升。
夯实基层基础 推动全面进步
党组织的组织力更强了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近年来,市委坚持强基固本、大抓基层,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市委出台了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追究清单和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任务清单,明确17条问责“红线”,全方位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督查,全面压紧压实党建责任。
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开展“龚全珍式好党员好干部”选树学活动,推荐“新时代赣鄱先锋”48人。
顺利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消了11名涉黑涉恶村(社区)换届候选人资格,免去2名涉案的村党组织书记职务。
持续推进“群众贴心人”活动,总结推广“党支部旬会工作制”等经验做法,探索建立“萍乡智慧党建平台”,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年计划,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牢固树立“党建+”理念,坚持党建促脱贫攻坚,建立行之有效的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管理、考核激励制度,推动脱贫攻坚任务有效落实。狠抓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在全省首届党务技能大赛中,选送的66个项目有43个项目获奖,其中获得一等奖8个,列全省第二。
深入开展“弘扬安源精神,争做志愿先锋”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全市35000多名党员带动21万名志愿者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抗洪救灾等重大活动和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选贤任能 统筹育选管用
选人用人的风气更好了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市委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把干部“育选管用”贯穿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近年来,市委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探索运用“干部成长纪实大数据”和“四方阵比选”等方式,选拔了一批在脱贫攻坚、项目建设等基层一线表现优秀的干部,树立了实干者实惠、吃苦者吃香、有为者有位的鲜明用人导向。
广泛开展“三走三看”谈心调研活动,全方位、近距离了解干部日常表现,受到党员干部欢迎。出台了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积极选树新时代担当作为的好干部,市委组织部驻芦溪县紫溪村第一书记范小敏同志获评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大力发现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促进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市管干部平均年龄较2016年下降了1.13岁,80后县处级干部从2016年换届前的10人增至39人。
严格落实“凡提四必”制度,扎实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带病提拔”集中倒查、档案专项审核、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核查等工作,进一步提升选人用人水平。
注重聚才育才 激活人才活力
人才服务发展的效果更优了
政以才治,业以才兴。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引才育才聚才用才力度,人才服务转型发展的效果进一步凸显。
我市紧扣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出台《萍乡市关于实施“昭萍英才”计划服务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措施》和16项实施细则,着力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组织举办“院士专家萍乡行”、国家级人才计划专家萍乡行等系列活动,柔性引进两院院士20余人。建立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3家、省级研究中心8家、跨省研发中心4家、产学研合作平台10个,引进近百名博士领衔科技项目在萍创业。建立省市院士工作站9个,与19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
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在教育、卫健等系统遴选领军人才,分期分批开展党性教育专题培训。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我市有1项科研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坚持正风肃纪 保持高压态势
党员干部的作风更实了
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关乎民心向背。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部署要求,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推动全市干部作风大变样。
我市通过发送廉政短信、通报典型案例、开展党内谈话等方式抓早抓小,实现教育警醒常态化,不断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换届以来,共通报曝光典型案例228起346人,开展党内谈话6014人次。
紧盯时间节点,高密度、高频率开展监督检查,突出问题导向,集中整治了一批作风顽疾,实现监督检查常态化。坚持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作为监督检查、审查调查重点,对巡视、信访和执纪审查中发现的“四风”问题线索专项处置,实行“一案双查”。注重在健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对监督执纪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完善制度规定,以制度“笼子”固化作风建设成果。换届以来,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91起, 处理750人;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009起,处理1159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