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三年大变样,看国土新变化

2020年11月23日 10阅读 来源:萍乡市国土资源局 2018/9/6

8月24日,萍乡市“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2017-2018年度观摩总结大会召开,萍乡市国土资源局荣获“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优秀单位,市国土资源市场管理所副所长袁勇荣获优秀个人。

近年来,市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 “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总体目标和两年见实效阶段目标,以作风建设为抓手,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取得了消化批而未用土地、卫片执法整改率、市不动产登记联合窗口建设,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五个走在全省前列”的好成绩,实现四大新变化。

 保障发展大变样 

项目用地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在征费标准、用地保障、供地模式、标准厂房建设、持证矿山企业转产、用地审批程序、工作效率等方面出台措施,建立项目用地保障成效机制。

全市合理发展用地应保尽保。共报批新增建设用地11933亩,为上年度同期128.7%,确保萍莲高速、中国供销萍乡农产品物流园等用地。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明显。消化批而未用土地11639.2亩,实时周期下降到3.1年,暂列全省第一,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立得到省、市领导高度肯定。

经营城市土地取得质的飞跃。引进上海瑞晨等全国五百强企业经营和建设城市,市本级共收储土地325亩,同比增长197%;出让储备土地468亩,同比增长幅度大,实现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双赢。

保护资源大变样 

耕地红线不突破。建立耕地保护政府一把手负总责保护制度。加大土地开发补充耕地力度。验收土地开发项目30个,新增耕地面积4236亩,同比增长32.3%。

矿山治理更到位。以市政府名义出台《萍乡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完成的地质环境项目验收86个,占总数的95.6%。

执法权威大提升。持续保持打非打违高压态势,下达《非法开采现场告知函》13份,扣押挖机、铲车33辆;发现违法用地161宗,面积133亩,拆除建筑物9500平方米。卫片执法整改成效明显,违法占用耕地比例下降到4.63%。

维护权益大变样 

地灾防治更到位。构建政府为主体、部门监管和全民参与责任体系,完善地质灾害值班巡查、速报等制度,建立市、县、乡、村、点群访群测网络,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4起,直接经济损失约5.9万元,期数和损失比上年度同期减少63.6%和78.5%,实现“零伤亡”目标。

营商环境更加优。建立联络员联企制度,为中材科(萍乡)风电叶片等企业开展上门用地服务,对接企业用地需求,落实惠企政策,解决用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据统计,走访企业78个,有减负效果企业36个,为企业减少前期投资成本400万元。

服务群众更贴心。与市房管局、市地税局建立一窗受理联合窗口。创新多元便民服务,通过预约服务、邮政快递业务等模式,二手房交易实现“最多跑一次”工作目标。共办结不动产各类业务40360宗,档案查询、利用11万人次,上门服务1031件,绿色通道办理2300件。

助推脱贫更有力。一方面出台用地应保尽保、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整治项目倾斜、加强农村住房管理等7项措施,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另一方面创造财力,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完成芦溪县、莲花县增减挂节余指标交易流转455.59亩。

单位形象大变样 

工作作风有新改进。以作风建设活动为抓手,重点整治“怕慢假庸散”,系统干部工作更加扎实细致,“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推诿扯皮、效率低下、服务不力、自律不严等“衙门”作风得到纠正,狠抓落实的力度更加大。

工作纪律有新加强。加强督查督办和明察暗访,迟到早退、会风会纪、值班管理、无故脱岗等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和解决,营造了健康和谐的工作秩序。

精神面貌有新变化。干部敢于担当的意识增强,“为民、利民、便民”成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由原来的“要我干”变成“我要干”,对一些难点问题敢抓敢管,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形成了团结协作、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