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敢闯新路的山里女人——记万龙山乡(垦殖场)下岗职工、共产党员谭新萍

2020年1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萍乡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7/2/21

小圆脸,齐刘海,眼睛炯炯有神,一幅干净利落的模样。她叫谭新萍,中共党员,今年43岁,是去年第三季度“第美萍乡人”入围候选人。她是万龙山乡城镇居民,是万龙山垦殖场职工,青年党员。垦殖场改制后,她失业了。但她进取心强,她心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怎能在家吃闲饭?我要凭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于是,她不断寻求新的就业门路,做过多种工作。2004年自主创业,在华云街上率先开办了一个移动通讯营业服务点。如今,她又是“农村E邮”全民服务站站长,山里的老俵都称她是个“不寻常的女人”。 

手机店的老板娘 

时代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时代,喜欢思考的谭新萍看到了移动通讯的大趋势大潮流,捕促到里面的商机。2004年,谭新萍在茅店街上最早开了个手机店,除了卖手机,收缴话费外,还兼办信件包裹的邮寄。她十分好学,为人热情,乐于助人,很快就把业务做得风生水起。十多年来,她以诚信为本,热情地为当地父老乡亲服务,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她多次获得移动公司“优秀合作伙伴”、“一等优秀渠道”等荣誉称号。邮递的业务很小,收费低微,几乎没有利润,但她坚持做下去,从不怠慢的每一位顾客。记得手机开始流行的时候,不少山里人不知道怎样拨号,怎样删除,怎样储存联系人,怎样发短讯,她便手把手地教他们使用。只要踏进她的小店,谭新萍总是满面春风,回答咨询,谁都感觉到有一种暖暖的温馨。 

山乡E邮当站长 

2014年芦溪县邮电局的杨局长为落实电子商务进农村的扶贫开发规划,专程来到万龙山寻找武功山土特产的合作销售平台。杨局长一下车,就相中了谭新萍的手机店,于是就动员这个她开办一个“农村E邮”的全民服务站。谭新萍立即爽快地答应下来,承担起这一个全民服务的义务。 

谭新萍说:当时促使我接受这一义务的原因,就是每次赶场看到不少农民拎着土特产来到场摆地摊,守了一整天却卖不出去。到傍晚,还要伶回家里去,她心里还真不好受。农民朋友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大豆,辛辛苦苦养大的土鸡活鸭,找不到销售的渠道,那是多么的失望!于是,她便叫那些父老乡亲留下电话联系,自己利用网络向外界,帮他们寻找市场。一旦有了市场信息,就立马打电话叫他们送来。后来,她想:鸡蛋、板粟、玉兰片、紫红米、高山蔬菜,这都是武功山的特产,很多是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应该打出一个响亮的品牌。于是,她在网上推出一个“舌尖武功”的品牌,成立一个公司,专门注册了公司的商标。 

2015年,茅店村有个叫张明华的种植户,家里有三千多斤紫红米稻谷卖不出去,放在家里又鼠嚼虫咬,还真叫人犯愁。张明华见谭新萍的“农村E邮”网店也卖紫红米,生意非常红火,便求她帮忙销售。只几天工夫,谭新萍就帮着张明华把紫红米销售一空。 

2016年,黄江村的周根深做了五百余斤玉兰片笋干,也卖不出去。老周为此焦虑,找到谭新萍。老周说:“我花了几个月工夫,做了几百斤玉兰片。本来同湖南的客商讲好了价钱,想不到对方突然悔约,一斤也不要了,还真叫人头痛!”谭新萍说:“没关系,老周,我帮你找销路。你老人家七十多了,做几百斤笋干不容易呀!”谭新萍说到做到,很快就帮他把玉兰片全卖光了。 

特产公司“总经理” 

谭新萍对待农民朋友如同家人,总是耐心地帮他们包装产品,拍好照片,添加宣传文字,发送信息,交付款项,收贷送货,可谓服务周到,从无差错,却从来不多收他们一分钱。她还开发了紫红米+玉兰片的特色套餐,在网上销售,很受欢迎。她突发奇想,武功山旅游越来越热,农民朋友的好东西这么多,我是不是也可以开个小公司,来售卖旅游特产呢?目前,谭新萍已注册萍乡市“舌尖武功”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自己当了个“总经理”,专注武功山地区绿色无污染有机农产品销售与开发,延长旅游产业链,为武功山全域旅游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一年多来,谭新萍的“舌尖武功”公司,网罗了整个武功山的近30种旅游商品,开发了自己的农副特产品牌,吸引了80余农户共同参与经营销售,实现合作共赢,为农民朋友采购优惠家电等商品520余件,达100余万元;销售紫红米30000余斤,烟笋、玉兰片5000多斤,茶叶1300多盒,还有大量豆腐制品,总销售额已突破300万元。很好地解决了农民朋友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好女愁嫁”的难题,推动了当地旅游商品经济的发展。 

谭新萍有一个大大的愿望:以创业带动就业,帮助更多的农民朋友,让大家的生活更美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