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在抗疫一线绽放不一样的光芒——萍乡市中小学教师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疫情

2020年1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萍乡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20/3/3

疫情发生以来,萍乡市教育系统全体教师积极响应号召,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成为了抗疫大军中一支“低调”的劲旅!

一、党员教师作示范特殊时期显担当

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无数冲锋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让我们肃然起敬,在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斗中,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

桐木镇胜利中学教师黄安洪是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在疫情爆发时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位人民教师和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年初一,当得知杭州第二天即将封城,杭州某艺术学校无法安排车辆送回其参加美术集训的儿子和学生们的消息时,黄安洪老师立即发动自己的亲朋好友,帮助远在杭州的萍乡学子们租上了回家的客车,让这些孩子们的家庭得以团聚,少了一份牵挂与担忧。后来疫情逐渐扩散,黄老师的老家洪东村开始封路,每天有很多志愿者们主动坚守岗位,保卫大家平安,但是物资短缺。得到消息的黄老师二话不说,在自己条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毅然捐赠26箱光明牛奶等物品,给那些坚守岗位的同志们送去寒冬的温暖。黄老师还在自己所住的小区牵头成立了抗疫志愿者协会,并主动捐赠牛奶、方便面、西洋参、枸杞等。从2月4号开始,他就每天坚守岗位并合理安排小区志愿者们有序的开展工作,帮助整个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得到业主们的一致好评。

她是一名优秀的党员教师,更是特校孩子们最爱的“刘妈妈”,她就是——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刘小清。防疫工作开展以来,她第一时间在学校工作群发布上级相关文件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危害、传播途径、预防办法等知识,正确引导师生、家长科学认识疫情,增强防控意识和能力;经常通过电话、视频连线学生家长,了解孩子们在家学习生活情况。近日,她以个人名义向县红十字会捐款1万元,助力支援疫情防控阻击战。与此同时,她还主动参与到小区疫情值班值守工作中,自费购买牛奶、方便面等物品慰问华光社区、洋田村委会值守点的工作人员。

“休言女子非英物,身怀六甲请长缨。”如果不是这场疫情,硖石小学邬久红老师,这位需要经常去医院打针治疗的准妈妈,应该在家中安心养胎。当抗击疫情的战斗打响,身怀六甲的她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岗位上。疫情就是命令,1月21日一早她就立即与校儿园甘婷、何群艳两位老师取得联系,根据幼儿园孩子的居家情况,布置疫情防控工作,制定了幼儿园疫情防控方案供园内师生一起战“疫”。接着,她马不停蹄地和幼儿园其它同事,以电话、微信方式对外省回萍的老师、家长、孩子及亲属,进行地毯式排查,全部严格检查到位并造册登记。排查工作一结束,大着肚子的她立马组织开展延期开学期间指导幼儿在家一日生活的工作,通过美篇、微信等方式,引导孩子们与父母亲人互动,增进亲子关系,还指导家庭开展学唱儿歌、“亲子共读”等活动。这一切,活跃了孩子,也没让不出门的家长们闲着。一名家长在线感激地对邬老师说道:“亲子活动让我们不想出门了呢,谢谢老师,谢谢你们”。她听了,摸了自己的“孕宝”,会心的笑了!

疾风知劲草,危难见坚贞,在我们这场抗击病毒的战役中,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黄安洪、刘小清、邬久红老师这样的普通而平凡却心中有大爱的党员教师们,才让我们有了抗击病毒必胜的信念。他们一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教师为人民”的誓言,充分发挥着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班主任老师齐上阵家长学生“两不误”

最近学生家长的朋友圈流传着这么一段话:“如果你孩子的班主任不分昼夜地给您发信息,请您一定一定要配合!我们每天都在奋战,询问、登记、上报!手机24小时待命!为的就是将危险最小化。保护自己,保护他人。大家一起努力!感谢所有付出和支持工作的人们!!!”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段话详细的描述了防疫期间班主任在家里的日常工作。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顶梁柱,冲锋在前,要指导学生科学防疫,普及疫情科学防控知识,引导家长和学生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做好信息的上传下达工作,统计汇报全班学生的健康情况,督促孩子们加强运动,锻炼身体,指导学生利用假期深入学习,答疑学生预习过程中的问题,让学生每天都有事可做、有书可读、有字可写,过一个充实、向上的假期生活。通过微信辅导学生学习、批改作业,为广大学生提供远程心理辅导。

在萍师附小三年级,有这样一位老师,她是整个年级工作开展的核心,是班主任的“头”,她就是年级组长黄明瑶。当抗击疫情的战斗一打响,年级组长黄明瑶立即按照学校的有关要求作出了部署,第一时间编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信中告知家长和学生们疫情科学防控知识,提醒他们增强自我防护意识,积极统计报送全年级学生有关情况。当省教育厅决定“停课不停学”开展线上学习时,她马上将如何收看线上学习的方式、电子课本、作业链接等内容发在工作群,要求班主任们积极转发至班级群。与此同时,她提前在每个班成立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八到九人,语数英老师全部进群,务求做到“不拉下一个孩子的学习”。语数英三科备课组长还分别建立备课群,带领所有科任老师做到课前备课,课中听课,课后讨论分析,并根据当天的课程做一个“课后小结”发到每个学习小组群,供孩子们学习。每天的课程结束,任教两个班数学的黄老师还会在每次批改作业后,在每个学习群里认真地进行作业分析,并把错误较多的题型进行视频或语音分析。就这样,在黄老师和年级所有老师的努力下,三年级每个班的孩子都学有所获,学有所乐,获得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安源区城区小学的班主任们通过家校通平台、微信、短信等方式开展防控宣传教育,引导家长、学生理性认识,科学防控疫情。同时,通过学校公众号广泛进行宣传,把防控知识传播到每一位师生和家长,增强大家自我防范意识。每天老师们关注着疫情进展,积极开展“每日一报”工作。通过全体班主任对师生进行每日“零报告”“日报告”统计,加强信息排查和上报工作。该校的老师们还积极以诗歌、文章、书画作品等形式,大力弘扬疫情防控正能量,全校总动员,用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停课不停学”,作为世界上最小的“主任”,班主任们守好一个班、育好一班人,就是对这场“战疫”最大的贡献!

三、少先队辅导员同战“疫”引领“红领巾”齐助力

在湘东区腊市镇凤凰小学,五年级中队辅导员童汝金老师,为了让班上的全体少先队员在面对疫情在家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他在家长群里开展网络微队课活动,班上的少先队员们通过描绘图画、制作手抄报、写信、录制祝福视频等方式,用不同的方式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人们送上感谢和鼓励等特殊的祝福。

在全国上下抗击疫情的日子里,莲花县各校少先队辅导员发起“用爱心凝聚力量,用行动建筑城墙,抗击疫情,从我做起!”的活动,引领全县少先队员们在不出门的前提下,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为坚决抑制疫情扩散、夺取防控斗争的胜利贡献力量。少先队员们通过录视频,向身边的亲人、伙伴普及抗疫知识,向白衣天使致敬等实际行动配合防疫,学做红领巾防疫抗疫小先锋。

四、全体教师“云”行动线上教学“首战”捷

一场突如其来的的疫情,虽然阻挡了孩子们如期返校的脚步,但不能阻止老师们对教学的重视、对孩子们的关爱,不能阻止孩子们爱动脑、乐学习、勤思考的脚步。

湘东区实验小学汤志兵老师带领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徐烽、魏莎、王思桥三位成员,积极主动承担了省教育厅小学科学(湘教版)4-6年级课程的录课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几天来他们四人集中备课,群策群力,精心谋划,日夜奋战,录制出“高水平、上档次、有实用”的科学课,努力为全省线上学习的每一位学生提供了最精彩的课堂。汤志兵等老师在共同抗“疫”中,做到了教育先行、睿智引领、带头示范、凝心聚力,担负起了一名省级学科带头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研”的教育职责。

对于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网上学习是一个绝对新鲜的事物,对教师,家长和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万龙山上海隆波希望学校,有一位老师,她叫刘银,是一年级的班主任。她家住万龙山乡的一个极为偏僻的村庄,步行来万龙山街上要两三个小时,电话有时候都打不通,4G网络更没有。为了让孩子们能正常有序的在家学习,刘老师便成了大山里最美的教师“主播”。每天大清早,她就从家步行半个小时下山,来到4G网络信号较强的地方,定时给孩子们上晨会“直播”课,提醒孩子按照作息时间上课,提醒家长和学生注意防感染,做好每日健康打卡。针对留守儿童家庭中爷爷奶奶不会操作智能手机、部分学生家里收看网络电视不方便等问题,刘老师还在直播里一步一步指导家长们学会观看线上教学。除此之外,班上有几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孩子缺少设备不能观看线上教学,刘老师与当地村委会交流沟通,问题得以妥善解决,没有让一个孩子掉队,努力实现了“一个都不能少”。

线上学习,井然有序地进行,可在这有序的背后是老师们辛勤地付出。课前准备、课中指导、课后作业、教学研讨。晚上九点半,大部分老师还在网上批改作业。特殊时期,他们是孩子们的钢铁侠,让每个学生拥有了不一样的课堂,感受到了学校与教师的关爱,老师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了不一样的光芒。待到春暖花开日,万象更新,旧疾当愈,学生们定能回到那个充满朗朗读书声的校园。

我们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万众一心战“疫”必胜。最后,致敬奋战在抗疫各条战线的同志门,让我们一起打赢这场“疫”战,一起迎接美丽的春天。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