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奔驰在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但见蓝天白云下,绿树婆娑起舞,马路宽阔通畅,窗外掠过一幢幢各具风貌的高楼大厦,已建的、在建的高层建筑群不时跃入眼帘;停车步入萍水湖湿地公园、翠湖公园和玉湖公园,嗅着扑鼻而来的馨香和湿润清新的空气,驻足观望,各色叫得上名儿叫不上名儿的花儿竞相绽放,缓缓流淌的湖水中鱼翔浅底,三步一景,五步一画,三五成群的市民徜徉其中,悠哉游哉……毫不夸张地说,今时今日今时的经开区,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相融,生态宜居,颜值爆棚,俨然已成为代表萍乡城市发展的一张举足轻重的新名片。
依规划引领 按顶层设计
视野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经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党组书记、局长钟耀斌介绍道:经开区新城区建设从刚开始谋篇布局时就高屋建瓴,以高品质城市为出发点,向国内最高水平看齐,大至专项规划、详细规划、行业标准、方案,小到房屋高度、结构、外墙面颜色都经过了层层论证和周密严格审查。
依靠《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引领,经开区按景区标准打造城区,将所有在建项目融入海绵城市建设元素,所有基础设施全部按高标准建设。结合全区实际,制订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对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各项具体工作确定时间、任务、进度要求和责任主体,全面推行“一个项目、一名班子领导、一名牵头责任人、一个局室实施、一抓到底”“五个一”工作机制,汇聚加快城市建设管理的强大合力。
向重污染企业亮剑 用真金白银换取绿水金山
百姓健康民生,青山绿水万年。
经开区设立了绿色发展、自然资源保护、城市污染防治、交通运输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河湖水库生态环境保护等10个专业委员会,由对应行业、领域的分管副主任担任第一主任,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主任,分专业、分领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
为了全面深入治理工业污染,经开区管委会痛下决心,坚定不移淘汰落后产能,加快重污染企业退城搬迁,用真金白银换来绿水青山,碧水蓝天。
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关停了重污染企业江西云维飞虎化工有限公司,限期搬迁,于2019年6月28日与飞虎炭黑公司签订正式收购协议,并计划整体收购后对企业土地进行整体治理。
执法人员亮证执法
与此同时,区生态环境局全力督导5家建成区内重污染企业搬迁整改工作,加大环保巡查督查,确保不出现新的重污染企业;出台《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开展混凝土搅拌站和沥青搅拌站大气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深入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执法人员检查新纪元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循环池运行情况
区生态环境局对新纪元混凝土搅拌站进行现场检查
自2017年以来,经开区自筹财政性资金超5758万元,用于环境保防事务、能源节约利用及污染防治等;争取上级项目资金1.1541亿元,用于国家级循环化改造;企业自筹资金超过1亿元,用于污染防治设施投入及升级;出台二十六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全面铺开污染防治攻坚战。
重拳整治之下,经开区大气PM10浓度从2016年的83微克每立方米下降到2018年的72微克每立方米;PM2.5年平均浓度为42.0微克每立方米,较2017年同期改善9微克,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空气质量指数考核目标。
截止2019年8月21日,经开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 219天,较去年同期上升 11.7%,PM2.5年均浓度为34微克每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 17 %,全市县区排名第二,仅次于莲花县。
城市管理:让城市面貌日益整洁漂亮
城市管理水平是一个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之一。
经开区在全市率先开展撤出主干道临街面垃圾桶的试点工作;从2017年起,实现餐饮场所安装油烟净化器全覆盖;2018年10月份,从实处解决了公共厕所数量不足、质量不优、管理不细等难题,形成十分钟“如厕圈”;小巷楼道“亮化”工程点亮百姓窗前灯;设立便民停车场,在人行道、各安置小区新增2500个左右停车位;安装交通护栏,新增交通标线、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设立9个便民疏导区,合理规划疏导区疏导流动摊点,寻找百姓生存和城市有序的结合点和平衡点。
顺应城市市容管理的新要求,推行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实行环卫“管干分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经开区57.6平方公里的环卫工作由中标的深圳鑫梓润物业公司负责,打破城乡环境卫生的管理划分不明、多头管理、多种体制并行的弊端。
推行环卫作业市场化
城管队员向市民宣传城市环境卫生条例
随着“治脏”行动、“治乱”行动、“治堵”行动、“功能修补”行动、“生态修复”行动、“特色彰显”行动、“亮化美化”行动、“治理创新”行动“八大行动”的全面推进实施,经开区的”牛皮癣”没有了,夜宵摊点不占道了,车辆乱停现象大幅减少了,街道卫生更干净了……城市功能与品质得到全面提升。
打铁还需自身硬,城管局也开展“军训”
精心打造四大“城市绿肺”
毕业不到两年的90后张君通过应聘来到经开区园林管理局,在玉湖公园先导物业担任讲解员。刚开始时,她只是机械地背诵讲解词,几乎不带一点感情色彩,渐渐地,随着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以及玉湖公园的多次升级改造,她爱上了这个空气清新,植被丰富的绿地,不知不觉,她的讲解中融入了浓浓的感情色彩,玉湖的美名在她活色生香的描绘和介绍中,不断向外地传播开。她说:一踏进玉湖公园,心情就格外好,同学都羡慕我每天能在一个像图画一样美的地方工作呢。
玉湖公园新貌
的确,如今的玉湖公园,四季有花可赏,四季有景可观,每天从清晨到傍晚,游人如织,休养的、锻炼的、观赏的络绎不绝。
其实,早期的玉湖公园是一个人工湖,主要用于城市防洪。为进一步提高萍乡城区的防洪排涝能力,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各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经开区综合利用玉湖公园内的湿地资源,结合“海绵城市”的理念,采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雨水湿地、雨水回收、渗透塘、渗透管、湿塘、植草沟、透水铺装这七项应用技术,将自然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进化和可持续水循环,将玉湖公园建设为海绵城市技术示范区。即使是下大雨,你在玉湖公园转上一圈也不会湿鞋,公园的游步道因而被称为会呼吸的路面。
向来宾演示海绵透水砖的神奇吸水性
现在,总面积为58.68万平方米的玉湖公园,湿地面积占总面积的60%以上,森林覆盖率为30%,各类群种覆盖率高达90%以上,花、草、树、绿化带环绕整个湖区,成为名符其实的城市绿肺。
有人说:一个城市让老百姓感觉幸福的第一印象,往往不是经济实力,不是历史人文,而是这个城市最直接、最令人着迷的外在景观与风貌。
目前的经开区,除了拥有玉湖公园这个城市绿肺,还有投入巨资打造的萍水湖湿地公园、聚龙公园、翠湖公园等供市民休闲运动的综合性公园,号称四大城市绿肺,累计投入82亿元,深得市民青睐。
萍水湖湿地公园
聚龙体育公园
翠湖公园
翠湖公园集文化展示、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生态环保等功能于一体,聚龙公园“森林包围公园,公园位于林中”,将运动休闲融于独特的景观环境中;萍水湖湿地公园无论从生态、防洪还是文化色彩方面,更是首屈一指的大手笔、大宏图,总投资达40亿元。
被这四大公园环绕着,就像生活在城市巨大的“绿肺”之中,空气质量前所未有地好,市民心情前所未有地舒畅。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在今年的“省市县三级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作为全市主会场的经开区,共计开工项目25个,累计总投资136.2亿元,年计划投资29.0亿元。
依托高铁新城建设的新高地,引进绿地投资200亿元打造赣西首个“城际空间站”,为全市投资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城市三产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萍乡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窗口;
金融商务区效果图
金融商务区一期总投资18.6亿元,占地面积达22万平方米,包括环球商务中心、金融综合体、萍乡金融中心、农商大厦和塔楼总高达149.70米的中鼎大厦,建成后将成为萍乡的金融港;
建设中的金融商务区
武功山中大道提升改造项目成为萍乡市首条融入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主干道;总投资3.8亿元的路网工程提升改造,让经开区内的道路成为全市新的景观之路;
在“地上”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经开区没有忘记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以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2017年9月,经开区投资约1.8亿元,开建了萍乡市首条地下综合管廊,每公里投资达到6000万,全程3公里。建成后,道路沿线强弱电、自来水等市政管线将移至管廊内,通讯、电力等系统在城市上空布下的“蜘蛛网”将会消除,各类管线的敷设、增减、维修可直接在综合管廊内进行。从2017年开始,经开区投资16.8亿,对萍实北大道以南30.63公里道路改造提升,按照“十年不开挖”高标准,对新改造提升的道路,能实施综合管廊的就实施综合管廊,能管线下地的就实施管线下地。
启动对84条小街小巷“白改黑”工程,已完成包括五条示范街和一个示范小区的21万平米施工;
启动投资12.6亿元的奥体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萍乡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体育基础设施项目。
奥体中心项目效果图
分片集中打造了武功山大道、玉湖立交周边、翠湖花园、高铁星子双塔等多处高楼林立的建筑群,既注重建筑风格,又注重城市天际线,使之成为萍乡新区独具特色的一道道城市风景线,其中高铁新区星子双塔层高206米,将成为萍乡最高最靓丽的城市风景线。320与 319国道从这里贯穿,渝长厦与京沪高铁在这里交汇,赣西高铁枢纽地位逐渐形成。
玉湖周边
对高铁周边环境进行整治美化
一个个项目的成功实施为经开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经开区的城市生态化注入新的源泉和活力,让经开区这颗璀璨明珠愈加绚丽夺目,发出耀眼的光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