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铜仁市碧江区云场坪镇路腊村村民刘银凤在抽屉里翻出一份字迹模糊的“万元户”奖状。于他而言,“万元户”早已是陈年的荣光,而如今又有了新的荣誉——文明户。
去年,路腊村评选出了2户“文明户”和8户“好家风”“好家训”家庭。刘银凤作为30年前该村的第一批“万元户”,如今又成了第一批文明户。
路腊村曾是当地闻名的富裕村。上世纪80、90年代,这里盛产汞矿,一时繁华。村民刘银凤说:“那时去汞矿务工,一天收入就可达100元。”
“口袋”富了,还要富“脑袋”。
经济发展起来后,路腊村又积极整治村容村貌。
“通过争取上级资金,环村公路进行硬化改造,建成6.5米宽的水泥路,路旁还种植了行道树,撒播了花种,废弃的矿山也复绿复垦。”路腊村支部书记杨光清说。
村容村貌是“硬件”,乡风文明则是“软环境”。在路腊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美丽村落是我家,乡风文明靠大家”这类刷墙的宣传画和标语随处可见。该村还印发“村规民约”小手册,发放到每户村民家中。
今年3月以来,路腊村建立了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成立志愿者服务队,村民们纷纷主动加入志愿队,自愿进行除草、植树等环卫整治活动,努力提升村容村貌。
村容改变的同时,村风也发生了改变。过去,村里人总是羡慕谁家发财了,谁家房子盖得好,现在,谁家为人好、家庭和睦,同样让人竖起大拇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煜妤)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