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国难当头 他选择“航空救国”

2020年1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浦东日报 2015-07-24 00:00:00

浦东新区作为拥有丰厚历史底蕴的一方沃土,在教育史上留下了一批深具社会影响力的老校、名校。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籍此契机,本报开设“校史中的抗战记忆”专栏,讲述浦东学校的师生在战火纷飞岁月里心系国运、不畏牺牲的英勇故事。

走进百年老校浦东中学的校史陈列室,“革命烈士”展区中有一张黑白相片引人注目。相片的主人名叫张明生,时年约20岁的他身着白色衬衣、深色西装,身体微微左倾,对分发型,英气勃发。原本可以衣食无忧地度过一生的他,却在国难当头之际,毅然选择了“航空救国”之路,在29岁那年为国捐躯。

高中毕业报考航校

据浦东中学校史办张俊老师介绍,张明生是该校1931届校友,1910年9月7日出生于江苏省南汇县(现上海市浦东新区)。家境殷实、聪明好学的他,十几岁时考入了浦东中学初中部。

创办于1907年的浦东中学,是上海创办最早的现代中学之一。张明生就读时,浦东中学已有“北南开、南浦东”美誉,教学师资和设施国内一流。执教的教师包括国学大师钱基博,教育家薛凤昌、唐昌言、胡孟子、俞子夷,哈佛大学硕士陈容、朱庭祺等,还有一批地下党员也曾在校任教,包括邓拓、张铭鼎、孙泱、梁园东、陈养山等。此外,学校还邀请杜威、蔡元培、陈独秀、郭沫若等中外饱学之士来校与师生互动。而设施方面,除了理化生实验室,还有篮球场、垒球场、网球场等,图书馆的藏书甚至比当时许多大学还丰富。

在浦东中学就读期间,热爱运动的张明生曾任浦东中学第十四届学生会体育部长,是校足球队的队员,篮球场、网球场和泳池边也经常能见到他的身影。而他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乐于助人的品德,也令同学印象深刻。张俊老师说,不少与张明生同时在校就读的老校友,至今对当时校园里红红火火的体育比赛和课余活动记忆犹新,很多人都记得张明生这位体育部长的出色工作。

1931年,张明生从浦东中学高中毕业后,在一家洋行担任职员,待遇优厚。因深受孙中山先生“航空救国”思想影响,他作出了一个重大的选择——报考中央笕桥航空学校。考入航校第五期(乙班)学习的张明生,学习优异,还是校足球队正前锋。

1936年1月,张明生从航校毕业,留在了航校(洛阳分校)担任教官。

两次空战一举成名

张俊老师介绍,在搜集校史资料的过程中,他与定居美国和台湾的张明生家人取得了联系。根据其家人的口述,获知了张明生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明生奉命加入中国空军第四大队,参加了杭州、上海、南京等地的对日空战。眼看着战友们的飞机陆续被敌机击落,常率领校足球队冲锋在前的张明生急了。

1938年2月18日拂晓,张明生所在的第22中队在武汉突遭日方12架九六式舰载战斗机的偷袭。编队空战约2分钟后,双方随即发生单机格斗,史称“二一八”武汉空战。空战进行了约12分钟,中国空军共击落敌机11架,其中张明生击落1架敌机,获得了“空战英雄”的美名。

1938年4月10日,中日空军又在归德(今河南商丘)上空展开了一场大空战。当天,中国空军第四大队前往鲁南泽县、枣庄轰炸日军。在完成任务返航途中,大队敌机迎面而至,张明生第一个向迎面而来的敌机冲过去。空战中,张明生驾驶的飞机被敌机击中,从3000米的高空向下坠去。跌到1000米时,清醒过来的他为保住飞机并没有跳伞,而是通过控制油门和平衡器,努力让飞机恢复平衡。当飞机距地面仅有500米时,他发现油箱仍在冒烟,而下面是一片麦田,遂决定紧急迫降。迫降成功后,他又将这架番号为2202号的重伤飞机安全地飞回归德机场,创造了中国空军史上的一个奇迹。

重庆上空为国捐躯

武汉会战结束后,中国的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张明生所在的中国空军第四大队后撤,驻守重庆广阳坝、四川梁山(现梁平)机场,担任重庆地区的空防任务。

1939年5月3日,驻守武汉地区的日军海军航空队第一空袭部队空袭重庆。12点30分,中国空军飞机升空布阵。这是重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空战,37架中国空军参战飞机和45驾日本空军参战飞机展开了殊死搏斗。空战中,时任中国空军第四大队第21中队中尉副队长的张明生驾驶的飞机被敌机击中,直至油箱爆炸,他全身着火才跳伞。

4小时后,身负重伤的张明生被抬到医院救治。他的父亲抱着其两岁的儿子赶至医院,见到了全身缠着纱布的张明生。父亲问他为何不早点跳伞?张明生回答:“我想尽最大的努力把飞机保住,遗憾的是最后还是没有保住……”父亲听了心如刀绞,回答:“明生,我知道你尽力了!”1939年5月4日上午,张明生因伤重抢救无效牺牲,年仅29岁。

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当时重庆的国民政府将重庆机场的一条路命名为“张明生路”。张明生的家人在2012年完成了一部名为《永远年轻的人》的纪录片,以表达追思缅怀之情。

记者从浦东中学校方获悉,抗战期间,继张明生之后,该校还有6位校友选择了“航空救国”的道路。其中,一位叫彭德明的校友也为抗战献出了生命。如今,在紫金山北麓的南京航空烈士公墓上,就刻着张明生和彭德明两位烈士的名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