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注重梯队建设 提升学科综合实力

2020年1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浦东日报 2015-08-28 00:00:00

浦东医院消化内科于1994年被评为上海市胃肠病特色专科,2005年被评为区ERCP微创诊治重点专科及胃肠病重点专科,2012年被评为复旦大学“985”工程医院优势项目建设项目,2014年被评为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科室拥有床位58张,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8名。消化科内镜室拥有500多平方米的诊疗室,配备国内最先进的内镜设备、内镜清洗消毒室、苏醒室及辅助设施,配备技术精湛的专业队伍,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内镜诊疗服务。

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消化内科在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跃上一个新台阶,学科整体水平处于同级医院领先水平。科室是复旦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和山东潍坊医学院等多所大学实习带教点,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在科研方面,强调切合临床实际需要,以临床科研为主,先后承担市区级课题10项,并获区科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

近年来,消化内科和华山、中山等多家三级医院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其中,与华山医院消化肿瘤临床和科研方面的合作,以及与中山医院和新华医院在内镜技术方面的合作,大大提升了消化内科的综合实力。

科室特色诊疗项目

1、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治疗。科室从1995年起开展以内镜介入治疗为主的肝硬化(及并发症)综合治疗,内容包括,优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模式,包括内镜套扎术和硬化治疗等,规范药物治疗,并尝试将川芎嗪、汉防已甲素等传统中药用于肝硬化治疗。

2、2000年起,形成对酒精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特色,内容包括降脂药物应用,苦参素、复方丹参等中药的应用,以及疾病进展及疗效预测标志物研究等。

3、科室近年重点开展了多种内镜先进技术,包括消化道早期肿瘤粘膜下切除,自体荧光联合窄带成像技术,以及胃肠粘膜细胞分波光谱(PWS)检测。其中PWS是通过与美国西北大学合作开展的,并且获得了多项科研课题的资助。

4、内镜诊疗项目,除了开展普通胃肠镜检查外,还常规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超声内镜检查、磁控胶囊内镜检查、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内镜下胆管引流术、内镜下食管狭窄扩张术及支架放置术、各种消化道异物取出术、内镜下各种激光治疗技术、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切除术(激光、电凝电切和微波)等多项诊疗技术,在同级医院处于领先水平。

5、在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炎症性肠病、胃肠功能性疾病和急慢性胰腺炎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方面,采用规范化治疗方案,具有丰富的经验。

6、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采用电子染色等技术,大大提高了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好的改善。

学科带头人介绍

刘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消化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消化科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免疫学系教授,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教授;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5);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世界胃肠病学大会“青年医师奖”获得者,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获得者,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及上海领军人才。目前兼任浦东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顾问。

施建平,主任医师,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任大内科行政主任兼消化内科主任。是区卫生系统第一期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区卫生系统重点专科“ER-CP微创诊治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胃肠病重点专科”主要成员、区高级专家带教计划带教专家、复旦大学“985”工程医院优势学科负责人、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负责人。

专业特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对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炎症性肠病、急性胰腺炎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擅长内镜下疾病的诊治,尤其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镜下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