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礼进生物立于免疫抗体研究潮头

2020年11月26日 10阅读 来源:浦东日报 2017-08-24 00:00:00

■本报记者 徐阳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免疫治疗已成为全球医药行业人士不容忽视且高度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各种新靶点的发现、新技术的推出及临床案例的成功试验,也使得免疫治疗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全国每批准3个一类新药,就有1个来自张江。”张江正吸引着各路英豪从五湖四海赶来,共同攻破免疫治疗学科内的诸多难关。在人才大潮中,美国雅培前肿瘤研发首席科学家王结义毫无疑问是立于潮头的一位。现在的他,是位于张江的礼进生物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礼进生物)的创始人兼董事长。他的团队目前正在向激动性抗体的相关功能调节研究发起“冲击”。

上世纪80年代,王结义在上海医科大(现复旦大学医学院)做基础研究。后来,他得到了机会前往美国深造。毕业后,王结义进入雅培,一干就是20年。在这家全美顶尖的综合性医疗公司,他拓展了视野与见识,曾经由他负责研究的抗体,今年预计销售额达180亿美元,是目前市场上销量最好的抗体。

事业稳步上升,王结义却并不满足。他诟病大企业流程多、拍板慢,而他脑中有太多的金点子想要实现,“想用更快的速度做更多更好的事情。”于是,前些年,身边的朋友都认为王结义回国创业是迟早的事,只是不知他以什么方式回国,是先进一个公司“探探路”,还是直接创业。

思前想后,王结义还是决定“干脆直接回来做新药研发”。凭借着在业界的声誉和过往出色的研发能力,王结义和朋友迅速找到了投资人。最关键的是,资本方面对王结义没有提出任何要求,拿到了3000万人民币的天使轮投资。没有限制、没有项目规定、没有时间限制。”王结义笑道,但是自己要给自己定目标,3到5年,要拿出项目做下一轮融资,方向在前沿新药。对此,王结义“很有把握”。

有这个胆量拿这笔钱,因为王结义心里对于该做什么有底气。“业内干了这么多年,手上有活都不怕。”果不其然,公司成立4个月后,就出了一条新闻:“创业公司成立4个月,转让技术获利5000万。”2016年9月,王结义代表礼进生物与某大型生物医药企业签订了《技术转让许可合同》。礼进生物拟向该公司转让其已经开发成功的自主PD-1人源化抗体SSI-361及其生产细胞株,并授权该公司在中国排他独占性使用细胞株以及相关抗体技术开发抗体,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癌症。本次技术转让及技术许可费用为人民币5000万元。

据了解,PD-1抗体是癌症免疫疗法中的重要成员。目前,FDA已批准两款PD-1抗体上市,分别为BMS公司的Op⁃divo和默沙东的Keytruda。这两个抗体已经在黑色素瘤、肺癌、肾癌等多种癌症类型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今年上半年,这两款PD-1抗体累计销售额已超过21亿美元。目前,国内也有多家公司在积极开发PD-1抗体,领先的公司包括恒瑞医药、泰州君实、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嘉和生物等。进度较快的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礼进生物PD-1抗体生产工艺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抗体表达量超过5克每升,生产成本低,已完成工程细胞株构建和小试生产工艺研究;未来拟开展包括肺癌、黑色素瘤、肾癌、淋巴瘤等适应症的临床试验,预计2018年申报临床。

对于转让技术,王结义认为,此举是互赢的。对于礼进生物来说,有了这笔资金,可以更加从容、精细地进行项目研发,对于PD-1来说,被更大型的生物医药公司掌握,说不定能够遇见更宽广的应用平台。

在第六届中国国际免疫治疗创新论坛上,王结义公开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方向——激动性抗体平台交联抗体。据悉,在正常免疫中,FcR依赖的抗体反应受到激活或抑制功能的FcR调节,在自身免疫病中,这一平衡被打破,免疫复合物介导的促炎症细胞失控,导致炎症的发生和组织损伤。对此,人们可以使用不同方法调节细胞表面受体,诱导细胞活化。比如用治疗性抗体的抗原结合片段结合特异靶器官细胞的表面分子,同时治疗性抗体的Fe段会结合同一细胞上单个FeR,使靶器官细胞的FcR活化,产生更特异的靶向治疗作用。激动性抗体平台交联抗体构型是3个分子的复合物,它的活性可通过只调节其中的FeR实现。因此,随着对激动性或抑制性抗体的选择性及其功能、细胞分布等知识的增加,将会有可作为治疗靶点的抗体出现。

临床试验显示,第一代激活性抗体有抗肿瘤功能,但毒性太大。而礼进生物所研发的xLinkAbTM(交联抗体TM)能够有选择性地激活肿瘤微环境特定受体,减少正常组织免疫副反应。王结义介绍,目前这一理念属于国际领先,已申请专利。

“截至目前,每一步走过来都比较顺利,自己做公司节奏更快,每天都能听到实际的变化消息。”王结义表示,礼进生物的成立不仅是要建立一流的新药研发团队,更要努力为病人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新药,同时让投资人和研发团队的成员获得应有的回报。此外,在未来的创业过程中,公司将和浦东地区的其他生物医药科技公司、园区保持交流,为浦东营造更好的创新型生物医药园区的生态环境,吸引更多的创新型创业公司来浦东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