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网约车新政出台两个多月了,不少人吃透了政策,及时转变身份,开启了合法网约车司机生涯。
■本版撰文见习记者 刘士心 记者 李继成
上海小伙杨伟是一个10多年的老司机了,2010年左右开始开出租车,2016年他用自己的车尝试开滴滴快车,今年,他又从租赁公司租了一辆帕萨特开专车。从出租车司机到快车司机,再到如今的专车司机,杨伟的身份随着行业发展几经变化。
去年12月,上海网约车新政正式实施。两个多月时间过去,像杨伟这样的合法专车司机正越来越多。新政的执行,赢得了网约车司机和乘客的好评,网约车驾驶员资格考试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热情参与。
身份合法了
从出租车司机转型到快车司机,再到专车司机,伴随着杨伟心态变化的是收入的上涨和对职业认同感的增强。
2月22日下午1点多,稀疏的小雨中,路上的行人不多。杨伟开着专车在浦东世纪大道附近转悠等生意。不一会儿,单子来了。
杨伟戴起耳机,给乘客打电话确认上车地点及驶往地点。确认后,他赶往约定的上车地点,抵达前又再次给乘客打了个电话。“有时候乘客不是等在路边的,提前告知可以方便乘客不慌不忙地从楼上下来。”杨伟解释。
到达约定地点后,一位年轻女士上了车。“我们按照导航推荐的路线到紫竹国际大厦可以吗?”杨伟询问。得到肯定回答后,他又提醒:“车上的矿泉水和纸巾您可以免费使用。”
对于这样的服务,乘车的女士连连称赞,并告诉记者,约车方便、乘坐舒服、服务好,是她经常选择专车的原因。
路不远,六七分钟后,车到了目的地,杨伟特地掉了个头,方便乘客一下车就走进大厦。“专车最注重的就是服务,这些流程、细节都是经过培训的。当然了,用户的评价也直接影响到我们在滴滴平台的分数,如果乘客差评就会扣分,满分是80分,如果低于70分,专车司机将要再次接受培训,如果低于60分,那就没机会开专车了。”杨伟说。
上个月是杨伟开专车的第二个月,一想起跟前几年开出租车时比,他就觉得现在好得不是一点点。“开出租车时,每天早上一醒来,就想着今天要交给公司两三百块,我一天的收入也不过才三四百块钱。”
2016年,听说开滴滴快车有补贴,收入不错,杨伟用自己的车开起了快车。“虽然每天进账的钱和开出租车差不多,但扣去油费就全是我自己的了,神经没那么紧绷了。”
而在听说开专车收入更高后,杨伟又有了再次转型的想法。“开专车一天能挣700元左右,除去每个月给汽车租赁公司的租金8000元,剩下的1万多都是我的收入,比之前开出租车、滴滴快车收入都要高。”
此外,专车车内环境较好,接触的乘客素质也普遍很高,“不会遇到一些乱七八糟的堵心事儿。”对于现在的状态,杨伟表示很满意。
开专车后,杨伟对自己职业认同感也更强了。每天上午出发前,他都要仔细整理好西装、衬衣,出车前用手机拍照传给滴滴。这是按照滴滴的要求来的:一是验证是否本人开车,二是便于滴滴监督专车司机的衣着形象。
更让他高兴的是,不久前,杨伟拿到了由上海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颁发的网约车“上岗证”,从业资格类别是出租汽车驾驶员。因为他之前有出租车驾驶证,所以,网约车新政出台后,直接用之前的驾驶证换了现在的证件。
“我算是拿到证件比较早的一批。有了这个证件,上路就安心多了。”杨伟说,之前没证件的时候,听到别人说哪里在抓车,就躲得远远的。“以后身份合法了,老百姓认同了,生意肯定更好做了。”
不少人想考证
网约车新政后,一些全职司机想转型开网约车,还有不少私家车主想兼职开网约车。
2016年12月21日,上海市发布了网约车新政,并于当日起正式实施。
新政包括3个文件,其中的《上海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若干规定》对网约车平台公司条件、车辆条件、驾驶员条件等主要内容进行了细化,明确了“网约车应在本市注册登记,达到本市规定的可予以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排放标准”“驾驶员应为本市户籍”等条件。
新政实施5天后,本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开始受理网约车经营服务相关许可事项的申请,并迎来了首批填表申请的司机车主。
经过对申请者的背景审查后,今年2月15日,首场网约车驾驶员考试开考。近日来,位于零陵路上的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交通考试中心不断有人前往咨询、申请和参加考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参加网约车驾驶员资格考试的人员中,有的之前就是全职司机,希望能尽快通过考试合法上路,有的则是平日里工作不忙,想做个兼职的人,还有的则是先考试,至于之后是否会开网约车还没作出最后决定。而不管是哪种类型,大多被采访者都表示,希望上海现有的网约车管理办法能够执行到位,大家做起生意来也安心。
2月22日上午9点,考试中心内又一场驾驶员资格考试如期开考,考场内共有88个座位,当天有87人参加了考试。
40多岁的陈师傅2014年加入网约车行列,一直做专车业务。当天开着Y牌照(租赁性质)别克GL8商务车前来参加考试。
“我是上海第一批加盟优步平台的驾驶员,差不多开了10个月就把购车款赚回来了。”说起网约车刚兴起的时候,陈师傅的言语里颇有成就感。
在开网约车之前,陈师傅做了20年的职业司机,对上海的道路熟门熟路。“刚开网约车时,生意的确比较好做,平台有补贴,对驾驶员的奖励力度也比较大,经常拿到3倍、5倍的奖励。”陈师傅告诉记者,后来补贴、奖励越来越少了,进入2016年后原先的那种奖励、补贴基本“绝迹”,收入差不多比之前要少40%左右。
但对他来说,开专车仍是一件有吸引力的事。陈师傅目前没有其它工作,作为全职司机,主要就是开车。“希望能尽快通过考试,自己能够正正当当地上路。”
家住浦东的“80后”符先生当天也来参加考试,他说,自己与朋友一起开了一家旅游公司。“一年里总有一段时间比较空闲,想找点事做做,看到开网约车相对比较自由,可以有空就去开开,所以就加入了网约车平台。”
作为兼职司机,符先生对于开网约车的收入看得不是很重。他坦言,现在的收入跟刚开的时候的确不能比,“只是补贴补贴油钱。”
在前来参加考试的私家车主中,也有一些车主对管理办法中的一些规定吃不准,心中还有些犹豫。来自杨浦的孙先生说,按照规定,网约车运营8年后要退出,私家车变成运营性质的网约车后,不知道是不是也意味着8年后车辆报废不能再用了。“如果不能用了,感觉成本还是蛮大的。还有,做了网约车之后,中间是否可以退出也吃不准。”
对此,上海市交通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规定,如果网约车行驶里程满60万公里,则要强制报废。如果不满60万公里,但达到了8年的年限,则是退出运营,但不是强制报废。“至于加入后中间想退出,也是可以的,不过私家车无论是加入还是退出,都要办手续走程序。”
“生意应该会好一些”
私家车变更为运营车辆性质,除需要办理相关手续外,经营成本也比较高。而不少网约车司机表示,未来生意会好一些。
对于私家车车主来说,在通过考试拿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后,并不意味着就能开着私家车运营,还需要申请变更车辆性质、购买相应保险等,之后才能上路运营。
对此,有业内人士提醒,根据规定,由于私家车变更为运营车辆性质,车辆的保险费也要按照运营车辆的标准收取,比私家车贵一倍。另外,车辆年检也与私家车不同,经营成本比之前要高,所以对于私家车主来说,尤其是想做兼职的,的确需要考虑清楚。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交通考试中心考务管理科科长沈海介绍,截至2月21日,共有1089人通过背景资格审查后报名参加考试,其中507人已考完,包括补考在内,合格的有296人,首批合格者的资格证已开始发放。而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只要其从业资格证在有效期内,申请开专车只要在背景审查通过后,来办个手续增加网约车资格即可,不必再来考试。
对于网约车未来的前景,不少受访者表示,生意应该会好一些。“毕竟按照现在的规定,能开专车的人少了,接单就会更容易,当然乘客等候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受访私家车主则表示,通过正规途径,私家车变为网约车,多了一种工作的选择。
随着网约车新政的落地,网约车平台也从过去的非理性发展转入平稳发展时期。作为国内最大的网约车平台,滴滴表示,将继续关注安全和体验,持续利用技术手段提高出租车运营效率、减少空驶、提高出租车司机收入,并加速推进出租车网约车的多元化融合。
最近杨伟去汽车租赁公司,也看到很多人想考网约车的证件,他觉得“网约车纳入监管,对乘客是保护,对我们司机来说,也是更好的机会。”
为了能让自己在滴滴专车平台的级别不断升高,杨伟争取每天都跑到12单。“跑满12单之后会有一定的奖励,专车司机的级别高了,滴滴会派更多的单。”
未来,杨伟希望能拥有自己的车。因为网约车新政对车辆轴距等也作出了规定,参照规定,他给自己算了一笔账,花20万元买一辆B级车,开专车两年就能挣回买车的钱。“现在在考虑拍沪牌,拍到沪牌后再买车,然后把私家车转为营运车辆,就可以用自己的车做专车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