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淑贤
5月18日,银联商务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银联商务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正式签约收购Merchant Support(简称MS)株式会社及其旗下子公司全部股权,这是自银联商务2002年成立以来在海外的第一笔收购活动,意味着连续三年蝉联尼尔森“亚太地区收单机构排行榜”榜首的银联商务,并未止步于国内市场,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
MS株式会社成立于2007年,主要提供日本地区的收单代理及信用卡早期结算服务。银联商务通过对MS株式会社收购,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扩大银联卡境外受理的相关业务,让国人在日本刷卡消费更便利,还将进一步加强与当地银联卡收单机构合作,让带着“中国”烙印的综合支付服务迈出国门,真正做到“中国人走到哪里,支付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银联“走出去”步伐持续加快
“中国人走向哪里,支付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中国银联及其旗下子公司持续加大“走出去”步伐,不断拓展国际版图。
与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合作开通银联卡受理业务、与哈萨克斯坦人民储蓄银行约定年内在哈推出银联HCE“云闪付”产品。短短一周内,中国银联另一家子公司银联国际拿下两单业务,其中,在哈推出银联HCE“云闪付”产品,这是首次把安全、便利的“云闪付”移动支付服务带给中亚地区居民。目前,除内地外,仅我国香港和澳门地区、以及韩国发行了银联“云闪付”产品。
一项数据显示,中国银联跨境受理网络已遍布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且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银联卡。
银联网络、产品等方面的输出仍然在继续。几天前,中国银联董事长葛华勇在与泛美开发银行行长路易斯·阿尔伯特·莫雷诺会面时表示,愿与泛美开发银行在本地网络建设方面开展合作,共促拉美支付产业升级。泛美开发银行是全球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区域性多边开发银行,旨在促进拉美及加勒比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目前,拉美已有13个国家开通了银联卡业务,覆盖115万家商户和7.5万台ATM,银联正持续加大对拉美市场的投入。
在实现自有网络、品牌、产品输出的同时,银联也通过参与境外支付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芯片卡标准授权等方式,推动中国金融技术标准成功“出海”。具体为,一方面通过援建和商业合作等方式,银联参与建成了老挝的国家银行卡支付系统,还与泰国主要银行合作建立本地转接网络TPN,以TPN为基础,帮助泰国创建自有借记卡品牌TPN;另一方面是推动银联芯片卡标准“走出去”,银联芯片卡标准目前不仅是泰国、缅甸银行业的推荐标准,还成为亚洲支付联盟的跨境芯片卡标准,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国的7家主流转接网络已获得授权,把银联芯片卡标准作为受理、发卡业务的技术标准。
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日前表示,支付技术和标准的对外输出,标志着我国支付行业的零售支付国际标准建设实现开门红,有效地提升了中国标准的国际话语权和竞争力。
“支付宝模式”频繁复制至境外
除了银联外,支付宝等支付机构的境外拓展也不断发力,凭借支付服务输出、技术输出,为印度和泰国等国家打造本地版非银行支付服务产品,比如当地版支付宝。
2015年9月,阿里巴巴及旗下蚂蚁金服投资印度移动支付平台Paytm,成为最大股东。两年时间内,Paytm用户数从不到3000万升至2.2亿,跃升为全球第三大电子钱包。目前,Paytm已获得印度央行发放的第一张支付银行牌照,并获准在印度市场开展支付、储蓄、汇款、转账等业务,被称为印度“支付宝”。
支付宝类似的布局,在最新半年来更是呈现加速态势:去年11月,蚂蚁金服又与泰国支付企业Ascend Money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印度”模式复制到泰国;今年2月份,蚂蚁金融与菲律宾金融服务公司Mynt签署协议,成为其战略投资者;上个月,蚂蚁金服宣布合并东南亚电商网站Lazada旗下的在线支付工具HelloPay,合并后,所有东南亚国家运营的Hellopay都将更名为“支付宝”,届时东南亚地区会出现以“支付宝印尼”、“支付宝马来西亚”、“支付宝新加坡”以及“支付宝菲律宾”为名的支付机构。
目前,支付宝已经覆盖到欧美、日韩、东南亚、中国港澳台等25个国家和地区,接入了10万多家海外线下商户门店,范围涵盖了吃喝玩乐消费所有的场景。
范一飞表示,我国未来将继续筹划政策支持,推动打造支付领域开放型合作平台,支持我国支付行业扩大服务、技术、标准的输出,抢占行业全球发展的更多“制高点”。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