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浦东扎实推进“质量强区”建设

2020年12月21日 10阅读 来源:浦东日报 2017-05-08 00:00:00

■本报记者 洪浣宁

“质量强区”是打造高品质浦东的重要环节,5月5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与浦东新区政府签署《共同推进建设“开放、创新、高品质”浦东的战略合作协议》,浦东将构建全面覆盖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大质量体系。

聚焦自贸区改革创新

根据协议内容,市质监局和浦东将围绕2017年支持自贸试验区改革的5项举措内容,进一步探索行政审批改革事项。其中,市质监局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一企一证”制度已经落地自贸区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在自贸区范围内探索取消企业审查中的产品检验环节,推进获证企业到期延续直接发证,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省级发证产品生产许可实施告知承诺等举措。浦东新区在推动改革举措落地的基础上,坚持以“双随机、双评估、双公示”为主要手段,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进质量信用建设,探索建立重点产品质量追溯制度。

今年3月,上海在自贸区率先试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改革,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顺利取得了全国首张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一企一证”证书。改革前,公司申请的三大类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从网上申请、实地核查、产品检验到最终发证,通常需要3个月时间。改革不仅简化了审批流程,还取消了许可审查中的产品检验环节,使企业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工作真正进入了“快车道”。从申请到发证所需的时间,缩短到不到一个月时间,减少费用支出近2万元,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成本。

下一步实施告知承诺制度后,审批部门一旦收到企业签章的告知承诺书以及约定的全部材料,即当场作出行政审批决定,给企业办证提供便利。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主体责任,在告知承诺后的检查中如发现实际情况与其承诺内容不符将依法追究其责任,从而“倒逼”企业更加规范其生产和管理行为。

签约仪式上,市质监局还宣布,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复同意,将在上海自贸区试点推行食品相关产品“一企一证”改革,对信用良好企业新发证实行“告知承诺”,取消许可审查中的发证检验环节。

助推检验检测认证行业

根据协议内容,浦东将在市质监局的指导下,推进国家级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规划促进区内检验检测认证机构集聚,扶持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协会发展。通过对“一带一路”地区认证制度的研究和探索,推动相关组织和机构形成技术联盟;市质监局支持浦东检验检测行业发展,推动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实际注册和经营地落户浦东,在此基础上引进北斗导航产品检验项目落地,发挥国家级检测机构技术创新的辐射和溢出效应。

自2015年10月26日,国家认监委同意浦东新区创建“国家公共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平台示范区”以来,截至2017年4月,浦东新区共有检验检测认证机构196家,年营业额60.1亿元,占全市近1/5。

在该平台创建过程中,浦东成立了上海首个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协会,目前正在推进构建浦东新区检验检测认证信息平台。

完善“大质量”工作机制

同时,浦东将进一步完善“大质量”工作机制,推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区)”申报创建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在市质监局的支持和指导下,将花木街道、北蔡镇作为全市首批试点创建“质量强区示范镇(街道)”,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和人居环境质量水平,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探索形成地方标准。

《上海市质量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质量发展和质量安全纳入各区(县)政府及街道(乡镇)绩效考核评价内容”,但是目前在全市层面尚未形成针对街镇质量工作考核的体系。浦东将通过质量强区示范街镇工作的开展,充分结合街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形成街镇质量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试点街镇的产业结构特点,总结共性和个性问题,形成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

比如花木街道将以创建为契机,结合区域特点,坚持以质取胜,致力于打造绿色宜居的行政文化生态区域,体现“锦绣花木”的个性特色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