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浦东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2020年12月21日 10阅读 来源:浦东日报 2017-08-03 00:00:00

■本报记者 张敏

天天果园、喜马拉雅、七牛、达观数据……近几年来,浦东新区孵化培育了一批高成长企业,其中不乏估值达10亿元以上的企业。浦东新区科经委方面介绍,2016年,浦东新区各科技企业孵化器涉及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医疗器械等十几个行业。

其中,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孵化企业数和累计“毕业”企业数最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生物医药两个行业目前已形成相当的产业实力和企业规模;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则缘于行业起步快、传播广、见效快的行业属性,从而成为后起之秀。

提供综合创业服务

2015年底,达而观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简称达观数据)成立,入驻张江创业工坊。约1年后,达观数据宣布完成由著名投资机构软银赛富领投、方广资本跟投的5000万元A轮融资,上轮投资方真格基金、众麟资本等均跟投。

达观数据擅长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推荐和搜索系统,运用人工智能中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应用系统,帮助企业提升经营效率。团队来自百度、盛大、腾讯、阿里等公司的大数据部门,曾多次获得ACM国际数据挖掘竞赛冠军,目前在自然语言处理、个性化推荐、数据挖掘等技术方向已申请2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达观数据还与京东云、阿里云、Ucloud、七牛等云服务商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拓展企业客户。

近年来,浦东新区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蓬勃发展,已成为浦东乃至上海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截至目前,浦东新区经认定的孵化器、众创空间达到104家,国家级孵化器及众创空间23家,市级孵化器及众创空间56家,孵化面积73.45万平方米,孵化企业总数3169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1家,科技小巨人企业9家。

为了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海市启动了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根据2017年上海市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立项结果,科技企业孵化器申报服务立项补贴114家,浦东新区33家;新型创新创业服务组织申报服务立项补贴133家,浦东新区45家;众创空间三化培育申报立项32家,浦东新区11家。

“走出去”和“引进来”

今年6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首个海外服务站点“贝尔谢巴海外服务站”成立。该服务站是贯彻落实离岸基地“走出去”战略,丰富完善海外预孵化功能的关键之举,标志着离岸基地正式跨出国门,迈向海外。

新区科经委方面介绍,依托中以创新中心在贝尔谢巴的离岸孵化空间,离岸基地打造以色列海外服务窗口,拓宽海外推广渠道、加强信息沟通交流、促进国际合作,加快推进中国和以色列在海外创新创业资源和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多方面的合作。

一直以来,浦东新区的众创孵化载体凭借良好的创业服务和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不断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加入创新创业的大潮,助力园区的产业发展以及科技创新。

据介绍,2017“创业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暨“智汇浦东创见世界”浦东创新创业大赛中,全区近2000家企业正式提交报名,占全市28%,共设12个分赛点,78个赛场,参与评审专家234人次,517个企业组项目获市科委立项公示,占全市近30%。

去年11月,浦东新区推出了首届“海外人才上海自贸区创业汇”离岸基地大型交流对接活动。经专家评审和定向邀请,最终确定133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携项目参会。

这些项目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欧美和亚太地区占多数。路演展示活动吸引了汉理资本、武岳峰资本等百余家创投机构、孵化器代表参与,多个项目获得投资者青睐。

离岸基地方面透露,第二届海外人才上海自贸区创业汇活动正在筹备中。此次,离岸基地计划联合国内外合作机构,分别在北美、北欧、亚太三个地区设立海外人才项目筛选基地,组织筛选具备一定条件的优质创业项目集中到上海参加项目对接交流活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