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两岁”了。
作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启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实质性探索的浦东城管执法队伍,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以打造“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城管执法队伍为目标,不断创新执法理念,不断提高执法实效,不断改善队伍面貌,围绕“五违四必”环境综合整治及全区面上市容环境整治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展现了新体制下城管队伍的形象和风采。
7月15日是本市城管执法系统“公众开放日”,也是“夏令热线”重点活动项目之一。今年城管“公众开放日”活动以“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为主题,在浦东城管“公众开放日”上,全区45支城管执法队伍与市民百姓做开放互动,通过参观、交流及现场感受,向市民介绍了城管的执法范围、工作职责、执法方式等。
参观执法流程
在城管浦兴中队组织的“公众开放日”活动现场,前来参观的市民对中队的高科技装备充满兴趣。中队队员向大家展示了视频取证太阳镜、移动预检工作站等执法利器。除了这些智能化的执法设备外,浦兴中队还将“智慧”理念融入管理中。
据了解,浦兴中心采取信息化手段,配置了移动办案平台,创建了“城管浦兴中队”微信公众号,“城管在线”“便民查询”等栏目方便市民与城管的联系。此外,中队还建成了“浦兴云”,实现了办案取证现场的视频、照片、文字等执法数据的云端存储,确保执法人员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中队执法数据库,大大提升了办案时效和办案数量。目前,中队执法人员每人每天最多可以办结19个案件,一个月可以办结150个案件。
其实,浦兴中队只是“智慧城管”的一个典型。浦东城管开发建成的“城管执法APP”勤务系统也已经在全区开展试点工作。依托“智慧城管”系统,在日常执勤过程中,城管队员通过终端APP及时处置并上传信息,同时实现岗位GPS定位,做到快速反应快速处置,提高了城管执法率的同时,也优化了队伍的管理。下阶段,APP将继续开发更多的工作模块,对接建筑工地管理、渣土管理、餐厨垃圾许可等各类管理数据,在执法中更好实现管执联动。
现场答疑解惑
“首席执法员”称号是浦东城管执法人员中的最高荣誉。自2011年首次评选以来,浦东城管执法局已累计评选出20名“首席执法员”。2017年,为了让这群执法行业的佼佼者发挥更大作用,遵循“发挥标杆引领、打造执法品牌”的工作原则,“首席工作室”应运而生。在这次的“公众开放日”活动上,全区7个首席工作室的首席执法员们至各街镇的宣讲现场,用理性的思考、鲜明的态度、规范的表述、生动的案例与市民百姓交流,现场解答市民们对于城市管理领域的各类咨询和问题。
增添一份理解
在“公众开放日”当天,多名志愿者走进上钢中队,通过零距离接触城管执法,亲身感受到了城管执法程序的严格、步骤的缜密,特别是对执法人员现场取证、物品登记、人员疏导、秩序维护等有了直观的感受,同时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线城管执法队员所面临的一些困难和矛盾。
城管在现场执法中,较容易与执法对象产生矛盾。浦东城管执法系统已经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城管执法局是法定的执法机构,有完善的内部督察机制,种种举措都将规范执法行为,致力于消除市民对城管执法队伍的误解。
在市民代表的交流座谈会上,上钢中队负责人向大家介绍了浦东城管的三级督察机制。浦东城管督察机构分三级设置。一级督察机构为局勤务监督处,负责对浦东新区及执法局全体执法人员进行督察,一大队受执法局委托行使部分一级督察机构职责。二级督察机构为各直属大队,负责对分区和分区全体城管执法人员的督察。三级督察机构为各中队,中队的督察员负责对辖区及辖区内城管执法人员的督察,并在上级督察机构的牵头协调下开展跨区域的交叉督察。
环保宣传进企业
环保执法作为一项重要的城市管理执法内容,是浦东城管自2016年3月1日执法事项扩权后的重要职责。“公众开放日”当天,区环境监察支队与张江园区内相关企业环保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宣传环保新法、新规、新标,同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困难,听取意见和建议。
大手牵小手
浦东城管“公众开放日”还结合暑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活动,邀请青少年儿童参观城管办公场所、观摩队列展示、了解城管职责。
7月15日,身着迷彩套装的孩子们早早来到康桥城管中队,他们受邀参加康桥城管中队组织的“城管公共开放日”活动。孩子们先观摩了城管叔叔们的队列训练,随后,在信访窗口,小朋友们了解了信访处置流程,并纷纷对着墙上公示的执法队员照片找人、对号入座;在装备室,执法队员向小朋友们展示了钢盔、帽子、反光背心、装备腰包、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执法仪等。孩子们兴趣十足,这个摸摸、那个试试;在值班宿舍,执法队员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中队的24小时勤务模式,夜间值班的执法人员的任务等;在队员办公室,小朋友们对墙上的康桥镇行政区域图很感兴趣,队员们便仔细讲解了康桥镇辖区的情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