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全球创业人才浦东竞技

2020年11月25日 10阅读 来源:浦东日报 2013-12-19 00:00:00

这里是英雄不问出处的舞台。站在舞台上的他们,怀揣着激情,盼望着“让梦想照亮现实”的那一刻。 

12月15日,激动人心的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历时3个月的2013“创业浦东”全球创新创业大赛落下帷幕,一批敢于创新、勇于创业的青年人携带青春梦想,来到浦东寻找属于自己的未来。

□本报记者  黄静  撰文浦东团区委供图

12月15日,激动人心的这一刻到来了——历时3个月的2013“创业浦东”全球创新创业大赛落下帷幕,一批敢于创新、勇于创业的青年人携带青春梦想,来到浦东寻找属于自己的未来。 

他们中,最新出炉的冠亚季军分获5万、3万、1万元创业奖金;晋级二十强的17个团队分别获得“新锐奖”和“潜力奖”;15个具有潜力的参赛项目与浦东4个创业园区签订了落地意向书;两个高校学生的参赛项目得到最高50万元的天使投资意向,走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2013“创业浦东”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成为了见证奇迹的舞台。 

创新创业青年的盛会 

2012年,共青团浦东区委成功策划并举办了首届“创业浦东”创新创业大赛,这是激发青年创新创业热情,增强青年创新创业能力的一次新尝试,也为引进国内外创新创业人才投身浦东建设搭建起一个崭新平台。 

在首届赛事的基础上,2013“创业浦东”全球创新创业大赛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参赛者既有留学“海归”,也有本地“草根”,因为除国内团队外,还有来自英国、法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队伍参赛。相比首届的150个参赛项目,此次大赛的参赛项目达到了280个,增长率为86.7%。其中,15个创业团队与有关园区达成了项目落地意向。 

大赛期间,主办方共举办了6场“创新创业大讲堂”、两场“优秀项目进园区推介会”,并与杭州、南宁、成都、西宁四地成功联动,举办“创业者微博峰会”。在复赛中,参赛团队除了进行紧张的现场答辩外,还参与了主办方安排的创业园区推介会、创业者沙龙、“创业发现号”园区之旅等活动环节,让选手们介绍园区的创业环境及相关政策,带领他们真正地走进浦东,了解创业的梦想家园。 

“比赛只是一种方式,‘创业浦东’更希望通过培训、参观、交流等系列活动,陪伴新生代创业者起步,呵护他们成长,帮助他们在浦东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业土壤,鼓励他们为成为一个伟大企业的创始人而努力拼搏。”大赛组委会负责人表示。 

参赛项目涉猎广泛 

相比首届大赛,此次大赛的参赛创业项目范围更为广泛,除了云医院、多功能水下机器人、智能建筑、聚力子能源等高端科技类项目,也有贴近生活且颇具时尚意味的项目。 

玛采信息团队的“远程量体虚拟试衣”项目,实现了普通人也能拥有自己的“高端订制”。众所周知,传统的量体裁衣成本高,如果是专业设计师的作品,更是让普通人望尘莫及。而眼下流行的量体裁衣网店,由顾客自己输入尺码信息,一旦量不准,衣服就要返工,造成另一种高成本。 

玛采适时提出了“量体裁衣,一键搞定”。该团队成员拥有数据优化、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方面的知识背景,实现了3D量体裁衣。具体来说,就是通过3D相机扫描,在一分钟内就可以得到精准的3D人体还原图像。软件可以测出身体任何一个部位的度量,供服装制作使用,并可以保留信息供以后再使用。软件所收集的人体,具体而逼真,比之裁缝当场的测量还要精准得多,同时,可测量的部位也没有任何限制。 

该团队负责人表示,网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远程裁缝”,玛采的技术会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传统的一个个小门脸裁缝店,也可以通过此项技术成为大型网店,在线下铺设量体网络,让更多人能拥有低成本高质量的定制服装。在未来,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拥有量身定制的服装。 

两个高校项目受青睐 

在此次大赛中,创业基金会EFG基金向两个高校学生项目伸出了“橄榄枝”——意向给予最高50万元的天使投资。Bio-Cell创业团队的“中国华浦医疗”项目、晟睿创业团队的“本草健发中心”项目便是幸运儿。 

Bio-Cell创业团队由一群在读于东华大学的研究生组成,并由有多年校企合作经验的东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学科带头人王华平教授等担任企业顾问。 

团队拟成立中国华浦医疗有限责任公司,定位为一家生物材料加工企业,对食用级纳米纤维素凝胶(椰果)进行深加工,开发纳米纤维素基面膜,伤口敷料,小儿退热贴,激光术后修复贴、系列功能保健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并通过与医用敷料、食品、化妆品等公司技术合作,由其完成产品的零售。有了产、学、研平台为后盾,该项目具备强大的科研实力与技术成果转化能力,目前拥有授权专利8项,在纳米纤维素基医用敷料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另一支来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创业团队“晟睿”,推出了本草健发中心项目,目标是为全国2.5亿受脱发困扰的男性解决“面子问题”。据介绍,该项目根据上海中医药大学张如青教授发明的洗发1、2号方,改良剂型,以开创性的思维生产防脱护发产品,以实体店和网络销售双管齐下的经营模式进行推广。 

首届大赛7个项目正式落地 

如果说,2013“创业浦东”梦想号刚刚启程,那首届“创业浦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已经落地生根。 

首届大赛于去年9月启动,历时131天,共吸引全国各地及海内外创业青年1000余人积极报名参加,征集项目151个,掀起了青年创业热潮。最终,包括冠、亚、季军在内的12个优秀青年创业项目与浦东康桥、临港等地创业园区签订落地意向书,2013年上半年已有7个项目正式落户上述园区。 

其中,上海易可智联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是首届大赛的冠军,目前已落户康桥工业园区。该团队的主要业务是物联网相关产品研发及应用,立志成为中国电信在物联网方向业务转型及市场拓展的创新者。由其自主研发的智能大棚,结合了物联网技术与通讯技术,让温室大棚变得“聪明”了——当大棚湿度、温度达到报警门限后,智能大棚终端进行声光报警以及短信报警。此外,二氧化碳、风速、PM2.5、光照等20余项传感器的研发,与智能大棚终端产品配套使用,可广泛应用于农业、环保、卫生、交通、石油等行业,进行数据监测监控。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