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浦东应做好汽车产业智能化升级

2020年12月04日 10阅读 来源:浦东日报 2017-10-27 00:00:00

将智能元素植入整车来提升汽车智能化水平,现已取得重要进展。智能汽车的发展将助推浦东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从根源上解决浦东汽车产业面临的现实困境。

智能汽车作为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是汽车工业与信息技术碰撞的产物。如果非要给其下个定义的话,就是给普通汽车安上了“眼睛”“大脑”等各种组织器官(汽车电子),能像机器人一样具备感知和分析能力,并通过数据交换(车联网)形成人、车、路协同互动,最终按驾驶者意愿实现辅助或自动驾驶的汽车。难怪,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喜欢将智能汽车称作“轮式机器人”。

与普通汽车相比,智能化是智能汽车的最大特点,主要依靠周边环境感知、终端数据分析和人、车、路数据交换协同三个关键方面实现。

目前,汽车智能化仍以传统汽车厂商为主,通过将智能元素植入整车来提升汽车智能化水平,现已取得重要进展。宝马、奥迪、奔驰等高端车型基本配备了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预碰撞安全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和智能泊车辅助系统等多项智能技术。而互联网企业则凭借信息技术优势发力于无人驾驶汽车,并实现了新突破。谷歌公司研制出一款无人驾驶汽车,该汽车没有方向盘和刹车,引起了全球轰动。

对于浦东来说,新区汽车产业已形成以上汽集团为核心的多层级发展格局,涵盖研发、制造、零部件生产和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产业链日益完善。研发环节有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公司,制造环节有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上汽临港基地,零部件生产环节有上汽主导的一批国有或合资汽车零部件企业。然而,浦东汽车产业面临自主品牌发展不足、民营零部件生产企业较弱两大困境。

智能汽车的发展将助推浦东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整车智能化和供应电子化。其中,整车智能化的关键是整车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上汽集团已在智能驾驶技术领域进行布局,如能尽早实现突破,则有望一举增强自主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生力军,实现“弯道超车”。

浦东在信息产业拥有一批竞争力较强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具备向汽车电子产业拓展的能力。随着电子产品在整车结构中的比重日益扩大,汽车电子在汽车供应体系中的重要性也将愈发突出,“民营团队”的力量会大大增强,使浦东汽车行业焕发出新的活力。因此,智能汽车将从根源上解决浦东汽车产业面临的现实困境,实现转型升级。

思考与建议

未来,浦东应抓住智能汽车这一契机,着力培育自主品牌智能汽车,做好顶层设计布局,实现关键技术和重点领域突破,不断完善配套环境,在智能汽车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

建议1.

做好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浦东要将智能汽车发展上升到全区战略层面。建议由新区相关部门牵头,邀请智能汽车、新能源车领域的院士专家及企业代表建言献策,共同制定《浦东新区智能型新能源车中长期发展规划(2017-2030年)》,明确在智能汽车领域,应当重点支持智能驾驶技术研发,支持本土芯片、传感器等汽车电子发展,支持开发中高端车载信息系统等,推动浦东智能汽车产业在短期内形成突破。由智能汽车领域院士专家和企业代表牵头,组成上海智能汽车行业标准制定小组,围绕智能汽车多个领域进行相关行业标准制定,并开发出汽车智能分级标准及标识,优先掌握话语权。

建议2.

聚焦关键技术和重点领域在重要节点实现突围

围绕上汽集团开展多层次智能驾驶技术研发,提升国产整车的“智能水平”。

由上汽集团牵头,依托同济、交大等高校实力,组建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浦东分院,重点开发辅助驾驶技术和部分驾驶技术研发;由智能汽车领域知名院士领衔,在上汽集团内设立院士工作站,进行高度驾驶技术和无人驾驶技术等高层次的智能驾驶技术的攻关;由智能汽车领域专家领衔,与本土汽车企业、互联网企业、IC企业等,共同成立浦东智能汽车产业技术联盟,促进智能汽车跨行业技术交流;设立智能汽车专项,重点支持中小IC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和软件企业开展智能汽车相关研究,对跨行业、产学研合作的项目,可提高资助额度。

建议3.

着力突破重点领域支持本土汽车电子供应商发展

引导本土芯片及传感器企业向汽车电子挺进。目前,汽车芯片全部依赖美、日等国,国内在该领域基本空白。浦东在射频、导航、传感器、显示等芯片领域拥有展讯、锐迪科、格科、豪威等多家IC企业。未来,要引导有实力的IC企业向汽车电子领域进军。目前,浦东汽车电子产业初露端倪。推进举措上要以培养和引导为主。譬如,设立浦东汽车电子园区,为本土汽车电子企业提供孵化培育、设备共享、技术支持和政策补助等服务;支持本土IC龙头涉足汽车电子领域,对并购海内外优质汽车电子项目的IC龙头企业,纳入低息贷款范畴等。

大力支持中高端车载信息系统开发。车载信息系统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基于IOS和Android系统进行二次开发“,打造中高端国产车载信息系统;二是开发出具备车辆控制和安全领域的车载信息系统。

建议4.

优化智能汽车发展配套环境

院士建议依托上汽集团,在临港设立智能汽车测试认证中心,为整车厂商及零部件企业提供测试、试验和认证场所,确保新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政府则在场地租赁、设备购置上给予支持;在原世博园地区设立智能汽车展示馆,向公众提供成果展示、宣传科普、试驾培训和新车推广等活动,加快智能汽车的普及应用;政府部门的交通和道路数据适度向整车、车载软件等企业开放,便于这些企业开发出更具针对性、更有效的智能汽车产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