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徐玲
“张阿姨,您好,今天还是35度以上的高温天,您要当心身体,多喝水,有事给我们打电话。”最近,浦东科技助老服务平台的60名话务员在呼出的主动关爱电话中,围绕高温防范与中暑应急处理,提醒老人注意暑天安全,为老人送去夏日里的清凉。
老人发生紧急状况时,还可以一键呼入科技助老服务平台寻求帮助。据统计,七八月间,科技助老服务平台5次为老人联系了120急救车,让老人转危为安。平台好似一双看不见的手,为新区2万多名独居老人托起一张“安全防护网”。
7×24小时紧急救助
8月2日凌晨1点多,新区科技助老信息平台的电话响了,一看是紧急呼入,话务员李全华赶紧拿起电话。电话那头传来虚弱的声音,“赶紧帮我叫救护车,我头晕喘不过气,感觉不行了。”确认地址时,小李发现,樊阿姨所处的位置并不在浦东,定位显示,她在五角场的一家便利店门口。因为同名的便利店非常密集,系统平台无法准确定位,小李再次呼叫樊阿姨时,听筒里没有任何回应,他立即又重新拨打过去。这时候,一位路人听到了电话铃声,拿起呼叫器告知了樊阿姨的位置。随即,小李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深夜的时钟滴答作响,敲打着小李的心:急救车找到樊阿姨了吗?樊阿姨好些了吗?她的呼叫器千万别没电了……随即,他联系了120急救中心,得知急救车已接到了樊阿姨,目前阿姨一切正常,小李这才松了一口气。
和小李一样,科技助老信息平台的话务员多数都是年轻人,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关爱着老人,几个固定上夜班的话务员责任心很强,每年的公休假几乎都没有休过。“我们有翻班休息,再说我们都还年轻,没有太多事情需要休假,老人更需要我们。”小李笑着说。
记者了解到,酷暑时期,老人发生中暑、心悸、呼吸道疾病的情况比较多,平台话务员在每天的主动关爱电话中都会提醒老人注意防暑,减少外出,但仍有老人因体质虚弱中暑,多次向平台紧急求助。“老人在面对紧急情况时会比较慌乱,我们作为中间平台能够快速处理,根据平台记录的数据信息及时联系家属、居委或者120急救。我们平时对老人的关爱使他们对平台比较放心,遇到事情就想到我们。尽管现在业务量大大增加,但每个工作人员都始终坚守岗位。”安老宜居社区服务指导中心负责人表示。
浦东科技助老服务平台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通过政府搭台、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建立多层次专业服务团队和加盟商服务团队,为老人提供紧急救助、主动求助、居家养老、主动关怀等一系列服务,实现无偿托底、低偿有限、有偿市场化服务三大综合服务模式,打造浦东的“无围墙养老院”。
“陪聊”时刻在身边
8月3日下午2点多,在科技助老信息平台周家渡街道服务站点,记者看到,话务员严夕芸正在进行下午的一轮主动关爱电话问候。工作两年多来,小严对手上负责的900多名老人的情况几乎了如指掌。“丁伯伯要睡午觉,关照我4点左右打给他;杨奶奶耳朵不好,如果第一次呼叫她没有接,我要再打一次。”
天气炎热,老人家中的空调和风扇频频出故障,平台还联系了周边的维修服务点,有需求时,老人通过平台就能联系到靠谱的维修师傅。前几天40度高温,有老人打电话给小严报修空调,服务人员马上上门,下午就把空调修好了,“这么热的天,空调坏了老人很急。签约服务商就在家门口,价格也很公道,能够解老人的燃眉之急。”
有的老人不舍得开空调,话务员试图说服他们,让老人换换思路。“我会告诉他们,酷暑高温,空调中午要开一会儿,温度可以开高点,同时开个小风扇,既省电又凉快,要是热坏了身体,住医院可划不来。”
在话务员丁润玉的桌上,有一本将近翻烂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问题。“我会把老人的问题记录下来,老人再打电话我就能马上把答案告诉他们,比方有人要找某个居委的文艺培训班、找抗癌俱乐部信息等。”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有的老人还热情地加话务员微信。有一次,丁润玉在朋友圈里发了浦江郊野公园新开的消息,一位老人看到了,在微信里拜托丁润玉帮他预约公园门票,“举手之劳能为他们解决问题,我也很开心。”有位老人习惯用五笔输入法,但一些生僻字总是记不住。邵莉洁是唯一一位会五笔的话务员,每次老人打电话来,她都耐心地提供帮助。“小邵不仅要知道怎么打字,还要教老人怎么拆分字根,其实,老人每次都是问这几个字,比如暴雨的暴,婀娜的娜,拜年的拜。老人打电话来既是求助,也是一种交流,因为我们面对的基本上是独居老人,有人陪他们聊聊天,能排解他们的寂寞,尽管内容琐碎重复,我们都不会先挂电话。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电话,更是他们与社会连接的一个通道。”周家渡街道服务站点负责人陈洁说。
加快推进覆盖全区
近年来,新区率先探索建设区级科技助老信息平台,不断加强科技力量在为老服务中的支撑作用,前期在潍坊、塘桥等5个街镇试点运行,目前正逐步覆盖全区范围。平台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通过政府搭台、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建立多层次专业服务团队和加盟商服务团队,为老人提供紧急救助、主动求助、居家养老、主动关怀等一系列服务,实现无偿托底、低偿有限、有偿市场化服务三大综合服务模式,打造浦东新区“无围墙养老院”。目前,平台月呼入电话1.5万余个,呼出2.7万余个,现有签约服务人员666人,志愿者近2.4万人,服务加盟商360多家。
2016年,新区科技助老信息平台顺利完成了市、区两级平台有效对接,并顺利承接浦东新区“互联网+关爱”公益服务项目,已经建立了14家科技助老街镇服务站点,促进服务及时响应。在花木、浦兴等街镇,新的服务站点已经挂牌运行,通过新区统一为老服务热线20809599,每月为2万多名独居老人提供电话关爱,包括防诈骗提醒、生日祝福、节日问候、天气预警、需求服务等,并建立相对完善的老人基础档案信息。同时中心聘请专业医师或律师,每月一次免费为社区老人提供医疗及法律方面的问题解答,为老人提供便捷、快速、低价、优质的全天候一站式社区便民服务。
接下来,新区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拓宽服务领域,增设服务功能,完善运行机制,加快推进科技助老服务平台建设,覆盖全区老年人,全天候为老人提供贴心服务,努力实现“科技助老、智慧养老”的目标,新区民政局要求把科技助老与“家门口服务”、社区建设相结合,形成街道科技助老服务特色,让浦东新区更多老人享受普惠政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