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护航“舌尖安全”浦东推进质量兴农

2020年12月18日 10阅读 来源:浦东日报 2017-09-07 00:00:00

作为全国首批、全市第一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浦东的粮食、蔬菜等主要生产指标均列全市前列,“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率保持在70%以上,农产品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2016年12月,浦东新区被农业部正式命名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浦东始终坚持用最大决心、下最大力气,切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把现代农业打造成开放、创新、高品质浦东的一张名片。

下一步,浦东新区农委将结合“史上最严”《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摆在突出位置,认真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从生产、监管两端发力,扎实推进质量兴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本报记者张之花 郭皓

把现代农业打造成“浦东名片”

浦东新区现有耕地面积40万亩,其中水稻近18万亩,常年蔬菜8万亩、麦子3万亩、西甜瓜5万亩、小宗经作5万亩,精养鱼塘面积1.2万亩,粮食、蔬菜等主要指标均列全市前列。近年来,浦东新区农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结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等活动,牢固树立质量兴农的理念,努力营造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持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设,确保浦东农产品质量安全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

浦东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坚持“产”“管”并举,积极发展“三品一标”,加强品牌建设、品质管理,以满足公众多样化、个性化、高档化的需求,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把现代农业打造成开放、创新、高品质浦东的一张名片。数据显示,2016年浦东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9.8%以上,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率稳定在70%以上,全年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2016年浦东进一步加大创建力度,顺利通过了农业部核查验收,被命名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继获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后,浦东农口系统又增加了一块国字招牌。

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智慧监管

据介绍,浦东在区级层面设立农产品安全监管办公室,镇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村级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企业安排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员,形成区、镇、村、企多级联动、属地责任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浦东通过强化五项内容,奠定了安全保障基础:强化投入品监管,开展春、秋两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犯罪行为,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和相关人员实行联合惩戒;强化专项整治,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强化日常督查,按照“双随机”要求,开展种植业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监督抽查;强化监测评估,发挥区、镇、村三级监测网络作用,强化监测预警,发现风险隐患;强化应急处置,建立“信息畅通、上下联动、区域协同、联防联控”应急网络等。

浦东农产品专项整治成效日益明

显。浦东农产品专项整治作为源头监管的重要手段已呈常态化,一系列的执法检查和案件查处行动,加大了对非法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对净化全市农资市场、有效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起到了积极作用。

浦东农委农产品安全监管负责人指出,浦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新颖、手段多元、内涵丰富,基于浦东农用地GIS信息管理系统,探索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智慧监管。据介绍,该系统已建成22个镇、327个村、50万亩农业生产用地GIS信息数据库,可实时掌握农业生产现状及各农业生产布局,为产前、产中的安全监管和产后的追溯提供数据支撑。上述负责人说:“每块农地种什么,只要在数据库里搜索关键词,便能一目了然。”

三级检测网络保障食品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安全,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浦东农委如今形成了以快速检测和定量检测相结合、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相结合、执法检查和风险评估相结合的多形式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对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把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浦东构建了区实验室(已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评审认定)、镇检测室、村企速测室的三级检测网络,形成了区开展定量定性检测,镇开展定性检测,村企具体实施的工作模式,为全区每年实施速测25万例、精测0.5万例的检测任务奠定了扎实基础,做到农产品不合格不上市、不检测不上市。

8年来农产品追溯体系不断完善

据介绍,浦东如今形成了农业生产安全全程监管链,为消费者提供农产品安全追溯通道,目前已建成了农产品安全三级追溯,即主体追溯、产品追溯和批次追溯。

主体追溯方面,可追溯到农产品生产企业主体信息,如企业名称、企业介绍、地理位置、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等,追溯方式为包装箱印刷二维码。

产品追溯方面,可追溯到产品名称、品种、注册商标、采摘周期、产品认证等,追溯方式为产品上加贴二维码标签。

批次追溯方面,可追溯到种植日期、采收日期、具体投入品使用等,追溯方式为每批次产品生成追溯码。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9年,浦东就启动了地产农产品追溯系统的开发,并初步形成了浦东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架构。该系统分为农业生产管理系统和农产品质量信息查询系统,为水产养殖业、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三类规模化生产基地提供生产档案记载管理,为消费者提供网络和扫描二维码查询方式,查询农产品的来源、投入品使用、农事记录等生产过程信息。

去年,根据市农委《2016年上海市经济作物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推进方案》等要求,浦东农产品二维码追溯系统再次扩容,覆盖了新区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合作社和种植户,发放二维码500万张,主要覆盖地产水果。目前,西瓜、草莓已全面应用二维码进行产品追溯。

据介绍,浦东按照一户一档、一户一码的原则,要求各镇及时建立、更新本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者,特别是生产散户的名册,并由区农委监管办统一收集整理归档。2016年全区共有农业生产户44144户,其中蔬菜种植4830户、西甜瓜3206户、草莓238户、粮油类18918户、果林15280户、水产养殖业904户、畜禽768户。在市下发的农业生产档案记录本的基础上,浦东自制了一定数量的记录本,并结合生产农时,及时发放至生产经营者手中,发放农业生产档案记录本4万余册,农业档案追溯覆盖率达95%以上。

着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浦东农委方面表示,在新形势和新环境下,农产品安全监管面临一些新问题,比如监管力量不足、基层农产品安全监管员队伍不稳定等。

下一步,浦东农委将结合“史上最严”《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摆在突出位置,认真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从生产、监管两端发力,扎实推进质量兴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聚焦“巩固一项成果、实施两项活动、落实三个责任、健全四大体系、强化五项内容”,加强检测体系的衔接和体制改革后的监管完善工作,继续探索地产农产品市场准出和准入制度的联动衔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抓手、有落实、有成效。

相关链接

9年农博会成浦东农产品品牌“孵化器”

7月21日至23日,浦东第九届农业博览会在源深体育中心举行。为期三天的展会为市民献上了一场优质农产品展销“盛宴”,共吸引3万余名市民到场参观、购物,农产品销售额达1278万元。

农博会展示了浦东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提高了浦东农产品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扩大了市场认知,提升了品牌价值。展会成为城乡互动的载体,产销对接的平台,市民和农民共同的节日。

浦东新区19个涉农镇及农发集团等组织103家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参加本届农博会,参展品种达600余个,浦东农产品知名品牌悉数登场,既有当季上市的南汇8424西瓜、南汇水蜜桃、翠冠梨、绿妮甜瓜、百欧欢有机蔬菜等新鲜蔬果,也有享誉沪上的立春乳鸽、大河雪菜、三林酱菜、清美豆制品、浦东三黄鸡等特色产品。

农博会作为农产品展销平台和“窗口”,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上的引领价值,是无法估量的。通过一届又一届的浦东农博会,消费者对浦东农产品质量安全信任感更强了,浦东农产品的品牌更响亮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