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素菲浦东报道
11月10日,“第五届中欧校友创业论坛”成功举行。论坛上,4位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校友聊创新、说担当、谈感想,与400余名返校校友分享了他们的创业故事与经验。受邀参加论坛的投资界人士对嘉宾发言进行了点评互动,中欧商学院欧方院长佩德罗·雷诺结合自身实践和中欧商学院的探索发展经验,为现场聆听者奉献了一堂简短而生动的创业投资课程。
正如论坛主持者、中欧创业与投资中心主任李善友所言,“每次听校友们分享‘创业那些事儿’,都能从中汲取思想的火花”。当天,论坛演讲嘉宾的正能量传递,确实让听众感受到中欧商学院所营造的浓厚的创业氛围,并感受到企业家精神在素来以打工文化为主流的上海正慢慢地滋长。
杨焕凤:做有道德的企业发展可能会慢,但不担心没生意
杨焕凤不是第一个发言的嘉宾,但是她一开讲,整个论坛的走向就被“道德”这一关键词锁定。她是上海开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她演讲的内容是选择有道德的行业,做有道德的企业。
开能环保是位于浦东空港工业园区的一家研发制造净水设备的企业,公司于去年2月上市。10年前,杨焕凤跟随董事长瞿建国离开上市公司“申华实业”再次创业,在考虑进入何种行业时,他们放弃了回报丰厚的房地产和汽车行业,单单选择了关乎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的水处理行业。
“选择什么行业,做什么产品,选择什么客户,对一个创业者来说非常重要。现在我们的社会风气有一个趋势,就是一谈道德大家就摇头。我们与其教育别人,不如改变自己。”杨焕凤代表的“开能”的勇气赢得了听众的掌声。
做有道德的企业,以客户的利益为关注点,可能意味着企业会因此牺牲一部分利益。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谭文清就将一个现实问题抛向了杨焕凤:“在今天这个社会,一个坚持道德的企业,在战略和日常经营两个层面上,怎样坚守道德,同时又让企业健康发展?”
杨焕凤如实回答:“我们也在不断地讨论和思考。我们选择了一个可以慢慢成长的行业。我们心里非常自信,可以一步一步走得很踏实,只要客户喜欢我们,一点点地扩大客户群体,就不会担心没有生意做,没有发展。”
据了解,“开能”在国际水处理行业已做得很有名气,50%的产品用于出口。从去年上市到今年9月,公司业绩增长20%。最近,“开能”还登上《每日经济新闻》“2012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成为“最具社会责任上市公司”。
王倩:把品牌和内容结合在一起,让影视作品传递文化价值
曾经的媒体人王倩,6年前转型做品牌内容营销,成功将数百家品牌广告植入各种影视作品。如今,作为合润传媒董事长,她已丧失了自己唯一的爱好——看电影,因为看电影时她会无比“分裂”,别人看到的是剧情,她更多看到的是广告。
王倩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中央电视台做新闻,1996年加盟凤凰卫视,2007年离开时已做到副总裁。十几年的传媒从业经历,让王倩深刻认识到文化作为载体对品牌营销的重要价值。她到美国考察发现,大到国家形象,小到一个集团形象、产品形象,都需要不断地通过某种文化或者是某种方式输出。
举例来说,早在1929年美国有一个动画片叫《大力水手》,就是菠菜罐头的植入广告。从上世纪到现在,可口可乐做了1000多部片子,观众已不会把可口可乐作为一瓶小小的饮品,它代表一种文化。
王倩还提到我们的近邻韩国,大家很熟悉的韩剧《大长今》,其主线是爱情和宫廷斗争,副线是韩服、韩国料理、韩国绿豆汤“包治百病”。还有当下风靡全球的《江南style》,这些影视作品和音乐作品背后,跟进的是韩国的时尚产业、餐饮和旅游业推介。
2007年成立的合润传媒致力于将品牌营销与内容传播整合在一起。“我们创造了一个国内新行业,叫BC分析师。”王倩介绍,BC分析师所做的事情是,当一个剧本来了之后,专业团队会把这个剧本大卸八块,然后撰写商业剧本,将品牌形象有机融入影视作品内容中。
今年合润传媒在中国传媒大学建立了一个国家级研究中心,专门对此做数据分析管理,“一个看似很感性的东西,我们让它理性化,看似不可评估的东西,我们让它变得可评估。”王倩介绍,这些年来,合润与国内电视台、网站、影视公司,以及美国好莱坞六大制片公司合作,已经完成了200多部电视剧、40多部电影、80多集网络微电影的品牌内容营销。
王倩放映了一段热播电视剧《甄嬛传》的片段剪辑,剧中妃嫔反复提及用东阿阿胶调理补养身体的情节,让在场校友们抚掌大笑。王倩介绍他们在该剧中为东阿阿胶所做的品牌推广让厂方非常满意。今后,合润传媒会为中国的传统品牌做更多类似的工作。
宗毅:裂变式连续创业,让员工共享公司发展成果
与两位演讲女嘉宾不同,论坛上另外两位演讲男嘉宾麾下都不止一家企业,他们在连续创业中爆发出巨大能量。
芬尼克兹总裁宗毅手下有9家企业,这些企业全部围绕热泵技术研发、制造并销售相关设备。他说自己一年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国外考察、洽谈与云游,但企业的运转不会受到影响。
为什么要连续创办9家企业?宗毅说一开始也是不得已。当他第一次面临核心管理者离职带走公司客户资源与核心技术时,感到十分恐慌。对方还带走了一个团队,成立一家与芬尼克兹相似的公司。要解决这个问题,宗毅想到了“裂变式连续创业”。
2005年,芬尼克兹生产的游泳池热泵在国外销量已经很大,宗毅发现他们所需的重要部件换热器,在国内竟没有一家好的供应商,不仅如此,该部件的毛利很高。宗毅决定创建一家专门生产换热器的企业,他和公司的原始股东投资6成,并说服几名业务骨干各出10万元入股,很快建立了新公司,头一年就收回投资兑现分红。接着,他又如法炮制成立了生产储能设备公司。新公司生产的关键零部件一半自己用,一半卖给竞争对手。这些举措为公司扩张创造了条件,骨干员工创业之后,腾出来的位置,可以吸引更多优秀年轻员工进入上升通道。
在拥有7家公司后,宗毅开始关注以前被公司忽视的中国市场,并希望避开专业大卖场的销售渠道,打通线上线下实现协同运营,向国内消费者出售他们生产的冷气热水器。这一次,他在公司内部发起了创业方案PK大赛,并邀请专业投资人做评委,评分与真实投资相捆绑,最后获胜的创意团队拿到了952万元投资。
另一位演讲嘉宾傅骏也分享了自己连续创业的心得。傅骏是中国最早投身4A的广告人,2002年,他收购了一家大闸蟹批发行,创办了丰收蟹庄,把最好的大闸蟹卖到香港,并成功地向市场卖出了第一张大闸蟹礼券。
在看到网络力量博兴后,傅骏又干了一件被主持人李善友称为“自掘坟墓”的事情——建立创意工夫网。在这个网站平台上,客户可以提出项目需求,公开招标。广告人提交自己的创意,大家投票打分,最后选出最满意的方案。这个平台的建立将大大降低广告成本,对传统广告行业将带来一定冲击。但傅骏对未来看得很清楚:“革命的发生是不可以拒绝的,你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能迎就迎上去吧。”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