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外资零售企业在华发展遭遇瓶颈

2020年12月02日 10阅读 来源:浦东日报 2013-03-01 00:00:00

在华发展一直不怎么顺利的泰国零售巨头卜蜂莲花,近日又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其刚刚发布了去年亏损近4亿元的业绩公告,日前又被传出将大幅裁员及关闭部分门店消息。事实上,不仅卜蜂莲花,去年沃尔玛、TES⁃CO等其他外资零售巨头也集体放缓了在中国市场扩张的脚步。 

上海2家门店今年将关闭 

卜蜂莲花近日发布的2012全年业绩公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其净利润亏损近4亿元,年内还将面临12.58亿元的高额还款。尽管卜蜂莲花请来原沃尔玛中国区总裁陈耀昌担任副董事长,并尝试推广高端业态“超市生活馆”,但仍然难以阻止业绩下滑的趋势。 

不仅如此,近日更有消息称,卜蜂莲花中国区将有大规模的裁员及部分门店的关闭。尤其是裁员的决定,在去年11月就已拟定,全国各区域总部裁员372人。其中,华东区总部(上海总部和东区总部)裁员95人;全国基本每家店裁退6到7名管理层人员。一旦消息属实,这意味着卜蜂莲花将在全国范围内裁员约600人,裁员比例约30%。 

对此,记者从位于浦东新区杨高中路的卜蜂莲花上海总部某内部人士处了解到,即将裁员的情况的确存在,但具体人数尚未明确,卜蜂莲花将拿出不错的方案进行赔偿。“除了裁员,今年还将在上海地区关闭2家亏损严重的门店。”该人士透露,除礼盒和饮料等个别品类外,其它品类均没有达到预期利润。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卜蜂莲花的线上服务也遇到麻烦,其官方购物网站首页显示,“即日起,卜蜂莲花网站暂停网上购物功能。” 

外资企业在华增速放缓 

事实上,不仅卜蜂莲花的日子不好过,其他外资大卖场在华发展均遭遇“瓶颈”。在零售业跌入7年来最低谷的2012年,跨国零售巨头们在中国市场集体放缓了扩张的脚步,联商网最新整理的盘点资料显示,沃尔玛、家乐福、TESCO这几家排名全球前三的零售巨头,在华开店量平均降27%。 

以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为例,其2012年在华新开店铺仅30家,而在2010年,这个数字是50家,2011年则是43家;家乐福与TES⁃CO(乐购)的减速也同样明显,上述两大集团新开店数量从前一年的35家和16家分别减少到去年的18家和13家;即便势头迅猛如大润发,虽然以新开34家门店位居外资超市之首,但依然比2011年少开8家——而沃尔玛、家乐福等此前一直是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扩张的风向标。 

与此同时,关店潮中出现了大批外资企业的身影。全球最大的家居建材超市家得宝退出中国市场,麦德龙与富士通联手的万得城也于前日宣布退出中国市场。据不完全统计,主要外资连锁企业在2012年关闭了26家门店,

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开始进入调整阶段。

人工成本增幅超15%

对于去年业绩大幅亏损,卜蜂莲花在财报中解释称,受宏观经济放缓及行业竞争激烈等影响,2012年,公司成本大幅增加;再加上网上零售规模急剧增长,使很多顾客的购物模式发生改变,也在一定程度导致访店顾客人次减少。 

针对上述现象,业内人士表示,最近几年推动零售业高速成长的因素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国内经济已经连续7个季度下滑,消费力明显不足。此外,竞争日益激烈造成了局部市场饱和,“从地域上看,在一二线城市,有的业态已经趋于饱和或已经饱和;从流通方式来看,厂商自建渠道、电子商务等都会对现有的流通渠道产生分流的影响,连锁企业中单店亏损的比例增加,有的企业还出现了区域性的亏损。” 

“人口红利消失,成本大幅上涨也是重要原因。一方面,零售业的人力成本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员工的流失率居高不下。”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表示。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69位超市业态的金牌店长所在门店进行的统计,2011年和2010年同比人工成本增长了19%,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了15%。“不断增长的人工成本和租金成本是企业的刚性成本,企业迫切需要更大的利润空间来弥补这些成本。”他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