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闻“迪”而动

2020年11月30日 10阅读 来源:浦东日报 2016-03-31 00:00:00
  迪士尼蕴含的商机,生意人都懂,闻风而动的各路商家已在周边布局。“蛋糕”很大,但谁能占得先机,或许就看你准备得如何。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陈烁

3月28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正式开售门票,开园首日(6月16日)的门票被秒抢。这样的抢票速度,让迪士尼周边的商家更坚信自己的投资眼光。

门票之外的商机,大家都懂。川沙老街、新场古镇等迪士尼周边地区,早有人闻风而动。本地特色餐饮、本土品牌商品、星级酒店扎堆而来。

周边的房价已经涨起来,但生意人的生意会不会好?或许,等到开园之日,答案会明了。

川沙老街上的生意人

距迪士尼不远的川沙老街上,有着敏锐嗅觉的生意人早已提前行动,期待大批游客的到来。

今年24岁的周俊,在川沙老街上租了两个店面,打算一个销售无人机和航模,另一个卖“上海”牌手表。

周俊看起来像个大男孩,实际上却已是一个有着三四年经商经验的“生意人”了。谈起生意经,他话里透着一股老练劲儿。“迪士尼开园后,会有大批的游客来玩。川沙老街的生意肯定火。”他对自己的投资决策很有信心。

老家在安徽的他,以前从没有到过上海,但迪士尼落户浦东的新闻,让他决定出来闯一闯。“正巧,我叔叔以前在川沙待过几年,知道这里有一条老街,我们就到这里来寻找机会了。”周俊说。

从去年开始,他和叔叔在川沙一带跑了半年时间,最终租了两个店面。以前做玩具生意的他,准备将其中一个店面经营无人机和航模。“现在对无人机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了,尤其是青少年,这里将来应该人流量大,感觉有机会吧。”周俊说。

另一个店面,周俊则大胆“创意”,准备卖“上海”牌手表。“本来一开始还想着卖玩具,店都装修好了,但后来又想,应该找点更有特色的东西吸引游客,就想到了‘上海’牌手表,于是把之前的装修砸了,重新装修。”

周俊很看好比他还要“年长”的“上海”牌手表:“以前‘上海’牌手表在全国可厉害了,将来迪士尼开园了,游客来自全国各地,到上海来要买本地商品,选‘上海’牌手表正合适。”因此,他觉得这个生意大有可为。

现在,周俊销售无人机的店铺已经筹备妥当,货品已摆好,但尚未开门营业;手表店这两天也即将装修完工。他说:“我们就等着迪士尼开园了。”

像周俊一样,于登也是冲着迪士尼度假区的商机,早早来川沙布好了局。尽管租下的门店空关了一年,而后经营的一年多也没盈利,但他对自己的选择毫不动摇,因为他觉得这样的等待值得。

来川沙之前,他曾在塘桥经营一家宾馆。开宾馆,他也是冲着上海世博会的机遇。“上海世博会开幕前,我也是先把宾馆开出来,等着。虽然一开始宾馆生意冷清,可世博会开幕后,真的可以用‘井喷’来形容。”于登说,“那时候,宾馆的传真机一直不停地往外吐订单,我们虽然有所准备,但还是措手不及。”

听说迪士尼要开园后,他就开始在川沙附近寻找商机。找了一年半,他盘下了川沙镇上曾经最老的饭店“工农饭店”。“当时也有犹豫,这里交通不是很方便,人气也还不足,但就是看中了迪士尼的机会。接手后,先空关了一年,后来装修了一下,去年3月份开业。现在虽然还不盈利,但生意已在好转。等到迪士尼开园了,相信将来的客流能达到我们预期。”于登说。

今年50多岁的张丽娟是川沙本地人,已在川沙做了30多年的生意。当听到迪士尼快要开园的消息后,她考虑转行,从以前做内衣买卖,转为做游客生意。今年年初,她在川沙老街中心的位置,租下一个大门面,开了一家传统小吃店。

记者采访当天并非周末,但张丽娟的店里还算热闹。她告诉记者,目前的客人大部分是游客,虽然店没开多久,但已盈亏平衡,“随着迪士尼开园,以后生意肯定好。”

“打进去”的本地农产品

浦东一些优质的本地农产品,凭借着产地直运的天然优势,成为迪士尼的供应商。

当外围的各种商机令人蠢蠢欲动时,本地的农业,也得到了反哺——一部分本地农产品,已悄悄“打入”迪士尼度假区。

位于川沙路上的百欧欢有机生态农场,是其中一家。走进生态农场,有点像进了一个小公园。在蔬菜大棚之间,还有河道、花草、小木屋。记者走进其中一个蔬菜大棚看到,里面种植的各种形状的蔬菜五彩斑斓,俨然是一个小花园。

对于成为迪士尼合作伙伴的原因,上海百欧欢农产品有限公司商务拓展部总监曹乃真表示,百欧欢已在川沙运营了12年,最大的特色就是“有机”、“品种多”。

“农场建立的前3年,我们一直在对土壤进行改良,运营至今,也建立起了一套独有的种植体系,一切都是为了保证产品的有机。”曹乃真说,“农场先后种植过1000多个品种的蔬菜,目前在种的有300多种,从上海本地市民常吃的鸡毛菜、塔菜,到韩国人爱吃的芥末菜、日本人爱吃的小松菜、欧美人喜欢的羽衣甘蓝等都有。”

她告诉记者,迪士尼计划将百欧欢作为供货商时,先后来考察了几次。“最早从2014年开始,有两批厨师先后来过,看菜、看环境,后来行政总厨还带着一批厨师和采购人员来看过一次。我们把样品一一摆上,请他们试吃,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整个过程比较顺利,经过系列讨论、询价后,隔了半年左右对方就确定了合作。”

曹乃真说,他们正在为迪士尼开园后的供货做准备,农场在原有的200亩基础上又新增了200亩土地,新增部分将采用科技农业的生产模式,扩大产量,以保证将来的供货量。

同样来自川沙的本地特色农产品——阿强鸡蛋,也将“打入”迪士尼。阿强鸡蛋是上海汇绿蛋品有限公司创立的一个品牌,该公司已经有30年的历史,现在的生产规模有80万羽蛋鸡、每天鸡蛋销量30吨到35吨。

去年,迪士尼开始在后勤采购方面进行招标,在川沙新镇政府的推荐下,汇绿蛋品公司参与了投标。“去年11月份参与投标,12月份与迪士尼方面接触,提供公司及产品资料,今年初对方到公司看了一下生产环境、公司规模、品质控制情况等,总体比较满意。”汇绿蛋品总经理顾澄勇说,之后就是洽谈、报价,并根据迪士尼的要求对产品进行完善,“比如鸡蛋要达到什么样的大小、新鲜度如何等”。

据他介绍,迪士尼方面除了提出“只要3天以内的鸡蛋,且要求鸡蛋表面保持清洁,个头相对均匀”等要求外,还要求产品必须能追溯,而这在汇绿蛋品早已实现。2002年,顾澄勇就自己研发出了一套追溯系统。“有了这一系统,鸡蛋来自哪个养殖场、什么时间产出的,都能查到。”

记者了解到,目前双方还没签协议,但已达成了合作的意向。“跟迪士尼合作不光是经济效应,更多的是社会效益,这是我们非常看重的。”顾澄勇说。

旅游业的“大蛋糕”

迪士尼开园,最直接效应就是带动旅游市场。周边的景区景点、酒店住宿,也都期待着能共享迪士尼带来的客流。

迪士尼门票开售当天,开园日门票在正式开售5分钟内即告售罄,甚至一度“挤瘫”了迪士尼的官网,全国游客对上海迪士尼的热情可见一斑。这样的热情,也正是期待着未来共享迪士尼旅游“大蛋糕”的其他旅游从业者所乐见的。

“当初决定到上海建极地海洋公园时,上海其他区也给了很好的条件,我们没去,最终选择了浦东,就是想着离迪士尼比较近。”在迪士尼门票开售的两天前,海昌海洋公园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王旭光现身上海,接受记者提问时如此表示。

上海海昌极地海洋公园于2015年3月在临港奠基,该项目包含极地海洋公园、主题度假酒店与配套商业等,首期投资金额约30亿元,预计将于2017年底具备开园条件。这一项目以海洋文化为主题,定位为世界级海洋公园,围绕海洋文化的核心内涵,有动物展示、主题娱乐、文化休闲、科普教育、精彩表演等内容。

在其项目介绍中,就有这样一些表述:“与迪士尼并驾齐驱,成为浦东打造东亚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世界级旅游城市核心区、推动上海市成为世界性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标杆性项目”、“由参与过迪士尼、SeaWorld等项目的世界级知名设计师领衔核心创作团队”等。

当记者问及未来与迪士尼是否构成竞争时,王旭光说:“我们是两个不同主题的公园,产品和服务体验都不同,有差异化定位,相信未来可以合作双赢。”

他认为,“国际性的旅游目的地肯定是多业态协同发展,香港、奥兰多都是例子。”

事实上,香港海洋公园在迪士尼乐园开业前就已存在,当时业界也曾担心迪士尼乐园开业后是否会抢走海洋公园的客流。但事实上,因两个乐园是不同主题,很多旅行社将它们打包为旅游产品路线,使得香港海洋公园的客流不降反升。

合作双赢,也是浦东其他景区所期望的。

上海新场古镇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俞玲告诉记者,为了古镇自身的开发,也为了迎接迪士尼可能带来的大客流,古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河道清淤、截污纳管、综合管线落地,都是为了让古镇环境更好。”俞玲说,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大客流,古镇还将应用被称为“客流眼”的智能视频识别技术,可以实现对大客流的及时预警预判和导引,使景区保持较为舒适的游览密度。

虽然对于迪士尼未来的带动作用还不敢确定,但俞玲表示:“我们要做好准备,打造古镇最好的状态,给游客最好、最舒适的体验,同时也让生活在古镇的居民有更好的生活环境。”

景区之外,迪士尼游客的住宿业,也是一个大生意。迪士尼门票开售当天,度假区内的两家酒店一房难求,显然不能满足巨大的客流需求。于是,周边的很多酒店也都做好了准备,而在度假区周围贴身打造民宿,则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市场。

去年,当民宿(上海)旅游文化公司宣布在迪士尼周边打造民宿时,即引起广泛关注。随后,因民宿的相关政策一直不明朗,该项目推进缓慢。不过,该公司董事长汪凯依然很有信心:“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房间装修,只等政府部门关于民宿发展的相关政策出台,即可运营。”

据其介绍,他们曾做过调研,在上海迪士尼乐园方圆5公里内,各种类型酒店加在一起,客房总量也仅在1.2万间左右。而迪士尼开园后带来的客流一年预计在1500万人次以上,缺口巨大。

相关链接

迪士尼或带来千亿级消费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一期面积为3.9平方公里,约是东京迪士尼的两倍。

有业内人士分析,从收入和人口情况看,长三角地区的人均GDP达到1.5万美元以上,是日本东京当时人均GDP的1.5倍;而长三角地区1.8亿人口是日本当时人口的1.5倍。东京迪士尼开园首年纳客1040万人次,预计上海迪士尼开园首年有望纳客1300万人次,成熟运营后年纳客有望达到3000万人次。按照8-10倍撬动杠杆计算,将带来千亿级别消费增量。

上海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系主任何建民表示,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不单是一个乐园,作为度假区,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会有过夜旅游者,这样就会带动住宿、餐饮等各方面的消费。对于周边街镇来说,还将带来投资品牌的效应,也可以带动当地一些产业及农业的发展;甚至当迪士尼需要纪念品时,也可以在旁边建一个工厂进行生产,这样的话,就可以带动当地就业和税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