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浦东紧紧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聚焦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新区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提升。
1.提升“四个中心”核心功能
金融功能方面:机构集聚进一步加快,新增金融机构24家、累计达到673家,引进股权投资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182家、累计达到629家。金融市场功能进一步拓展,股指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扩容,航运金融快速发展,全国信托登记中心、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金融城商业配套环境和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重点商务楼宇商业配套基本达标,开通金融城巴士服务等。
航运功能方面:一批功能性先行先试项目继续深化,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融资租赁业务多元化发展,期货保税交割实质性运作。外高桥港、洋山港和浦东机场三大口岸枢纽功能进一步增强,上半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92万标箱,同比增长16.7%,占全市比重提高到90%以上;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完成约153万吨,比上年同期略有下降;完成口岸外贸进出口货值4380亿美元,同比增长25%,占全市比重提高到88%。功能性机构加快集聚,上海国际航运仲裁院、上海海事局等进驻浦东国际航运服务中心,新引进航运及相关企业240多家。
贸易功能方面:发挥“三港三区”联动效应,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上半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079亿美元,同比增长24.4%;其中进口667亿美元,同比增长26.4%。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加快集聚,召开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推进大会,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6家、累计达到166家,占全市1/2。
2.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现代服务业方面,金融、航运、贸易以及会展、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商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长2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1%,特别是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模式快速增长,上半年交易金额增长2.3倍;旅游业接待人次同比增长15%,会展面积同比增长32.4%。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以大项目、大企业和大基地为抓手,加快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半年“三大三新”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07亿元、增长13.6%,快于工业总产值增幅3.1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增长53.3%、航空航天增长1.1倍、电子信息增长19.4%、成套设备增长14%。现代农业方面,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东滩、祝桥、老港、曹路、滨海等五大示范基地建设。
3.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
试点不断深化和突破
体制改革方面,根据两区合并后生产力布局和行政区划的变化,对开发区的体制进行调整完善。国际旅游度假区的体制已经运作,市政府出台了专门的“管理办法”,总体上实行“一个管委会、一个开发公司、一个指挥部”的管理体制,实行“土地联合储备、收益统一平衡”的开发机制。临港地区的体制已经明确,临港产业区管委会由“市级市管”调整为“市级区管”,接下来要从规划、功能、项目、投资等多个方面,加快临港地区开发建设。陆家嘴金融城的管理体制,方案设计已经完成,核心是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做到业界参与和政府管理的良性互动。浦东国际机场和国际旅游度假区周边区域的管理体制,方案设计和上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总的考虑是主体功能与行政区划相对应,精简管理主体、减少行政层级,促进产城融合、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城市化和镇管社区的进程。
政策创新方面,结合“十二五”政策设计,聚焦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自主创新,上半年设计和出台了一批政策。总体考虑是:一方面要呼应企业需求、支持企业发展,一方面要打响品牌、发挥好政策效应。
先行先试项目方面,一批在深化过程中,一批在突破过程中,还有一批在储备之中,总体上形成了一个可持续的滚动机制。
4.做好民生和社会保障工作
一是保障性住房建设。上半年,新区成立了专门机构,目前规划和建设情况:市大型居住社区,在浦东形成了“3+3+2”的布局,总建设用地3120公顷,可建住宅2000多万平方米、在建566万平方米。动迁安置房,上半年开工77万平方米、竣工45万平方米。公共租赁房,组建了运营机构,明确了投资、管理、运营机制。经济适用房,开展了首批供应有关工作。廉租房,新增受益家庭242户、累计受益家庭6692户。临港双定双限房,上半年制定了试点方案,前期工作正在抓紧推进。
二是新农村建设。重点是“两个计划”:村庄改造计划,今年涉及15个镇、62个行政村、3.8万农户,上半年完成项目审批工作,7月份已经全面开工,计划10月份基本竣工。农民增收计划,去年试点,今年全区推开。上半年正式出台了五个文件。
三是社会事业发展。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高端服务市场化相结合,努力提高整体质量和水平。教育方面,加大未经审批学前教育办学点处置力度,到9月份将有2万多名儿童转入正规幼儿园就读。卫生方面,全面开展社区卫生管理体制二元并轨工作,在塘桥、大团等6个街镇开展全科医师家庭责任制试点,目前签约居民2.3万户、3.2万人。文化方面,推进广播电视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
四是社会保障。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加大落实和推进力度。南北对接方面,农保原定三年拉平,今年加快进度,7月份落实到位,最低养老金达到485元/人/月,提前实现了南北接轨。征地安置政策今年初开始实现南北对接,标准统一到16.6万元。社会救助方面,上半年发放各类帮困救助资金3.3亿元。养老方面,上半年新增养老床位440张,居家养老服务4.7万人。就业方面,上半年新增就业岗位9.27万个,完成全年目标的83%。
5.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
围绕创评全国文明城区这一重中之重,全区动员、全民参与,开展了打黑车、治“六小”、整网吧、推“门责”、强秩序等11个专项整治行动,解决了一批脏乱差问题。围绕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复检,开展垃圾分类减量试点,上半年在三林、陆家嘴、金桥等区域的101个小区试点,投入资金1.8亿、涉及6万余户,探索“大分流、小分类”的生活垃圾减量处置体系。大力推进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围绕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做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接受了全市和全国双拥考评组的检查。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16号线浦东段开工。推进南北对接8条道路建设,年内确保6个项目竣工、争取3个项目竣工。迪士尼配套的唐黄路、航城路正在抓紧施工,中心湖泊开工建设。大飞机配套的金科南路正在建设,围场河工程完成过半。
6.全力维护城市公共安全
一是加强建筑市场安全监管,制订了相应的实施办法,重点构建市场诚信、法人责任、综合监管、信息手段“四位一体”的建筑市场管理体系,强化源头、过程、末端等环节的安全监管。二是加强消防、交通安全,重点对在建工地、高层建筑、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地点加强消防安全检查,上半年共排查1.4万家次,督促整改火灾隐患5400多处。三是加强食品安全,成立了新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按照“五个最严”的要求,开展打击违法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地沟油”等专项整治。
7.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按照“两高一少”的目标,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一是推进依法行政,认真执行依法行政年度报告制度,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咨询听证、合法性审查、公示通报及行政效能问责、监察等制度。二是提高行政透明度,加大财政性资金、工程建设等8个方面的公开力度。加强审计监督,上半年安排国家审计项目77项,已完成27项,查出管理不规范资金2800万元、核减违规资金5300万元。三是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内资企业“工商、质监、税务”联动登记模式,6月份正式启动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并联审批改革试点。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