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挥“五个作用” 助推民营经济长成参天大树——写在浦东新区《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之际

2020年12月03日 10阅读 来源:浦东日报 2011-08-19 00:00:00

 8月10日,浦东举行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会议,就区委、区政府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实施意见》作详细说明,并对下阶段浦东民营经济的发展进行全面部署。 

《实施意见》中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并要求新区工商联立足浦东实际,发挥“五个作用”,即充分发挥工商联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引导作用、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在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助手作用、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积极作用,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不断推动浦东新区民营企业发展。

民营经济  浦东最具活力经济成份之一

民营经济在浦东的成长历程,正如这片热土的开发开放进程般波澜壮阔。来自五湖四海的民营企业家,怀揣梦想来到浦江之东,凭借对浦东的信心和敏锐的市场判断,用辛勤的汗水,诠释着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如今,浦东民营企业数量约占内资企业总数的86%,民营企业注册资本总额约占内资注册资本总额的26%,民营企业吸纳了新区近48%的从业人员,完成了新区70%以上的科技项目,已经成为浦东最具活力的经济成分之一,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成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新生力量,成为推动浦东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季晓东评价,浦东新区非公有制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质量不断提升。 

特别是近年来,一大批知名民企把标志性产业、功能性品牌、一体化项目移师浦东,为浦东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转型助力。正如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所说,这些成绩的取得,凝结着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智慧和力量,也离不开新区各职能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当前,浦东进入了“十二五”发展的新阶段、二次创业的新征程,“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这一个时期的主旋律,在浦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步伐中,非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必将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创新举措  助推民营经济“二次创业”

去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作出重大决策、战略部署,颁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今年6月14日,上海市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会议召开,提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非常重要、机遇难得,要求破解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瓶颈难题,推动上海工商联工作再上新台阶。 

机遇当前,浦东紧抓不放。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实施意见》起草工作领导小组,开展调研和文件起草工作。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充分协商沟通,共分四个部分15条的《实施意见》出炉。《实施意见》全面贯彻中央16号和市委12号文件精神,在管全局、谋长远上下功夫,在一些重要政策问题上,既符合国家、上海市和浦东新区的现行政策,又考虑到各领域体制改革和政策发展的大趋势、大方向,尽可能做到适度超前。在具体化和可操作性方面,《实施意见》对市委12号文件的原则性规定和政策性、制度性条文,结合本区实际尽可能具体化、细化,对本区行之有效的实践做法固定化,对与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开展工作的方式机制化、载体化,相关工作尽可能地量化,使实施意见更具操作性。

一系列创新措施也在《实施意见》中体现。 

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引导作用方面,《实施意见》强调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全区人才教育培训规划,将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机制纳入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方面,明确工商联要参与有关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规划、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贯彻执行,及时向党和政府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成为反映非公有制经济情况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诉求的重要窗口。 

在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助手作用方面,提出吸收工商联参加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领导机构,参与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而在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方面,则明确工商联可以发挥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作用,大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社会组织建设…… 

全新的要求和举措,为研究解决当前工商联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为工商联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开辟了更大空间。 

民营经济在浦东的壮大始终和浦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如果说,之前民营经济还处于第一次创业阶段,解决的是快速发展问题,依靠的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那么,今后浦东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和浦东一样,迈入了第二次创业阶段,解决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依靠的必然是科学发展观引领。浦东,愿为民营经济长成参天大树提供更为富饶的土壤。

截至2011年7月底,新区工商分局共登记私营企业81985户(不含分支机构),占全区企业总数的76.99%,占全市私营企业总数的12.6%;注册资本合计3442.477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57%;1-7月,新区工商分局登记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私营大企业400户,注册资本443.92亿元,同比增长162.75%;此外,登记个体工商户64842户、农民合作社1704户。 

截至2009年底,新区共有民营科技企业2525家,从业人员9.47万人,其中科研人员1.59万人;投入研发费用26.56亿元,申请专利4918件;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71亿元,上交税收44.7亿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