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浦东金融奋力争取全球金融话语权

2020年12月18日 10阅读 来源:浦东日报 2017-08-07 00:00:00

■本报记者 张淑贤

日前召开的中共浦东新区第四届区委二次全体会议传出的消息——浦东年内有望完成持牌金融机构1000户的目标。2012年底时,浦东持牌金融机构还只有737家。浦东金融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浦东持牌类金融机构达983家,较上年末净增20家。2012年,浦东金融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1069亿元,占新区GDP的比重达18%,占全市的比重达43.6%。而四年后的2016年,浦东金融业增加值更是翻番,达2399.09亿元,占新区GDP的比重达27.5%,占全市的比重达50.4%。看似简单的数字增加,背后折射的现象则是浦东金融——这个在全球金融版图上冉冉升起的明星,正在奋力争取全球金融话语权。

金融要素市场日趋完善

评判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是否具有话语权,金融产品的定价权可谓重要衡量指标。

近年来,浦东集聚的金融要素市场日趋完善,在市场门类、平台功能、产品创新和交易规模等方面均快速攀升,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日前开展首场液化天然气线上竞价,当天总挂单量即达11420吨;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正紧锣密鼓地制订信托登记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已就原油期货上市仪式项目发布招标公告,争取年内推出原油期货……

上述金融要素市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坐落在浦东。

继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市场四大国家级金融要素市场后,2012年以来,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上海保险交易所、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和中国信托登记中心等金融要素市场又陆续落户浦东。

上海自贸区挂牌后,多家金融要素市场又在自贸区搭建面向国际的交易平台。2014年9月,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黄金国际板;2014年11月,“沪港通”正式启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运营的原油期货有望今年推出。

目前,浦东已经拥有了股票、债券、货币、外汇、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等要素市场,这些金融要素的磁场效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资金和资产在浦东进行定价、交易。

“可以说,浦东已经成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密集、交易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浦东金融局局长张红说,“201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值排名全球第五,上海期货交易所总成交量排名全球第六,银行间市场债券存量排名全球第三,其中公司信用债存量排名全球第二。”

(下转2版)  (上接1版)

数据显示,2016年,上交所、上期所、中金所和银行间市场四大要素市场合计成交额达1018万亿元,是2012年总成交规模483万亿元的两倍多。

越来越多的金融要素市场集聚且交易规模持续攀升,“浦东金融”在全球金融话语权中的砝码越来越有分量。

高能级金融设施和金融机构加速集聚

在金融要素市场集聚同时,功能性的金融基础设施、高能级的金融机构,同样将“坐标”定格在浦东。

首个总部设于上海的国际金融组织,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办公地址已搬入位于陆家嘴的东方汇经大厦,该大厦因此更名为“金砖大厦”,此外,该银行的总部大楼已敲定坐落在世博园区。

中央结算公司旗下的中债金融估值中心日前正式落户浦东,将进一步集聚债市专业要素,助力人民币国际化。与此同时,中央结算上海总部以及跨境结算中心和跨境发行中心等职能部门也有望落户浦东。

“浦东已形成完整的金融产业链,金融机构集聚程度高、能级高,实现了多个领域的‘全国第一'和‘全国率先’。”张红说。

上海自贸区挂牌以来,浦东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业对民营资本和外资开放。上海首家民营银行——上海华瑞银行、首家外资参股的专业健康保险机构——太保安联健康保险公司、国内首家专业再保险经纪公司——江泰再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等陆续落户自贸区;全球资产管理规模排名前十的机构中,已有贝莱德、富达、安联保险和纽银梅隆等8家在浦东陆家嘴设立了资管类外商独资公司。

在进一步巩固高能级金融机构集聚地位同时,浦东近年来还大力推动股权投资、融资租赁等新兴金融业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浦东集聚的新兴金融机构达7007家,其中股权投资及管理企业5151家,融资租赁企业1856家。而2012年底,浦东新兴金融机构只有1218家,其中,股权投资及管理企业1128家,融资租赁企业90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