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息服务业:有人欢喜有人愁

2020年12月04日 10阅读 来源:浦东日报 2013-03-22 00:00:00
  ■见习记者  王延  李彦浦东报道 

昨日,第十届上海国际信息化博览会(简称“信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3天展期、18万平方米展出规模、3300家展商、近百场研讨会、15万参观人数,反映的是信息服务产业各细化行业的兴衰。 

光伏:挣扎中“过冬” 

3月20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破产法》裁定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实施破产重组。该公司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国内光伏行业的一个缩影——在经历了债务危机、双反、跌价等诸多“大事件”后,众多光伏制造企业几乎被逼到绝境。 

本次展会上,今年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参展商明显“缩水”,许多国内国际领先的光伏企业未能在此次展会上露脸,只有特变电工、正泰太阳能科技、海润光伏等不超过十家大型企业设立了独自展台,其余的都是“挂”在外省市行业协会下的小型企业,以生产低能耗、高性能坩埚、光伏幕墙、国产微型逆变器等小型项目为主。 

一位连续几年参展的展商表示,产能大、库存多、过多依赖进出口贸易,这让光伏企业受到了“双反”的重创。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多元化经营的企业能够走出自己的道路,在南汇工业园区设有研发中心的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不仅生产专业光伏组件,还从事太阳能光伏系统开发与服务,提供光伏系统解决方案等服务。据市场品牌经理吴蕾介绍,公司虽有向国外市场销售光伏组件,但也在国内市场投资光伏电站,目前国内已建和在建光伏发电项目已经累计发电超过550兆瓦。 

另有一些展商表示,在当前光伏产业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唯有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将触角延伸至电站开发,或进军其他新兴市场领域以另谋出路。 

LED:谨防重蹈覆辙 

3年内产值达4500亿元的LED照明产业,正面临蜂拥投资带来的业绩阵痛。近期集中披露的LED上市企业2012年年报显示,去年行业盈利能力整体出现了约30%左右的降幅。 

“整个行业还在快速增长,但市场的增长赶不上投资的增长,只好打价格战。”在N2馆的LED制造专区,一展台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LED照明行业在产品成本方面下降了约20%,但终端售价降幅更大,达40%-50%,利润缩水是必然的。 

不过,记者从不少展商处了解到,LED产品大规模应用于路灯、户外广告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因此暂时还不会出现光伏那样大规模的产能过剩。“有些大企业的LED照明产品已经进入超市,如果渠道、推广做得好,大众市场差不多要到启动的拐点了。”一些展商表示。 

上述展台负责人表示,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6部委联合发布的《半导体照明产业节能规划》对LED照明行业是一大利好,预计政策效应将在今年6月左右体现出来。据悉,该《规划》提出要促进LED照明产业发展,到2015年达到4500亿元的产值,形成10-15家掌握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保障措施和鼓励政策。 

半导体:领先技术助发展 

尽管国内制造业的价格优势,普遍被不断上涨的各项成本所“蚕食”,但在半导体行业中,拥有领先核心技术的企业发展却步入“快车道”。 

展会期间,位于张江园区内的盛美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宣布,在2013年第一季度一举获得两台单片背面清洗机订单,而出口韩国的第二台清洗设备预计也将在今年上半年谈妥。“这两个订单的获得,标志着盛美的单片清洗设备扩展到了背面清洗及刻蚀领域。”盛美半导体设备公司的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王晖博士表示,研发具有差异性的专利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方向。 

无独有偶,杜邦(中国)展出的橡胶密封件(Kalrez)及聚酰亚胺零部件(Vespel)拥有优秀抗化学性和抗等离子体性能。“这是由公司位于张江园区的研发中心开发的项目之一,也是行业内领先的技术。”该研发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杜邦(中国)研发中心第一期是在2003年建成投入使用的,主要研发的就是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在取得良好效果的情况下,研发中心二期也将于今年5、6月份正式启用,研发范围包括生物技术、光伏应用及营养科技方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