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撰文/摄影 见习记者 周蓓君 本版制图 黄辰毅
似乎就在一夜间,潮汕牛肉火锅便在上海“火”了起来。浦东浦西陆续冒出了好几十家潮汕牛肉店,其价格、定位、甚至装修风格都很相近,现场现切的热气牛肉成为这个冬天最红火的一道风景线。那么,潮汕牛肉火锅美味的奥秘究竟在哪里?怎样的吃法才最正宗?本报记者专访了谢霆锋曾“拜师学艺”的汕头某知名火锅店创始人林海平,揭秘好牛肉好火锅的奥秘。
选料
千斤黄牛只有百斤火锅肉
潮汕牛肉火锅的走红,和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密不可分。在第二季“相逢”中,全国人民认识到了潮汕火锅这一独特的美食。而今年热播的综艺美食节目《十二道锋味》里,谢霆锋带着古巨基、陈羽凡到一家牛肉店里学艺,寻找最好的牛肉。这家让谢霆锋大爱的汕头牛肉火锅店,便是林海平创始的八合里海记牛肉火锅,其在上海、杭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地都有连锁店。
走进位于上海的连锁店,最显眼的便是进门处的新鲜牛肉切片“明档”(餐厅内的开放式展示区),橱窗处挂着好几块鲜红的牛肉,几个师傅一字排开,专心致志地料理着手中的热气牛肉。
潮汕人深谙食牛之道,新鲜的黄牛肉最适合做火锅,因此挑选上好黄牛成为做好火锅的第一要义。林海平对于牛的要求非常高:“杂交的不要,吃饲料的不要,东北的不要,水牛不要,西藏的牦牛也不要,唯有南方的纯种黄牛才可以。”优质的黄牛大多来自云南、贵州等地,林海平和各家连锁店的出品总监经常亲自下乡挑选黄牛。据介绍,在挑选黄牛时,需要特别观察他们的外形和体格,骨骼小、肉质肥厚、身形饱满、毛色光泽的4到5岁母牛是最佳选择。长到这个年纪的纯种黄牛,热气切开的牛肉色泽深红,牛肉香味特别浓烈,奶香味也丰腴,而且口感鲜嫩,最适合做牛肉丸和牛肉涮锅。
林海平介绍,一头体重在千斤左右的黄牛,宰杀之后剩下的肉大概只有三四百斤,如果比较肥的话,其中有一百斤可以做火锅,如果比较瘦,那只剩下三四十斤来做火锅,因此瘦弱的牛是不会被选中进入牛肉火锅店的。
热气牛肉讲究的就是一个新鲜劲,因此从屠宰那一刻开始,牛肉在与时间“奔跑”。林海平在汕头、深圳等地的八合里海记门店,牛肉每天在屠宰后立刻分发到各家门店,没有经过冷冻,牛肉原味也得以保留,保证从新鲜屠宰到下锅不超过2个小时。潮牛海记是林海平在沪的新开店,这里的牛肉每天上下午各送一次,上午是清晨7点屠宰,9点送到店里,食客在中午就能吃到热气腾腾的新鲜牛肉。晚市的牛肉则是下午屠宰后再送过来,同样保证了新鲜。因此每个部位的肉都是有限的,沽清就只能下次赶早了。
涮肉
十秒钟涮出鲜嫩美味
对于上海人而言,潮汕牛肉火锅是一种新奇的时髦餐饮,菜单上各种鲜切热气牛肉的名字甚至让人摸不着头脑:脖仁、吊龙、五花腱、匙仁、匙柄、胸口油……即便吃过几次,依然有人表示很迷惑。
这些错综复杂的牛肉名,其实来源于牛肉的不同部位。脖仁是牛肉后脖子区域的一块肉,类似于骆驼的驼峰,脂膏簇拥,肥瘦相间均匀,纹理细腻华丽犹如雪花一般,口感肥嫩微脆且香浓味足;一头牛只有小小的两块脖仁肉,所占比例不足整头牛的1%。常常最早沽清的吊龙便是我们常说的里脊肉,位于牛背最上方的的一小条,也是西餐中西冷和肉眼所选用的区域。吊龙中既有瘦肉,也有肥肉和牛筋,整头牛中所占比例约为5%。匙仁是脖仁和牛胸口中间的一小块区域,也称之为肩胛里脊肉。匙仁的肉质中含有油花,口感特别鲜嫩软糯,整头牛中所占比例约为3%。还有一个和匙仁名字很相似的匙柄,是匙仁下方靠近牛腿和牛腹的一小块区域,这个区域中的肉质不含油脂,有一条筋夹在两片肉之间,弹性佳,整头牛中只有2%的肉可以被称为匙柄。
五花腱则是牛后腿肉上的一小块区域,这块肉质纹理清晰,瘦肉和筋相互交错,弹性十足。和五花腱相似的还有三花腱,这是牛前腿肉,相比五花腱而言筋略少些,瘦肉更多。这两种肉在整头牛中所占比例也不会超过2%。我们所熟悉的新鲜肥牛,其实就是牛腹部的夹层肉,油脂丰富,所以口感嫩滑顺口,味道立体饱满又丰富,且丝毫不肥腻,这部分肉占整头牛的8%左右。爽口嫩肉是腹部和臀部间的肉,在一头牛中所占比例较高,约为15%,以瘦肉为主,间有少许筋,因此吃口清爽鲜嫩,几乎是每桌必点。还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牛肉名字:胸口油。大多数人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再结合犹如纯脂肪般的肉色,立即丧失了尝试的勇气。胸口油其实是黄牛心脏旁边一层脂肪膜,看上去好像肥肉一样,但在涮了之后,竟然是柔中带脆,有点脆骨的感觉,香脆无比,让人惊艳不已。林海平说:“从胸口油的颜色还能大致了解这头牛的年龄,如果是奶黄色的,说明这头牛的年龄在三岁以上,达到了最佳食用时机,如果是纯白色,说明这是一头不足三年的牛,香味不及三至五岁的牛肉。”
各种不同部位的牛肉,其价位也有所不同,那么是不是越贵的就越好呢?林海平认为,鲜切牛肉的定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于各个部位肉在整头牛中所占的比例:“正所谓物以稀为贵,牛肉定价也是这样的。”因此所占比例略高的嫩肉、肥牛的价格往往低于量更少的脖仁、匙仁、吊龙。“各个部位肉都有独特的丰腴,各人口味喜好也有所不同,所以还是要根据口味来点相应部位的牛肉。”
潮汕牛肉火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涮肉时间非常短,当地老饕称之为“三起三涮”:一般肉放到锅里十几秒便熟了,有些地道的潮汕牛肉火锅店对牛肉师傅刀工要求特别高,每片牛肉都切得很薄、很均匀,大多数肉只要烫八九秒即可,时间最长的吊龙也不过12秒而已。时间长了便老了,缺了热气牛肉那股鲜嫩劲了。与牛肉最配的蘸料便是沙茶酱,略带甜味的沙茶酱与牛肉是绝配。
除了热气牛肉之外,潮汕更为出名的当属牛肉丸和牛筋丸。汕头牛肉丸与别处肉丸最大的区别就是“弹”,吃起来弹牙中带有爽脆的口感,越嚼越觉鲜美。而要制作出一枚完美的牛肉丸从选料开始就有讲究。正宗的潮汕牛肉丸必须用最新鲜的牛腿肉才打得出。新鲜牛后腿肉去筋切成大片,放在大木砧板上,手持2根1.5公斤重的方形铁棒,有规律的上下捶打,让牛肉逐渐变成浆,逐渐粘手,一手握肉酱、一手拿勺,牛肉丸瞬间成型,放入温水中,慢火细煮,这个过程可以让肉丸结实成型,浸泡半个小时之后牛丸就可以捞起,按照常规下火锅了。新鲜制成的牛肉丸也可直接放入火锅中,口感比熟制牛肉丸更为鲜嫩。与牛肉丸的软嫩相比,牛筋丸加入了牛筋和牛油,口感更为筋道爽脆,一口咬下去肉汁会“爆”出来,满口鲜香。
熬汤
牛骨+牛腩慢炖四小时
汤底是潮汕火锅的灵魂。吃潮汕牛肉火锅,很少有味道浓烈的汤底,特色汤底大多为牛肉清汤。怎样的清汤才是合格的呢?
林海平表示,正宗潮汕牛肉火锅就是用牛大骨熬出来的清汤。牛大骨在大锅中熬煮两个小时之后,放入牛腩继续慢炖两个小时——四个小时的文火慢炖,最终熬出一锅香味浓郁的牛肉清汤,不加盐和味精,也没有任何添加剂,每锅清汤都透着牛骨天然的鲜香清润。
“吃潮汕牛肉火锅,锅底上来之后,都是先喝汤再涮肉,这与广东人饭前喝汤的习惯有关。”林海平建议,吃潮汕牛肉火锅选择最经典的牛肉清汤,汤味道最纯正,而潮汕牛肉火锅店的正宗与否,也往往在品第一口汤时便知道个大概。
虽说是清汤锅底,其实潮汕牛肉火锅的这个锅底并非只有高汤。一般在清汤锅底里,潮汕人会放上几块玉米、几片番茄、少许菌菇、几颗牛肉丸,有些店里的汤底中还会放几块牛腩肉。跟随着汤底一起上桌的还有一叠芹菜末,很多初次接触潮汕牛肉火锅的食客,不知道这个芹菜末的作用和食用方法,有的直接放在调料里,有的放到火锅里,白白浪费了。
“芹菜粒的味道化解掉牛肉的腥味,也可以解腻,与牛肉是绝配。”林海平说在潮汕牛肉火锅中,葱和牛肉的味道不搭,所以当地人一般都不用香葱,而是用芹菜粒来去腥。正确的食用方法是:当汤底上桌时,每人在碗中盛上一碗原汁原味的牛肉汤,然后在自己的汤碗内洒上适量芹菜粒,便能品尝到清香浓郁的牛肉汤,健康又养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