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为了一个“功夫梦”

2020年11月30日 10阅读 来源:浦东日报 2016-03-17 00:00:00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章磊

“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慢慢上抬……膝关节自然弯曲……”

3月2日上午10点15分左右,一群身穿练功服的男男女女,跟随着教练的指示,站在一个硕大的“武”字前,做出陈氏太极十三式的一个个动作。

如此场面,经常出现在源深体育场东区5楼、浦东新区武术协会的“演武厅”。

新区武协现任会长谢建全,从小习武,至今仍心怀一个“功夫梦”。“全民健身的时代,为什么大家都去健身房、跑步、打球?难道不能练练太极,打打咏春?”

武术乃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四大国粹之一,但不知何时起,逐渐成为“小众”的爱好。“新区武协要做的,是让更多人爱上武术,并传承这一‘中华神功’的精气神。”谢建全说。

“热爱者”到“工作者”

“我不是‘武林中人’。这样,就不会偏袒任何一个派系了。”

去年年底以来,浦东新区源深体育场东区停车坪,经常一早就会驶来一辆黑色奔驰车。

车的主人就是谢建全。他的名片上有一大堆头衔:上海建全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浦东新区政协常委、上海市工商联执委、浦东新区工商联常委……2013年,谢建全的名片上,又多了一个头衔——浦东新区武术协会会长。

2015年底,新区武术协会办公场所搬到了源深体育场。从此,谢建全经常会一早过来报个到,顺便看看大家练武的情况。

谢建全是个商人,武术则是他从小的爱好。“我是福建泉州人,那里是南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民间练习南少林五祖拳的情况十分普遍。小时候接触到五祖拳,一下子就迷上了,之后因为肯吃苦、悟性高,所以也练到了一定的水平。”

上世纪80年代,谢建全曾面临一次抉择——究竟是彻底加入武术圈,还是继续作为一种业余爱好?深思熟虑后,他选择了后者。原因很简单,他不喜欢别人称他是“武林中人”。

之后,谢建全开始经商,生意越做越大,直到现在,已经是一个颇有名气的企业家。

虽然事务繁忙,但谢建全对武术的痴迷,却从来没有淡去。经常参加各种“武林盛事”,让他在圈内有了不小知名度。2007年,央视开设《武林大会》节目时,还曾邀请他做过专家组成员。

2013年,浦东武协也找到了谢建全,希望他参加会长选举。“怎么会找上我这么一个福建人?”谢建全有些意外,“或许就是因为我不是‘武林中人’吧。这样,就不会偏袒任何一个派系了。”

要不要从一个“热爱者”变成“工作者”?是否也会因此变成“武林中人”?谢建全有些犹豫。他咨询了不少好友,意见不一。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高级教授、武术家韩建中给了答复:“我肯定支持你啊,这是发扬光大传统武术的难得机会啊。”

“好,干了。”谢建全做出了决定。经过选举,他成为了浦东新区武协会长兼理事会主席。

既然干了,就要干好。这是谢建全的理念。2年多的时间,在前几任会长打下的基础上,他又投入大量精力以及个人资金,解决了两个问题。

一是场地。在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谢建全将武协的办公中心和培训活动中心搬到了源深体育馆东区5楼。

“体育馆5楼四分之一的场地都是武术协会的,差不多有1300多平方米。去年年底才装修完搬进来。”说起这个,谢建全挺有满足感,“武术也是体育的一种,现在武协放在体育馆里面,透过窗户看出去就是足球场,整个氛围就对了。”

其次是培训。有了固定场所,武协的各种会议、活动更加方便安排。同时,一些针对社会开放的武术讲座、培训课程也得以展开。

谢建全告诉记者:“按照我们的想法,这个场地,并不只是给武协的会员专用,还可以让广大的老百姓来感受武术的魅力,让他们更多了解并喜欢上这种中国的传统技艺。练武,没有性别、年龄的限制。”

“叶问的徒孙在武协”

新区武协的名声传了出去,不少俱乐部主动找上门来。“这样的合作,会是双赢。”

3月2日上午9点30分左右,谢建全又来到源深体育场,把车停在了距离电梯最近的一个停车位上。

电梯边,张贴着一张《叶问3》的电影海报。“我们这里有个叶问的徒孙。”瞟了一眼海报,谢建全说道。

有了场地,便可筑巢引凤。浦东武协的招牌,已经引来了合作者。他们借用武协的场地,开展武术培训,也由此达到了武协传承弘扬武术的目的。谢建全口中的“叶问徒孙”,便是其中之一。

今年50岁的张道一,曾拜叶问的关门弟子梁挺为师,学习咏春拳。如今,张道一在浦东武协担任了理事会副主席,还跟两个弟子一起在武协的场馆专门辟了一个房间,开设咏春拳的培训班。

30多平米的房间内,弥漫着咏春的味道。墙纸上是各种字体的“咏春拳”;墙边就是一排木人桩,《叶问》电影中出现的那种。

工作日的上午,还没有学员前来练习。身穿练功服的马永杰和师兄,趁着师傅张道一在场,对着木人桩练了起来。只有19岁的马永杰,脸上还透着一股稚气。但打起木人桩来,却是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一拳一掌击打在木人桩上,发出有节奏的“嘭嘭”声。

因为《叶问》等电影的热映,让更多人认识了咏春拳。新区武协的咏春培训班,已经有了一批学员。“我们的培训班有差不多30个学员了,年纪大的60多岁,小的还不到6岁,男女都有。”张道一告诉记者。

相比咏春训练室,武协培训活动中心的“演武厅”要大上许多。正前方,是一个书写在白底圆圈中大大的“武”字,两边写着“弘扬中华武术振兴民族精神”的对联。

“演武厅”两侧放置了不少练习用的兵器:大刀、长枪、长棍、长剑等,在大厅正对着电梯的地方,还专门陈列了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多种兵器。电梯门一开,迎面而来一股“武风”。

平时,“演武厅”被作为教室,用于陈氏太极拳二十六式、太极十三式、八段锦等传统武术的课程教学场地。负责这些课程的,是由六名教练组成的一个团队,也是慕名来到浦东武协开班。

六名教练,大多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精通太极拳、太极剑,同时又有各自的特长,如螳螂拳、大刀等。来自“太极故里”河南省温县的郭小普,是团队的“总教头”,负责安排、协调培训课程。

没课的时候,教练们会带着武术协会的工作人员,一起练练健身气功、八段锦等。兴致上来了,他们也会在工作人员邀请下,展示一下各自的“绝活”——或使一番大刀,或耍一套螳螂拳,总能够赢得满堂彩。

时间一长,武协工作人员都习惯了上班时抽空就练练拳锻炼一下。这样的“消极怠工”,谢建全从不责怪。“武术协会的宗旨,本来就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工作人员先练起来,不算坏事。”

新区武协还有很多重量级的专业顾问,例如公安大学著名教授韩建中、国家武术十大名教授之一王培锟、政府公布的首位五祖拳传承人蔡金星等,都是各个拳种的名家。这让武协的底气更足。

去年12月,新区武协在源深体育场乒羽中心举办了中国传统武术观摩表演会,华拳、南拳、陈式太极拳、心意六合拳、八卦刀等传统套路悉数亮相,不少名家应邀参加。

武协的名声传了出去,不少俱乐部主动找上门来,想与武协合作。谢建全很高兴。“这样的合作,会是一种双赢。”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武术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新区武协正在努力,同时也在寻求更多的支持。

谢建全说,答应出任新区武协会长,最大梦想是让更多人了解武术、接触武术,甚至爱上武术。换句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开展群众性的武术活动,正是武协的任务。

根据浦东新区体育管理指导中心在网站上的介绍,浦东新区武协登记注册于1996年,在川沙武术协会基础上成立,接受浦东新区教体局和新区体育总会的指导,目前有会员950多人,理事会人员24人,体育指导员60人,武术辅导员24人。

过去两年多来,新区武协的发展,得到了指导部门认可。浦东新区体育总会秘书处副主任侯建国告诉记者:“新区武协做了不少工作,通过表演、交流、培训等方式,传播武术这种国粹。”

但谢建全仍觉得不够。他觉得,武协还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武协只是单纯提供武术展示、武术培训的话,那么实在大材小用了,任何一家武馆都可以做到。”

按照他的设想,武协应该扮演的是平台的角色,整合新区现有的武馆、武术俱乐部、武术培训机构等,帮助他们宣传推广,从而让武术走进更多普通人的生活。

“现在是个全民健身的时代,国家也在推广大众体育,我就想,为什么大家都去跑步、健身、打球,而不是来练练武术?”谢建全说。

担心习武染上痞气?谢建全对这一说法不以为然。“习武,不只是学习力量、技能,更是礼仪、文化的教育,讲究修身养性。所以,我们其实更倾向于使用功夫这个词,而不是武术。”

“武术”,只是一种技艺,而“功夫”,还包涵了传统文化。郭小普等人开设的少儿武术培训课程中,除了基本功,还会教授弟子规。“我们对学员的要求,不仅要身体好,还要懂事,学会尊师、互爱。”

很多人还有另一种顾虑,在于社会上的习武场所鱼龙混杂,一旦碰上黑心商家,乱收费不说,还可能把身体练伤。

“这就是我们武协应该发挥的作用,对现有的武术培训机构进行评估,去芜存菁,或者帮助他们改善。”谢建全说。

只是目前,新区武协尚未完全具备足够的影响力。侯建国也坦承,“新区地域大,武术培训机构品种、数量都不少,想要进行整合,并非易事。”谢建全和武协其他成员,盼望着体育总会及相关政府部门的更多支持。

谢建全也在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资源,尝试着让武术传播到更大的范围。“让武术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这是新区武协的设想,我们也正在为之而努力。”

据谢建全介绍,已经有学校与武协取得了联系,正在商讨如何开展合作。另一方面,他也在借助自己在新区政协、工商联的角色,争取让武术进社区、进企业。

“其实武术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高深,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适合不同年龄的人来练习,既能起到锻炼作用,还能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一举两得。”谢建全说。

在武协学习陈氏太极十三式的学员中,就有老有小,有男有女。

“双手由外而内抬至胸前,慢慢下压……双腿缓缓伸直,放松……”3月2日上午10点25分,一套陈氏太极十三式打完,学员们收势,随后纷纷鼓掌,向教练致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